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消除因病致貧返貧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召開的全國健康扶貧三年攻堅工作會議透露,脫貧攻堅戰兩年多來,我國因病致貧返貧戶由2015年底的726.9萬戶下降到2017年的388.2萬戶,因病致貧返貧戶減少近一半,涉及的貧困人口減少851.6萬,佔兩年脫貧人數的34%。

因病致貧返貧,是我國近年來實施脫貧攻堅的重要支點,其背後,折射出來的問題涉及醫療衛生、社會救助、民生兜底保障等多個方面,而確保政策取得成效,勢必需要多個部門合力實現。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和各地衛生健康部門與扶貧部門合作,出臺了多項健康扶貧政策,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實惠。努力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據瞭解,2016年以來,對貧困人口實行傾斜性醫療政策,新農合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推行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2017年全國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平均為16%,比2016年下降27個百分點。

醫保政策的全面覆蓋以及醫療條件的改善是避免因病致貧返貧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輔以必要的社會救助和兜底保障制度,方可逐步消除因病致貧返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基本醫保實現了全民覆蓋目標,織起了全球最大的醫療保險安全網。其中,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自2012年開始試點、2015年全面實施,經過5年發展,不斷鞏固完善,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將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要著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在打贏扶貧攻堅戰、維護和保障民生水平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2015年8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要求,到2015年底前,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醫負擔有效減輕;到2017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與醫療救助等制度緊密銜接,共同發揮託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的公平性得到顯著提升。

如今,目標得以全面實現,尤其是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全面覆蓋,與政府投入不斷加大關係密切。原因在於,我國大病保險所需資金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直接劃撥。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其中,2015年多增加20元用於大病保險全面實施,2016年又增加10元用於增強大病保險保障功能。

而伴隨著城鄉醫保保障功能的提升,其對於消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作用也逐漸顯現。大病保險聚焦大病患者的高額費用負擔,在基本醫保之上對合規醫療費用再支付50%以上,實現了無縫銜接。同時,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對低保特困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採取降低起付線、提高支付比例和封頂線等精準支付傾斜政策。據調查,實施前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之上平均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

毋庸置疑,在健康扶貧領域,需要在經費保障上予以一定傾斜,一方面解決貧困地區醫療資源覆蓋所需的必要經費;另一方面對於貧困地區人口就醫所需費用通過諸如先行墊付、提高報銷比例等措施給予一定補貼。

當前,結合基本醫保“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著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維護和保障民生水平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正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各決策執行部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畢竟,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進一步強化了醫保託底保障功能,補足了制度短板,形成了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為核心的基本醫療保障鏈條,三條制度保障線疊加發揮綜合保障效應,切實減輕了人民群眾大病醫療費用負擔,為消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難發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條制度保障線疊加發揮綜合保障效應,其目的就是要全方位標本兼治地對貧困地區因病致貧返貧現象正式宣戰。如今,我國因病致貧返貧戶由2015年底的726.9萬戶下降到2017年的388.2萬戶,因病致貧返貧戶減少近一半,涉及的貧困人口減少851.6萬,佔兩年脫貧人數的34%。這一成績,正是全方位標本兼治向因病致貧返貧宣戰的積極成果。而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而言,這一積極成果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