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係中最致命的就是這點:依賴焦慮情緒,導致經常發脾氣鬧事

文/桐陽媽

婚姻關係中最致命的就是這點:依賴焦慮情緒,導致經常發脾氣鬧事

朋友小雪四年生了兩個孩子,成為全職媽媽,兩個孩子都是純母乳餵養。這一年小雪的情緒反反覆覆的,和老公要不沒話,要不就是吵架。

當媽的帶過孩子都能理解小雪的感受。生大女兒的時候,我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純母乳餵養到三歲。期間得了乳腺炎,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觀念不同,還有大女兒換了幾個保姆,感覺自己累的身心疲憊。生完二女兒後,我全職,每天忙的一團亂麻,24小時陪娃,沒有周末。

女人真的怕累嗎?女人不怕累,怕的是自己的感受沒被看見,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肯定。怕的是老公不再愛自己。怕的是老公的語言刻薄,你在家不就帶個孩子嗎?有那麼累嗎?怕的就是老公質問,一天都幹啥了,孩子沒帶好,家裡也沒收拾?男人一次次忽視女人的情緒,女人的心越來越涼。

正如小雪說的:她的需求很簡單,老公能多看她一眼,每天除了忙完孩子的事情 ,跟這個老婆聊聊天,說說話, 而不是忙孩子, 喊累 ,躲著她。

老公沒有關心她,她提出一個要求,每天睡前陪伴她五分鐘,說說話, 睡前抱她一下,可是老公連這個小小的要求, 都做不到。做不到也就算了,老公睡覺的被子離她有一尺遠,幾次被子都掉到床邊了。

不溝通,不交流,不關心,不做愛,這對於任何女人來說,都是絕望情緒。要這樣的男人有屁用?難道天天痛苦嗎?

小雪心裡清楚自己是全職媽媽,沒有經濟來源,她也深愛著老公,但是她感受不到老公的愛。

所以多次都想離婚,逃離痛苦,這樣免受傷害。

小雪內心深處對老公又有深深的依賴,她並不能離開他,每次鬧完之後,只要老公說一句好話,她心軟了,為了孩子,為了父母,這婚不能離。

她想信任老公,依靠老公,但是她又不能夠無條件信任他,開始了對老公一系列懷疑。老公和女同事聊天,她會嫉妒;老公出去吃飯,她會懷疑,讓老公五分鐘發個視頻,跟蹤定位。每天生活在懷疑焦慮痛苦中,消耗能量。

讓她徹底崩潰的是:老公說和她的關係是室友,她不能接受,她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我為你生了兩個孩子,成為全職媽媽,每天累死累活,自己的青春全消耗在這裡,這麼多年竟然是室友。

開始了一系列“作”行為,正如她自己所說:你不愛我,忽視我,我就折騰鬧事,讓你更糟。尤其是放下一句狠話,不是離婚, 就是一家四口死。

其實目的就是一個,引起老公的重視,讓她感受到老公依然愛她,依然珍惜她,讓她能夠有安全感。

從她的聊天來看,老公做飯,帶孩子,甚至孩子也和老公很親,老公不是太渣。

婚姻關係出現問題,不是一方的責任,而是共同合作的結果。不管老公多麼冷漠,多麼忽視感受。但是你依然有選擇權。

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作”。自己為什麼情緒善變,為什麼自己管不住情緒。尤其是鬧完情緒之後,自己怎麼好的也忘記了。

主要原因就是這兩點:

1.“進化心理學”防禦機制。

男性每小時可產生一千兩百萬個精子,而女人窮其一生可生產的卵子數量約為四百個。一旦受孕後,女人需要付出十月懷胎、母乳餵養和照顧幼兒的代價,在生育這件事上女性的付出遠遠大過男性。

在過去沒有婚姻制度作保障的遠古時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年代,女人一旦遇人不淑,那她極有可能無法獨立撫養自己的下一代,也就無法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所以“進化的過程中必然存在巨大的選擇壓力,以便進化出察覺欺騙和防止欺騙發生的警戒心理。

女性在尋求一份可靠關係的時候,她的第一道防線是安全感,要求對方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承諾。

過去憨厚老實男人是首選,是值得託付一生的對象,就是很好的防禦心理。俗稱好人家,這樣內心比較安全。

正是因為女性受騙上當的代價太大,所以進化出了一種防止受騙心理機制,讓女人通過各種方式來考驗男人,這也是為什麼女人在面對感情的時候特別需要安全感。

什麼事情,最後都要歸因於你不關心我,你不愛我,搞的男人莫名其妙。

婚姻關係中最致命的就是這點:依賴焦慮情緒,導致經常發脾氣鬧事

2.依戀焦慮情緒。

在心理學中的依戀理論裡,有一種類型稱作依戀焦慮(attachment anxiety)

高依戀焦慮的人在親密關係中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常用過激的情緒反應來獲得伴侶的關注和愛,就像小雪折騰搞事一樣。

高依戀焦慮的人群也需要依賴對方做出的承諾,並依賴這種承諾建立安全感。

比如,對方外出吃飯的時候,高依戀的會等待對方事先說明去什麼地方,和誰出去,幾點回來,這讓她們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

吵架的時候也是這樣,需要對方先認錯,先道歉,然後哄哄自己,這樣會感覺到他是愛自己的 。

有些男人情商高,女人一作,就會給予愛和理解,哄兩句,女人情緒沒了,很快和好了。

有些男人恰恰不吃這一套,會感受莫名其妙,會感覺又在無理取鬧,一肚子憋氣。他和女人理論,女人情緒會更大,你不關心我,還有理了?

所以只好不說話,俗稱冷暴力。

婚姻關係中最致命的就是這點:依賴焦慮情緒,導致經常發脾氣鬧事

有時候男人不是真想忽視你,是因為她不知道你的需求,不知道你又怎麼了?不知道該和你說什麼?說得多了,又不知道觸發哪些新情緒?只好等你怒氣自己消了。有時候男人也挺冤枉的,渣男帽子被牢牢套死。

尤其是你看到這個冷暴力男人之後,會出現一種幻覺,這個男人不關心你,忽視你,不能夠給你安全感,離開他也許生活的更好。

有依戀焦慮情緒的人,真正面對孤獨感同樣絕望,所以在孤獨感和依賴感之間搖擺,情緒容易起伏不定,在一起痛苦,離開也不好過。

另外幻想一個理想的伴侶,給予你愛和支持,提升你的安全感。

但你的依戀焦慮內在情緒還存在,有些事情依然會觸發新的焦慮,最後又過成原來的樣子。

有一天如果伴侶感到力不從心,不再做出承諾,忽視冷漠,選擇離婚,這個時候有可能面臨崩潰。

所以,如果內在缺乏安全感,有嚴重的依賴心理,這個時候要自己給自己安全感,自己獨立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依賴焦慮是怎樣產生的?根源是內在自我否定,自己不夠好,沒有價值感。

沒有內在自信,才會不斷懷疑是否愛不愛我了。

所以提升內在自信,內在價值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減肥、化妝、運動能不能提升自信,也許能改善,但是這種自信依然靠外在。要提升內在自信,我不管相貌如何,不管高矮胖瘦,我依然是我,我依然有價值,我依然可以生活的很好。

道理都懂,可我就沒自信,該怎麼辦?自信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通過做事一點點累積體現出來的。

以前過多關注外界,關注伴侶,總是沉浸在情緒裡驗證他是不是愛我。總是在抱怨,要求他。

現在把這部分時間用來關注自己,專注做自己的事情。

比如,全職媽媽,把孩子帶好,解決老公的後顧之憂,這就是價值。因為你現在的付出,影響孩子將來一生。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對孩子不發脾氣,有話好好說。這就是為一個家庭貢獻的最大價值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就會學會尊重和理解。

另外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全力以赴去完成,一個人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用新的事情代替舊的事情,用新習慣代替舊習慣,用新思維代替舊思維,用積極情緒代替消極情緒。

比如,以前總是懷疑老公,現在懷疑念頭升起的時候,我用內在實力贏得老公,誰也別想搶走,專注你的實力,這才是抓住男人的心。

比如,以前喜歡讓伴侶猜測你的心思,現在直接表達出來。

比如,以前表達,我帶孩子累死,你怎麼一點家務也不搞,眼裡一點活也沒有。

現在這樣說,我帶孩子太累了,你可以幫我打掃一下衛生嗎?

任何人改變都很痛苦,這意味著你需要放棄原來的模式,重新進入新的模式,需要一段時間的過程。

如果你能夠敞開表達你內在的真實需求,內在的依戀焦慮情緒,伴侶能夠理解你的行為,是愛他,是需要他的幫助,害怕失去他,不是想監控他。

他感受到你的愛,他懂你,會成長的更舒心,更有力量,但每一個人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擺脫依賴,走向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