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吃不飽,餓急生智抓了只鴨,造就一道名菜

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吃不飽,餓急生智抓了只鴨,造就一道名菜

無為燻鴨

無為板鴨也稱為無為燻鴨,是安徽省無為縣傳統特色名食,始創於清朝年間。以巢湖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燻後滷,製作而成。

無為燻鴨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譽中外的徽菜傳統名菜。目前已有二百多年曆史。

據傳,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無為縣廚師採用先燻後滷的獨特方法烹製鴨子,成菜色澤金黃油亮,滋味鮮美可口,其製法與口味均獨具一格,因而全縣聞名,故稱“無為燻鴨”。後來傳至各地,到清末已聞名全省,銷往各地,成為安徽省人們最喜愛的特色菜餚之一。關於無為燻鴨還有一些典故,最初的由來還跟朱元璋有關係。

相傳,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他給人家放牛,但是東家不給他吃飽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的時候,便捉起野鴨子了。他們不敢帶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來燻烤。有時烤不熟,便埋在火灰裡,等第二天扒出來,鴨肉又香又爛,好吃極了。

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吃不飽,餓急生智抓了只鴨,造就一道名菜

另一種傳說是:很久以前,無為鼓樓附近,有一個名叫張忍的孤兒,有一手做板鴨的手藝。他與鄰居家閨女何泉青梅竹馬,只是無錢送上聘禮求婚。這年又臨中秋節,張忍鼓起勇氣,手提一隻自己精心製作的板鴨,來到何家求婚。

何泉的母親素聞張忍聰明勤奮,對這門親事倒也不反對,但看到張忍帶來的所謂聘禮,僅是一隻板鴨,唯恐世人譏笑,便暗示何泉,好言相慰,將張忍連同帶來的板鴨送出家門。

張忍回到家中,燜灶已將粥燉好,但他悶悶不樂,無心去吃,順手將板鴨掛在燜灶上面的鐵鉤上,又往尚有餘火的燜灶膛裡添了幾把木屑,便和衣在床上睡去了。木屑緩慢地半燃半滅地燎著,冒著一股細煙,嫋嫋升起,直燻板鴨。莫約過了三四刻鐘光景,一隻光潔的板鴨,竟然變得色澤金黃,泛出芳香野味。

撲鼻的香味燻醒了張忍。他見此板鴨,驚喜交加,便將板鴨又作一次短暫滷燜,頓時板鴨更顯得肉嫩色美。當張忍將這隻板鴨再次送到何家時,全家為之喜不自禁。何母鄭重地說:“張忍,這特殊的板鴨就是你的特殊聘禮,你和阿泉不日便可完婚!”張忍和何泉結婚後,悉心研製和經銷板鴨,獲得人們讚譽,並將板鴨改稱燻鴨,還作為定情信物。

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吃不飽,餓急生智抓了只鴨,造就一道名菜

無為人不必用口嘗,看色澤聞香味,就能斷定品質好壞,外地人在這方面永遠搞不懂。儘管如此,外地人還是很難解其奧妙。至於無為人在外地做板鴨,名號一出,必定門庭若市。

說無為人會吃,是玩笑,卻也極其到位。無為縣城是千年古城,凹凸的石板路,幽深的古巷,隨處可見,頗有古徽州韻味。在那樣的街巷,板鴨攤星羅棋佈,香味飄出老遠,無時不誘惑著路人的食慾。板鴨吃法考究,宜冷不宜熱,否則味道就差了九成。

滷水有時可缺,但醋、麻油、蒜瓣斷不可缺。外地人常抱怨味道不對,殊不知吃法有誤。無為人吃板鴨甚至有專門名詞,叫"斬板鴨","斬"字用方言說,很變調,卻極有味,彷彿帶著板鴨香。而鴨肉與頭、頸、爪、翅、內臟,一定分開吃,鴨肉以外都叫"肫爪",當地方言叫"君早"。

懂美食的更青睞"肫爪",三兩客人上門,尋一處酒樓,斬一副肫爪,一瓶老酒,細嚼小酌,那感覺不亞於神仙。真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板鴨好味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