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一名、李元霸 擂鼓甕金錘

擂鼓甕金錘 眾說紜紜 一說800斤,另一說320斤 ,為三國時期馬超祖先所用。 傳聞天下只二人能舞動此錘,李元霸便是第二個 。最後這個兵器去哪了呢?推演《說唐》《隋唐演義》李元霸死時情景 ,秦王痛不欲生安葬弟弟趙王李元霸 。能說明的是錘子與李元霸一起入葬了。李元霸一生愛好就是 練錘 騎馬 身為兄長應該會了解其兄弟的嗜好。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二名、宇文成都 鳳翅鎦金钂

這種兵器的樣式應該叫做"鳳翅钂"或"鳳翅鎦金钂",因為它的兩邊外展象是鳳凰翅膀而得名。一般這種兵器是鎦金的。所以有人叫它"鳳翅鎦金钂"。是宇文成都的兵器。

他頭戴一頂雙鳳金盔,身穿一件鎖子黃金甲,坐下一匹能行黃花千里馬。使一條鎦金鎲,重四百斤。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有三載龍命在身。曾於南陽關力挫天下第五好漢伍雲召,晉陽宮前與天下第一李元霸比武,單臂舉三千斤金獅上殿。四明山之戰,擊敗天下第四好漢雄闊海、天下第五好漢伍雲召、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三人聯手,因力竭不敵天下第三好漢裴元慶。後十八路反王進逼揚州,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宇文成都與宿敵李元霸戰於紫金山,終被李元霸所殺。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三名、裴元慶 八稜梅花亮銀錘

裴元慶,是小說《說唐全傳》中的人物,天下第三條好漢,力大無窮。手持一對銀錘,重三百斤。坐騎“抓地虎”。傳說他為哪吒轉世。因硬接李元霸三錘,而名揚天下。後被新文禮引入慶墜山,命喪火雷陣中。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四名、雄闊海 熟銅棍

熟銅所鑄,勢大力沉,隋唐第四條好漢熊闊海,一條熟銅棍,使得神出鬼沒.兩臂有萬斤氣力。雄闊海,隋唐系列小說中人物,天下第四條好漢,外號紫面天王。為人忠厚仗義,兩臂萬斤之力,曾雙拳打死兩隻老虎,最早在太行山佔山為王,後來輔佐相州起義軍領袖白御王高談聖,在揚州戰役中,為救被困的眾反王,力託千斤閘,因趕了一天一夜的路,水米未進,終因體力不支被壓死。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五名、伍天錫 短把鳳翅鎦金钂

伍天錫身高一丈,腰大十圍,紅臉黃鬚,使一柄混金鐺,重有二百多斤,有萬夫不當之勇,伍天錫頭戴魚尾烏金盔,身穿魚鱗烏金甲,手執半輪月混元流金鎲,坐下烏騅馬,立於陣前,猶如巨靈神開山一般。平時喜好吃人心,吃的眼睛變成紅色。伍雲召韓擒虎宇文成都等圍困南陽關時,派人來陀螺寨請求援軍,求救將領焦芳差點被伍天錫吃掉。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六名、羅成、伍雲召 五鉤神飛亮銀槍

五鉤神飛亮銀槍,又名五鉤神飛槍。評書中馬超趙雲羅成伍雲召都使用過的兵器。 與一般的槍長短一樣,只是在槍纓處暗藏了五個倒鉤。羅成是隋唐故事中的人物。他在隋唐十八傑中列第七,十六傑列第八,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都是第七條好漢。在清初褚人獲的講史小說《隋唐演義》中,也虛構了羅成羅公子,是燕山羅藝的兒子,秦瓊的表弟,精通槍法,在《興唐全傳》胯下閃電白龍駒、手中五鉤神飛槍。他家的羅春

,在《說唐》是老家人,在曲藝評書《興唐》、《隋唐》、《瓦崗英雄》羅春與羅松都是羅成的兄弟。

伍雲召,又稱南陽侯,《說唐》中人物,天下第五條好漢。武藝高強,力大無窮。因其父右僕射伍建章遭朝廷奸黨陷害,乃舉南陽關之兵反隋;然不敵隋將宇文成都,便投奔河北鳳鳴王李子通,任都督大元帥。因人長著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擁有一身冠絕天下的武藝。因其駐守南陽關。世人稱“南陽侯”伍雲召。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七名 楊林 水火囚龍棒

各重150斤,囚龍棒使用者為開隋九老之三,隋唐第八條好漢——靠山王楊林的兵器,龍蟠棍上,分為兩把,楊林用這對兵器橫掃沙場,名揚四海。兩頭如狼牙棒般,非常沉重。曾經讓瓦崗寨眾將吃足了苦頭,後被羅成以柔克剛,破解此棒。史書描寫:隋煬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條好漢,總管隋朝兵權,為人正直無私,雖然很賞識秦瓊等英雄,但對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勢,最後被羅成用回馬槍刺死。

在“反王奪魁大會”之後劫擊出逃的各路反王,結果死於羅成的回馬槍下——“楊林聞報大怒,把囚龍棒一架,匹馬衝上前來,把棒一舉。羅成挺槍相迎。兩下交戰未及三合,羅成回馬便走。

楊林拍馬趕到,羅成翻身跳下馬來,把槍一舉。楊林把囚龍棒往下一按,不上不下,一槍正中咽喉,楊林跌下馬來。羅成拔劍砍下,割了首級。”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八名 尚師徒、秦瓊 吸水提爐槍

又名八寶陀龍槍,此槍長約丈六,槍頭為龍頭,槍尖是龍舌,槍桿為鱗狀,槍纂為龍尾,從頭至尾鑲寶石八顆,故名八寶陀龍槍。也叫八寶鼉龍槍。相傳為西楚霸王

項羽所用。東漢姚期在霸王祠得到此槍。至隋唐時,山東好漢秦瓊秦叔寶從隋十寶大將尚司徒手中奪得此槍,後來為宋朝三關大元帥楊六郎所用,後宋朝幾近滅亡,此槍沉於瀝泉。再後來,民族英雄精忠武穆岳飛,隨恩師老英雄周侗在瀝泉山志明長老處得此寶槍,助其破來犯金兵。傳說,統領金兵的四狼主完顏兀朮乃赤須龍轉世,岳飛是金翅大鵬下凡。兀朮所用金雀開山斧,也是威力無比,所能破它者唯八寶陀龍槍!又有趙公明座下黑虎轉世的牛皋助陣,所以兀朮逢岳飛必敗,雖然後來岳飛被奸佞所害,後其次子嶽雷掛帥掃北曾用此槍大敗金兵,強渡蜃華江,威震盤龍山,直搗黃龍府。但兀朮還是被牛皋所擒,才有民間的“氣死兀朮,笑死牛皋”之說。元末明初,岳飛後代嶽倫將此槍贈予徒弟張興祖(實際平時以兄弟相稱),張興祖以此槍兩傷太師脫脫,後來嶽倫又藉此槍刺傷脫脫之子脫金龍,大挫元軍士氣。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第九名、 丁延平 皂杆亮銀雙尖槍

定彥平,評書中人物,曹州(今山東菏澤市)麒麟村人,著名的雙槍老將,武功高強。定彥平是羅成的義父,但是被幹兒子偷學單槍破雙槍之法來對付自己,結局不詳(不同評書有不同結局)。兵器:皂杆亮銀雙尖槍,重160斤 座騎:銀點花斑豹。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10、秦瓊 四稜金裝熟銅鐧

秦瓊的鐧還有它自己突出的特點,一是材質為銅鎏金,即熟銅胎外鎏金;二是數量為兩個,即雙手鐧;三是重量,兩個共重一百二十八斤;四是形狀為凹面,即四稜 之間向內凹;五是空心,內有銅球。鐧的重量約38.2公斤,相當於1米鐵軌的分量。秦瓊正是靠著它和一匹黃驃馬,在山東得了個“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的美名。

羅松及羅成的回馬槍招數,書中有交代。唯獨秦瓊的撒手鐧,書中從來沒提起秦瓊用過,也不知這招數怎樣用。所謂的撒手鐧也並不一定要把鐧丟出去。撒手鐧和回馬槍實際上都屬於一種陰人的招數,以詐敗為假象,引誘對手在後面追,然後趁機回馬刷的一鐧或是一槍,如果對手在不知情的情況的很容易被陰的,但是如果對手看出來了,撒手鐧和回馬槍也就沒有作用了。。

隋唐演義中的十大兵器排行榜,秦瓊的四稜金裝熟銅鐧僅排名第十

兩個人打的時候,秦瓊一看取勝不了,立刻拉了個敗式轉身就走。一般的嘴裡還得說一句“好小子,某家不是對手,敗陣去了。”對方一看秦瓊招架不住,轉身走了,在後面就追。這時候秦瓊不能用眼睛看,只能用耳朵聽,一聽對方差不多到了一定的距離了,秦瓊把掌中的鐧往後扔。扔的時候不能用眼睛看,全憑著耳朵聽。這是基本套路,一般來講這一招輕易不能用,只有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只有到自己實在“頂不住”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屬於敗中取勝。這種招數一般都是在結束的時候才會使用。表面上看秦瓊敗了,走了,但實際上他還沒到真頂不住的時候,之所以走就是給對方造成假象。讓對方追趕秦瓊。然後在關鍵時刻使用這一招。實際上撒手鐧和臥馬回身槍很類似。都是在實在不行的時候才使用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