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媒体时代的投资风口

智能媒体时代的投资风口

智能媒体时代的投资风口

能媒体时代,用机器人写稿已不是梦想;一款小小的VR眼镜,可以带你进入互联网和3D、VR世界;在家里的冰箱上,人们就可以了解附近超市的促销信息……智能媒体已向业界展示了广阔的产业前景和投资前景。

当前尚处初级智能媒体时代

所谓智能媒体,是指依托人机交互、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众多技术基础,捕捉人类所处的特定情景并具备感知和计算能力,可以分析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和对应的喜好,从而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媒体系教师、映信资本首席顾问刘庆振认为,目前业界对智能媒体的分类界定并不清晰,它的外延涉及智能电视、智能网络、智能家居等不同领域。刘庆振认为,智能媒体目前正处于媒介进化的发展过程中,尚只能称为“弱智能媒体时代”或初级智能阶段。

在智能媒体业态上,目前衍生出几种业态:一是传统媒体经历数字化洗礼后向智能化迈进;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集体催发而成的媒体类型,如一些互联网平台具有智能化生产、分发、推广功能;三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各种生活用品在安装智能芯片和屏幕之后,具备了媒体属性,从而达到“万物皆媒”的状态。

刘庆振举例说,智能电视目前尚停留在概念阶段,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化为时尚早。未来的智能电视起码具备的功能应包括:捕捉用户的动作、所处场景及用户即时需求等,依托于大量的基础数据计算分析后提供对应服务,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拥有这种量级的数据和分析计算能力。

媒体智能化的进化从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机比电脑、电视等硬件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比如输入法纠错、SIRI对话等,但手机也有待实现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手机需对用户的生活信息进行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才能形成精准的洞察,从而实现产业导流。

“万物皆媒”时代待开启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日前发布了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平台。这款旨在为内容生产进行多向赋能的平台,集成了智能写作、智媒引擎、语音转写、数据魔方和视频搜索五大功能,是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工作者的生产力工具平台。

在众多好莱坞电影中,特工操作一款眼镜就能成功接入互联网,通过眼神凝注就能模拟电脑操作。这些技术随着3D、VR等产业的研发,已经越来越吸引业界人士关注。

智能媒体的外延究竟可以扩展到多大?智能媒体还能与哪些产业交界或融合?刘庆振认为,当一切硬件具备智能媒体属性后,就能承担媒介的相应功能,“万物皆媒”时代开启。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两本书中都提到“能源、通信、交通的媒介矩阵”概念,在那种状态下,媒介变成了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凡是具备信息传播功能的硬件终端都可以作为媒介,从而开启万物皆媒时代。届时,汽车就是一个带轮子的移动媒体,户外广告橱窗等将具备互联互动功能;冰箱则是一个放在家里客厅的自有媒体,它可以和附近的超市实现信息沟通并传递用户需求,超市甚至可以实现无人车送货。

而VR眼镜所要求的人机交互、脑机接口等技术,国内外正在进行大量实验,但不限于媒体领域,生物学、医学、制造工程学等行业探索得更多,医学领域已实现用意念操作假肢。

投资者青睐的几大方向

在万物皆媒时代,媒介的边界将逐渐消失,所有的设备终端都是一定意义上的媒体,彼此间只有传播量、传播功能、传播信息不同等区别。“当媒介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众多基础设施时,机器间广泛的信息传播将是大量数据产生的基础。”刘庆振说,智能媒体应该扩展到众多领域,整个世界都需要信息的互动、沟通,智能媒体具备庞大的产业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于智能媒体的投资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内容媒体的智能化,传统媒体改造为智能媒体的风险较低;二是投资于互联网的大数据、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层面,因为没有这些技术支撑的智能媒体是没有意义的;三是围绕着这些技术进行的产品创新、产业模式的研发,这些也是投资界考虑的重点。产品是和用户直接接触的,能抓取用户的第一手数据,这些数据拥有庞大的产业价值。“国内外对于智能媒体的投资风潮,与智能媒体技术研发、产业化探索的方向大致吻合。”刘庆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