外廢進口規矩多 對你有影響嗎?

近日,海關總署、生態環境部對限定固體廢物進口口岸事項公告中指明瞭2019年1月1號起,將有18個口岸將被限定進口固體廢物。

具體如圖:

外廢進口規矩多 對你有影響嗎?

外廢進口規矩多 對你有影響嗎?

國內:限制港口本質是分工

特殊時期,果然是要高舉“拒絕洋垃圾”大旗。現在港口檢查越來越嚴不說,連口岸的進口品種都要受限制了。果不其然,又是華東和華南等地佔據了一半多的席位。

很多人不禁要說了,這回的15批外廢進口只怕是迴光返照,今年下半年能進口的廢紙要少了吧。

話雖不錯,但是限制港口主要是限制進口種類,其本質是一種分工。港口負責某一種類的進口,主要能提升進口檢驗工作的集中處理。

例如某些港口負責進口廢紙,那麼相關部門能將相關檢測力量集中在這幾個港口來做這些事情,因為種類的減少,相關檢測工作就能夠快速的進行推進。

國外:外廢進口新政策讓打包商苦不堪言

另一邊,根據中國的檢驗新規要求,檢查員對出廠裝船的每一批廢料都要進行檢查。在檢驗現場,檢查人員將檢查每一個裝載到卡車上廢料包裝,並蓋上印章。如此一來,所有出口到中國港口的貨物,必須經過漫長的等待。

要知道在過去,來自中國認證和檢驗集團(CICC)北美公司的檢查員只是偶爾來到出口工廠現場抽查,大約每季度一次。只需要經過這些既定檢驗程序,出口商在下一次現場抽檢查之前可被允許對貨物進行自我認證。

新規的出臺,使得美國的廢料打包商對出口中國的可操作性產生了懷疑。專家分析認為這或將極大地增加裝船貨物的協調難度。同時或許會引起廢紙的斷供也未可知。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廢紙和原紙的供應格局已經逐漸走向“國內為主、進口為輔”的局面,國內的廢紙市場也在逐漸洗牌。二級廠三級廠需要儘快調整自身產能結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跟上大調整的步伐,才能在混亂的市場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