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北城謝廟村仨「黑戶娃娃」終於落了戶

6月29日,開發區北城街道謝廟村的王吉水從餐桌下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長條形的紙包。撕開外面的包裝紙,一面紅色的錦旗露了出來。

王吉水說,這面錦旗是送給該村村委會主任王振的,正是在他跑前跑後的操持下,三個孩子的戶口終於辦妥,隨後,大女兒的學籍也辦好了。

聊城北城謝廟村仨“黑戶娃娃”終於落了戶


三個娃娃落戶,可謂一波三折

開發區北城街道謝廟村是聊城報業傳媒集團第七黨支部“1+1”好支部共建單位,該村王吉水是一名殘疾人,有三個孩子,妻子王玉真精神方面不太好,需長期吃藥,還有91歲的母親要贍養,家庭比較貧困,是重點幫扶對象。在前期共建過程中發現的該村三個娃娃是“黑戶”的情況,本報曾多次予以報道。

2017年10月份,王吉水為王玉真補辦了身份證。今年4月27日,他拿到了兒子的出生證明,5月2日,兩個女兒的出生證明也到手了。

5月4日上午,王吉水拿著孩子們的出生證明去了當地派出所,得到的答覆是,為孩子申請落戶,除了出生證明,還需要父母的結婚證,如果沒有結婚證,可以落到母親的戶口上,如果想落到父親戶口上,則需要先做父親和孩子的親子鑑定。

王吉水與王玉真囿於現實情況,目前無法辦理結婚手續,可是做親子鑑定,則需要一筆數千元的費用,這個家庭難以承擔。

對於這三個孩子的落戶問題,該村村委會主任王振表示,村裡對此事非常重視,他多次跟當地戶籍、民政等部門溝通聯繫,瞭解相關政策。後來,他得知王吉水想通過親子鑑定這一渠道給孩子落戶,便多方打聽,最終得到一家駐聊鑑定機構的支持,對方答應無利潤幫助王吉水進行親子鑑定。隨後,王振還組織村民進行了捐款,幫其解決了一部分鑑定費用。


偷偷製作錦旗,連聲表達謝意

這個特殊的家庭,牽動了眾多愛心人士的心。

瞭解到這個家庭的情況後,聊城市水滴善行志願者協會志願者也多次來到這裡,在重陽節、春節等節點開展救助活動,送去食用油、大米、麵粉及衣物等生活用品,並安排一名住在附近的志願者定期走訪,為王吉水家提供日常的幫助。

5月1日這一天,七彩公益聊城北城站開展了第一次考察活動,救助對象也是王吉水。目前,他們對王吉水的大女兒進行幫扶,每季度為孩子提供300元的學習費用,並定期進行走訪。同時,對於王吉水的老母親,該愛心組織開展了“十元未來”關愛活動,每季度捐助100元,對其進行扶老敬老。

李靜介紹說,王玉真雖然自身患有疾病,但她很會照料孩子,照顧老母親飲食起居的重擔也壓在了她的肩上,端水送飯,擦屎倒尿,從無怨言。今年社區評選“好媳婦”,村委打算把她列為候選人之一。

撕開包裝紙,鮮紅的錦旗露了出來。王吉水展開放平後,把掛穗、裝飾件仔細裝好,並與王振、李靜等合了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