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北城谢庙村仨“黑户娃娃”终于落了户

6月29日,开发区北城街道谢庙村的王吉水从餐桌下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长条形的纸包。撕开外面的包装纸,一面红色的锦旗露了出来。

王吉水说,这面锦旗是送给该村村委会主任王振的,正是在他跑前跑后的操持下,三个孩子的户口终于办妥,随后,大女儿的学籍也办好了。

聊城北城谢庙村仨“黑户娃娃”终于落了户


三个娃娃落户,可谓一波三折

开发区北城街道谢庙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第七党支部“1+1”好支部共建单位,该村王吉水是一名残疾人,有三个孩子,妻子王玉真精神方面不太好,需长期吃药,还有91岁的母亲要赡养,家庭比较贫困,是重点帮扶对象。在前期共建过程中发现的该村三个娃娃是“黑户”的情况,本报曾多次予以报道。

2017年10月份,王吉水为王玉真补办了身份证。今年4月27日,他拿到了儿子的出生证明,5月2日,两个女儿的出生证明也到手了。

5月4日上午,王吉水拿着孩子们的出生证明去了当地派出所,得到的答复是,为孩子申请落户,除了出生证明,还需要父母的结婚证,如果没有结婚证,可以落到母亲的户口上,如果想落到父亲户口上,则需要先做父亲和孩子的亲子鉴定。

王吉水与王玉真囿于现实情况,目前无法办理结婚手续,可是做亲子鉴定,则需要一笔数千元的费用,这个家庭难以承担。

对于这三个孩子的落户问题,该村村委会主任王振表示,村里对此事非常重视,他多次跟当地户籍、民政等部门沟通联系,了解相关政策。后来,他得知王吉水想通过亲子鉴定这一渠道给孩子落户,便多方打听,最终得到一家驻聊鉴定机构的支持,对方答应无利润帮助王吉水进行亲子鉴定。随后,王振还组织村民进行了捐款,帮其解决了一部分鉴定费用。


偷偷制作锦旗,连声表达谢意

这个特殊的家庭,牵动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心。

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情况后,聊城市水滴善行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也多次来到这里,在重阳节、春节等节点开展救助活动,送去食用油、大米、面粉及衣物等生活用品,并安排一名住在附近的志愿者定期走访,为王吉水家提供日常的帮助。

5月1日这一天,七彩公益聊城北城站开展了第一次考察活动,救助对象也是王吉水。目前,他们对王吉水的大女儿进行帮扶,每季度为孩子提供300元的学习费用,并定期进行走访。同时,对于王吉水的老母亲,该爱心组织开展了“十元未来”关爱活动,每季度捐助100元,对其进行扶老敬老。

李静介绍说,王玉真虽然自身患有疾病,但她很会照料孩子,照顾老母亲饮食起居的重担也压在了她的肩上,端水送饭,擦屎倒尿,从无怨言。今年社区评选“好媳妇”,村委打算把她列为候选人之一。

撕开包装纸,鲜红的锦旗露了出来。王吉水展开放平后,把挂穗、装饰件仔细装好,并与王振、李静等合了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