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凡尔赛玫瑰的凋零

以人民的名义——凡尔赛玫瑰的凋零

作者 | 莲悦

首发 | 《财经国家周刊》

1770年,在法国和德国之间的莱茵河中,无人的荒岛上,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女心怀忐忑地走进了一座建造独特的木结构楼房。

这座楼房的两间前室面向莱茵河右岸,即德国的方向;另外两间前室则面向莱茵河左岸,即法国的方向。楼房的正中间是个大厅。十四岁的少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与皇后兼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最小的女儿——玛丽·安托内特。当她从莱茵河右岸的房间走进这座小楼时,还是奥地利公主。但当她从莱茵河左岸的房间走出时,已然是法国的太子妃。

在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历史纪传类电影《绝代艳后》中,蜘蛛女克尔斯滕·邓斯特出演了玛丽·安托内特一角。

以人民的名义——凡尔赛玫瑰的凋零

从小一起长大,宛若闺蜜的侍女们被全部留在楼外,邓斯特饰演的玛丽·安托内特带着忐忑与不安的微笑走进大厅,举行交接仪式。她身上的一衣一饰都属于奥地利之物,不能带入法国。当心爱的小狗也被强行带走时,这个十四岁的少女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得不离开给予了她无限宠溺、自由、欢乐的祖国奥地利,尽管是作为整个欧洲最高贵的女人——法兰西的太子妃进入凡尔赛,但她终须独自面对未来波诡云谲的命运。

是的,作为即将成为法国王后的玛丽·安托内特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为她和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在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中被斗志昂扬的革命群众推上了断头台。

其实,就个人的喜好而言,我并不认为邓斯特适合玛丽·安托内特这个角色。在团结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玛丽·安托内特传》里有多幅这个法兰西王后的整页彩色肖像。画中的女人美丽更精致、优雅更高贵,远非以蜘蛛女一角的邻家女孩形象走红的邓斯特所能演绎。

茨威格笔下的玛丽,是一个洛可可似的王后。洛可可是十八世纪产生于法国,风行欧洲的艺术风格,她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玛丽·安托内特的美,便具有这样的艺术气质。

这样迷人的美丽,曾经给玛丽·安托内特带来了法国百姓普遍的拥戴。她的车架是在沿途百姓的欢呼和掌声中穿过一个个结满浪漫花环的凯旋门、城门,最后进入凡尔赛的。在凡尔赛宫,等待玛丽·安托内特的是一个仅仅比她大一岁的少年——未来的路易十六。

严格地说,无论路易十六还是玛丽·安托内特,并不是那种手上沾满了鲜血的暴君和祸国妖姬。

路易十六喜欢阅读,看了不少书,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但他是个智力中等、缺乏主见的人,适合在别人后面做一些机械性的无创见的工作。如果是个普通的贵族,他可能是个正直、温和、善良的人。但可惜,他是国王。歌德对路易十六的评价是这样的:一个国王,为何被扫地出门?要是他善于掌权,至今仍然活在人间。

玛丽·安托内特则是凡尔赛最娇艳的玫瑰。她性格温和、待人真诚、为人和善、活泼聪明。但同时,她的缺点也很突出:幼稚、轻浮、贪图享乐。作为凡尔赛宫的女主人,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了穿衣、打扮和娱乐上。

美丽的女人不需要有脑子,她只负责貌美如花,负责倾国倾城便好。征服世界,那是男人的责任。如果,玛丽·安托内特只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妇女,甚至只是奥地利公主,那么,她即便在浮华的享乐中消磨掉全部的人生也无伤大雅。可惜,她是法兰西的王后。

以人民的名义——凡尔赛玫瑰的凋零

玛丽·安托内特的轻浮和挥霍无度严重损害了她个人的名誉和王室的形象。坊间有过杜撰的流言:大臣向她汇报,说百姓困苦,连面包都吃不上了,她竟然回答,“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

“何不食肉糜?”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的名言。但很显然,玛丽·安托内特绝非智力有问题的女人,这是那个特定时期为抹黑她而进行的宣传。相反,她非常聪明、机智,只是在她作为法国王后的十多年中,一个不成熟女人的轻佻、浮浪占据了她性格的上峰。

一个平庸但不失宽厚的国王和一个轻浮但不失良善的王后,在政治平稳时期,也许可以成就一对仁慈的统治者。奈何,遇到了一个大变革、大动荡,需要灵巧的政治手腕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方能驾驭的时代。现在,法国人民对这个迷人的奥地利公主普遍的热爱,已经变成了普遍的憎恶。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一年,玛丽·安托内特三十四岁,正是一个女人走向真正成熟的年纪。可惜,历史不会再给她时间了。

1793年10月,玛丽·安托内特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这个时候,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已经被革命群众送上了断头台。然而,历史注定要因为玛丽·安托内特为法国大革命写上一个最不名誉、最不道德的注脚。

玛丽·安托内特的罪名,除了对抗革命,阴谋勾结奥地利、背叛法国外,革命法庭对她的指控还包括与仅仅八岁半的儿子通奸。

让一个孩子控诉自己的亲生母亲,更何况,是这样邪恶恶毒的罪名。茨威格在《玛丽·安托内特传》中说:这在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于是,玛丽·安托内特成为了恶魔的化身,法国的宫廷也成了我们教科书中所说的“淫荡的发源地”。

玛丽·安托内特在走向断头台前的三个小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给小姑子伊丽莎白夫人写了封信,因为伊丽莎白夫人同样被指控与玛丽的儿子通奸。信中说:“我知道这个孩子已经给你带来多大的痛苦。但你原谅他吧,我亲爱的妹妹,请你想想他才9岁。借一个孩子之口说出别人说过的话,甚至让他说出自己并不懂的话,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愿有一天,这个孩子会更好地理解你的爱和温情的价值。”

在走向断头台前,这朵凡尔赛曾经最娇艳的玫瑰,终于学会了成熟和理性。

法国大革命是当时欧洲各国革命中最激烈的一个。从攻陷巴士底狱到吉伦特派,到雅各宾派,到热月党人,最后到拿破仑。斗志昂扬的革命群众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高潮,无数人在暴力斗争中流血死亡,无数人被送上断头台。

在以后的两百年中,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们反反复复地反思着这段历史。

“当一场目的在于摧毁过去一切制度的大革命进行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大革命的结果就是毁灭了一套集权制,继而建立了一套新的集权制,甚至使它进一步强化,更具备压迫性。”在法国思想家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中,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及其后果。

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袖,是最革命的革命党人。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法国大革命被推上了“顶峰”,宣告法国大革命是一场与旧制度决裂最彻底的革命。有资料显示,在雅各宾派专政的短短一年时间里,整个法国有接近两万人被处死。

在路易十六夫妇被处死的次年,罗伯斯庇尔也被热月党人送上断头台。

据说,颇有幽默感的法国人在罗伯斯庇尔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当然,在我们的历史叙述中,罗伯斯庇尔仍旧是法国大革命中最伟大的人民革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