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还能放心用吗?

日前,滴滴顺风车业务经过整改后重新上线,重大的调整包括需要车主和乘客都上传身份证照片外,还规定车主在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等。除了已经落实的整改措施外,滴滴更就是否应在行程中对乘客进行录音等问题公开征求意见,随即引起网友的热议,其中讨论的焦点在于,尽管行程录音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司机和乘客双方,但也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促进网约车安全消费座谈会,要求强化信息保护,保障消费者安全不能以牺牲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不应以保障安全为名加重消费者负担和责任。同时还要求,网约车平台经营者依法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投诉处理,对有骚扰、暴力行为的司机纳入黑名单,采取零容忍。

使用需人脸识别 是否在行程中录音成焦点

根据滴滴早前公布的阶段整改措施,其中包括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此外,顺风车暂停接受22时~6时出发的订单。

除了整改顺风车业务,例如要求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外,滴滴更就是否对行程录音征求意见。这一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支持的网友表示,征得司机和乘客双方同意之后,此举能有助于提升安全保障,一旦出现问题也可提供证据参考;至于反对的网友,大部分表示,人身安全和隐私安全同样重要,个人隐私的暴露也可能产生其他问题。业内提出这样的疑虑,虽然滴滴已经提到了录音加密传输、72小时自动删除,但如果管理不善仍存在泄漏的可能,这对平台内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都是考验。

对此,广州创杰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智成律师表示,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前提是司机和车内所有乘客都是自愿情况下录音。另外,这些录音是否会公开,若是公开就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如果仅供当事人自己查阅或者是未来办案时,当事人同意下取证就不存在法律问题。未来操作上,这个公开意见相信会有更详细的细则。

有顺风车司机在社交平台上提出这样的担忧,取消了乘客评价内容,担心以后不知道上车乘客素质的高低。乘客若都使用虚拟头像,女司机亦会担心安全问题。

打车费用越来越高?司机、乘客均吐槽

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利用滴滴打车,很多时候快车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时平台就会推荐打专车。一般情况下,同样路程,专车的价格是快车的1倍,“用网约车软件打车,一是方便;二是相比出租车,价格稍微便宜,但是现在优势越来越少了”。有市民持另外的观点,认为网约车本身是方便了赶时间的用户,收费比出租车高是合理的,不过前提是“车况与服务要更好,才能让消费者满意”。

而一位滴滴快车司机则表示,如遇恶劣天气,很多司机都不愿意接单,“车都堵在路上,平时半小时到40分钟的路程,很有可能要走上2~3小时。而且给司机的补贴也不多,最多就是1~1.5倍”,该司机继续说道,“比如说,如果暴雨天平台显示车费要加到70多元,司机可能最多也就赚到20多元,剩下的几乎就是平台收取的费用”。

互联网共享平台资深人士认为,滴滴要打价格更高的专车市场不容易,在专车市场已经有神州专车。另外,网约车大部分都是靠补贴圈用户起家,消费者已形成固有的消费思维和习惯,过了高补贴期大部分平台仍没有健康的令用户有良好体验的商业模式。

网约车市场“暗涌”不断 挑战者陆续来

随着优步中国被滴滴收购,易到因资金链问题经历了易主风波后,在2017年年中才正式回归网约车市场;尽管近两年来出现了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等“搅局”以及神州专车着力打专车细分市场,但是从市场规模上,仍无法撼动滴滴的位置。不过,今年3月初,已平静多时的国内网约车市场,重新掀起暗涌,美团、高德、嘀嗒相继宣布向滴滴“亮剑”,一场新的网约车争霸时代来临。

在相关部门严格规管下,美团与滴滴停止了补贴战,不过,前者的动作对滴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美团本身已拥有上亿的日活用户;另外,美团CEO王兴早已在互联网服务领域有着丰富的“圈地”抢市场的经验。据了解,目前美团已获得杭州、成都等城市的网约车牌照。

除了美团有备而来,还有高德地图和嘀嗒出行亦在差不多时间在网约车领域发力。去年下半年,网约车公司嘀嗒开始涉足出租车业务,补贴频频。日前,广州一位出租车司机透露,现在他们车队不少司机都从滴滴转投到嘀嗒平台。该司机表示,近三个月嘀嗒给出租车司机的补贴相当吸引人,通过该平台接单,三单奖励约15元、五单奖励约40元。如果能让一位乘客扫码下载App成为新用户,司机就能奖励8~12元,“加入这个平台三个月,大概赚了1.8万元奖励金”。

然而,正如交通运输部较早前发文称,各大网约车在争抢市场时,不应忘记自身应负的责任,平台频频发生问题,损害运营安全和乘客的合法权益,最终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