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67~369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367)

解析

本條論述陽虛厥利,真寒假熱的證治。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67~369

此證有大汗出,熱不去,若是陽明裡熱外蒸,可見身熱,汗出,熱不為汗衰,但絕不見厥利惡寒等證。今大汗出,熱不去,又見下利厥逆而惡寒等證,可知不是裡熱,乃屬陰盛格陽,陽欲外亡的危候。陽虛陰盛至甚時,則陽被陰逼不能潛藏於裡而亡失於外。虛陽外越,陽被陰格,故而“大汗出,熱不去”。它既不同於陽明病的髙熱汗出、煩渴引飲,又有別於表證發汗的熱隨汗解。陽氣虛則寒必盛,寒主收引,故腹內有拘急疼痛之感。四肢為諸陽之本.陽虛陰乘,寒滯筋脈,故見四肢疼痛。陽虛寒盛,溫煦失職,所以又下利厥逆而惡寒。通觀全文,本證當屬陽虛寒盛、寒邪浸淫於內、虛陽浮越於外的危候,因此要急用四逆餳回陽救逆。

以上兩條,雖都有厥逆一證,但當四逆湯主治脈細血虛有寒之厥;四逆湯主治下利惡寒陽虛陰盛之厥。一在養血,一在溫陽,主治各有側重,而不可混用。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368)

解析

本條論述陽虛則盛而厥冷的證治。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67~369

大汗出或大下利,不僅傷陰,更可傷陽。今大汗、大下利之後出現厥冷,知為陽氣大傷,陰寒內盛所致。此時雖無虛陽外越的發熱證,亦當急以四逆湯回陽救逆。正如喻嘉言所說:“此條較上條無外熱相錯,其為陰塞易明。然既雲大汗大下利,則津液亦亡。但此條不得不以救陽為急,俟陽回尚可徐救其陰”。因本證之津傷來自於陽虛,故可不必救陰,而以四逆揚溫陽,陽氣得復,則氣化行、陰液自生。“大汗,大下利”在這裡既可看作是導致傷陽的原因,又可理解為陽虛不能固攝的病變結果,實含有雙重意義。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369)

解析

本條論述胸中痰實致厥的證治。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67~369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67~369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中醫思路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