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思考比練習重要,比功夫更重要

學習書法,思考比練習重要,比功夫更重要

漢簡 對聯句 75cm×97cm 釋文:墨華燦爛爭春發,詩草縱橫信筆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悟道”,是悟書法藝術創作規律,是悟書法還原的文化。這樣才能實踐“會古通今”“極慮專精”的古訓,哲思才能明辨,啟智首在明德。不求碌碌而旁騖,斤斤以取巧,“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才能識得大味必淡,和光同塵。

藝貴參悟。嚴羽《滄浪詩話》中評說:“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歷代書家論書講妙悟,品神韻,論理情,更須隨時代。“筆墨當隨時代”最重要的是從作品的線條筆墨中所透析的文采精神是時代的,是時代特質的提純與鑄造。

《文心雕龍》中有“思理為妙”的箴言。在今天這個往往無需思考、無暇思考、也無心思考的知識碎片化、審美娛樂化的時代,浮躁的社會呼喚思考,紛亂的世界渴望思考。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學習書法,思考比練習重要,比功夫更重要

金文 集散氏盤銘文聯 138cm×34cm×2 2010年 釋文:道用淮南子 史為司馬師

“藝貴參悟”,林散之先生曾對“參悟”有過特別的詮釋:“學貴參悟!參是走進去,知其堂奧;悟是創造出來,有自己的面目。參是手段,悟是目的。參的過程中有漸悟。悟之後仍要繼續參,愈參愈悟,境界高出他人。是為妙悟。參悟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參是吃桑葉,悟是吐出好絲來。不參而悟,如腹中無葉而難吐絲。”懂得了參悟,才能實踐“會古通今”“極慮專精”的古訓。

陳槱《負喧野錄》:“學時不在旋看字本,逐畫臨仿,但貴行、住、坐、臥常諦玩,經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處。信意運筆,不覺得其精微,斯為善學。”指出學書不在於反覆地看碑帖,並一筆一畫去摹仿,而是在於常常仔細賞玩,通過看而記在心裡並有所感悟,那樣就可以隨意運筆,得到精微之處了。袁裒《評書》:“良以心融神會,意達巧臻,生變化於毫端,起形模於象外,諸所具述,鹹有其由,必如庖丁之目無全牛,由基之矢不虛發,斯為盡美。”指出學書方法在於一個“悟”字上,如心領神會,猶到庖丁解牛、由基射箭之步,就可盡善盡美了。

學習書法,思考比練習重要,比功夫更重要

章草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48cm×121cm

“參悟”是一種思考,一種悟道。時下一些學書者“只知梨子大小、不知香甜苦澀”,只知動筆不知動腦,寫來寫去,也就是“任筆為體,聚墨成形”罷了。蘇格拉底說:“眼睛遲鈍的人有時反比眼睛尖銳的人見事快。”也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對於書法的學習,言恭達先生非常重視思考,他曾在抱雲堂書院書法訪學班上提出“學思相契、行訪相融、互通相交”的學習方法,並多次強調思考的重要性:

通過一次次的訪學,使大家能夠全面、精深地認知了解書法藝術、書法文化,進行從技法進入到文化,提升到哲學高度的一種思考,這是我們的一個終極目標。

思考什麼呢,比如在對各種書體、各種碑帖的學習中,一定要能把自己的逆性思維發揮出來,而不是單一的看到一個碑帖僅從技法臨摹去完成,如果這樣的話,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完成了。實際上思考的就是把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和你所看到的進行逆性思維。我一直認為思考比練習重要,比功夫更重要,這就是一種理念,一種思考的理念。

(抱雲堂彭慶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