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什么是好书?是那些让我们在阅读中欢笑或落泪的故事吗?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诠释某种知识或信息的读本吗?是思想深奥、语言晦涩、让我们敬而远之的专业著述吗?是被大众读者广泛谈论,被主流媒体一再宣传的流行之物吗?是一种受制于市场接受、在消费社会命运起伏的文化产品吗?是单纯为了抒发作者的某种生活感怀、替代思想家思考、向读者言说的某种载体吗?

是,也不全是。好书加深了我们对于自身境遇、人类思想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来,以对抗那些受制于人的浅见、随波逐流的平庸。 好书不必是这个时代的替代品,而是一种抵抗,与偏狭、无知、封闭、谬误的抵抗,与快速消解的情绪、短平快的阅读趋向、科技冲击之下花哨的所谓形式创新之间的抵抗。好书更是载体,它承载了时间之流中更迭的人和事之外的留余——思想这一永恒目标,从而帮助我们重建日渐退化、瓦解的理解力和共情力,拥抱和理解我们栖居的世界。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书评周刊年中书赏封面,点击可查看年中书选60本完整书目。

从年初至今,推向阅读市场的图书数不胜数,我们按照华语文学、国外文学、非虚构/传记、艺术、思想、历史、社科、经济、儿童/教育、新知/生活十个大类, 每个类别从成千上万本好书中遴选出六本,共计60本好书以飨读者。

我们不愿单纯将这次筛选作为一次媒体推荐,为每本书撰写夸赞之词然后推向市场, 我们更希望以此为契机,重新讲述我们对于好书的理解——不在于故事的好读,不在于表达的通俗,更不在于有多少人正在购买和谈论它,而在于这本书将读者的理解力扩展到何种程度。 由衷期待读者能从这些书籍中,选出与自身契合的一本或多本,相遇,阅读,更新对世界与自我的理解。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新京报书评周刊

阅读需要主张

长按二维码关注

2018年中书赏

国外文学

国外文学

01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一匹马走进酒吧》

译者:张琼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3月

大卫·格罗斯曼与另外两位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耶霍舒亚并称为“以色列文学三巨头”。相比于在国内人气更高的奥兹,格罗斯曼的写作风格更倾向于现代化,文字与现实、情感的碰撞更加激烈。《一匹马走进酒吧》是格罗斯曼于2017年荣获国际布克奖的作品,它就像一个垮塌的香槟塔,让读者在迷醉和主人公流淌不绝的叙述中,感受到远在世界另一端的悲伤,并将那些冠冕堂皇的、玻璃似的社会虚伪一一击毁。

国外文学

02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菲利普·拉金诗全集》

编者:(美)亚齐·伯内特

译者:阿九

版本: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菲利普·拉金的诗集在国内已有过单行本的译介。但这部全集能让读者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拉金的诗歌,他写作时的状态,以及他在不同思绪间游走的痕迹。这需要归功于编者亚齐·伯内特的工作。《菲利普·拉金诗全集》并不只是一本拉金的诗歌收录大全,这本1092页的诗集,编者的评注占了500页——这在国内的诗歌出版中,是一件很容易被忽略的事。

编者伯内特所做的工作十分详细,除了搜集大量资料,从拉金的日记、信件、手稿中获取诗歌写作的背景外,还将拉金诗歌中的草稿与最后的成诗进行对比:为什么删去了这一行而增添了另外一行?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词语,删掉了原来的用词?伯内特将这些过程详细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对拉金诗歌的爱好者而言,这本书极好地还原了一个写作时的菲利普·拉金。而对于研究诗人没太大兴趣的读者来说,前500页收录的拉金诗歌也足以吸引他们进入诗的世界。拉金并不晦涩,微观的花草、情绪、生活细节,宏观的宇宙、社会运动,都是他诗歌的素材。

国外文学

03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批评家之死》

译者:黄燎宇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在书中,马丁·瓦尔泽写了一个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恩怨,作家的小说在出版前就遭到了犹太评论家在电视节目中的抨击,这给他的小说带去了毁灭性的失败。在小说之外,当《批评家之死》在德国发行之前,瓦尔泽本人也遭遇了这个情况,读者们还没有正式接触到书籍,便通过媒体知道了这是一本“敌视犹太批评家”的图书,于是攻击瓦尔泽为纳粹余孽,对《批评家之死》表示抵制。书里书外,《批评家之死》的故事都为我们解释了一个现代困境——阅读已死。这比“诗歌已死”和“小说已死”更加严峻。

马丁·瓦尔泽将矛头指向了现代语境的媒体化。曾经作家们为了大众阅读而写书,而大众通过阅读,获取精神食粮,推动写作的前进。但在现代,这个进程开始停滞甚至倒退,大众更信任批评家的论断,作家也从批评家的赞扬中获取快感。瓦尔泽使用“萨图恩世界”这个弑父型寓言来阐述这个现象,由文学孕育出的读者和批评家,在当下已经变成毁灭写作的凶手。面对困境,写作者做出了不同的举动,汉斯·拉赫写下了违心的忏悔并流亡至荒岛,马尼·马尼进入了疯人院。荒岛和疯人院,也正意味着文学创作者的处境,要么被社会边缘化,沦为另一颗星球上的居民,要么被视为疯子,满嘴胡言乱语。

国外文学

04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染匠之手》

译者:胡桑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3月

《染匠之手》是美国诗人奥登的批评文集,收录了奥登关于阅读与创作、书评、美国文化以及斯塔尼斯拉夫的文章。20世纪过去后,在这本文集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章具有启发性,文集中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奥登所预见的矛盾,也在今天成为现实。因此,《染匠之手》可以看做是诗人以未来之眼对社会的描摹分析。

奥登意欲通过批评,为艺术创作寻找新的语境空间。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时代发展,过去的部分文学样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齿轮。在城市中,诗人的身份从工作者蜕化为劳动者,对物质世界永恒性和感觉现象真实性的信仰已经丧失,人缩回到私人领域中,不再成为公众行为的实施者,而公众人物身上也不再具备足够充当诗歌素材的性情。作为一本批评文集,《染匠之手》着重探讨的并非孤立的书籍或艺术流派,而是文学艺术与社会及大众的关系。

国外文学

05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里卡尔多·雷耶斯离世那年》

译者:黄茜

版本:作家出版社 2018年6月

国外文学

06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一千零一次死亡》

译者:许琦瑜

版本: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尼加拉瓜对中国读者而言是一个陌生国度,但在拉美文学爆炸中,它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塞尔西奥·拉米雷斯就是来自这片土地的文学主将,《一千零一次死亡》作为他的长篇小说,蔓延着浓烈的马尔克斯般的拉美色彩,同时又有巴尔加斯·略萨历史结构主义的写法。

《一千零一次死亡》混合了多种叙事,历史背景也分为两部分:尼加拉瓜的近代历史和卡斯特利翁的家族史。小说的魅力在于它处理历史的方式,这些交错着国家和家族的历史碎片,并非按照简单的现实主义手段拼接在一起,在拉米雷斯笔下,它们交错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具有了强烈的故事性。作者用小说技巧丰富了故事的时空,从墙上的旧照片到油画,都延伸出一段与死亡相关的名人轶事,包括拿破仑三世、肖邦和乔治·桑,感染梅毒的福楼拜和肖邦的情敌屠格涅夫;在另一个时空中,艺术家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仿佛变成了博尔赫斯式的虚构人物。虚构消融了真实与非真实的边界,让这些故事穿梭在《一千零一次死亡》两个主人公视角之间,跟随着侦探式的目光,探索历史与死亡的丰富内涵。读完这本小说后,读者能从现实层面了解到尼加拉瓜的历史,也能从故事中延展出不局限于特定历史的、关于时空的思考。

非虚构/传记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译者:萧达

版本: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4月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称为“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她的一生与美国近现代史交相辉映,历史和时代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也借助《华盛顿邮报》这份主流大报在美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72年,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爆发,《华盛顿邮报》不顾白宫和总统本人的阻挠和威胁,持续在头版头条发布事件调查报告,揭开了这场政治阴谋的冰山一角,使得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任内辞职的总统。而带领《华盛顿邮报》背水一战,写下新闻史上恢宏一笔的正是这本传记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

这本700余页的自传不仅以第一视角披露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新闻业诸多不为人所知的内幕,还以坦诚、自省、谦虚的写作态度,真实呈现了一位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阴差阳错闯入新闻界的传奇女性的丰富经历。她一生坚守的信念,也是新闻媒介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使命:为公众利益服务,最大程度地报道呈现事实的真相;不与任何利益或团体结盟,始终保持公平、自由、谨慎;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随时做好为公众利益牺牲自身的准备。这本回忆录中沉潜着一个媒体人的美国近代史。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长乐路》

译者:王笑月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3月

这是一部普通中国人的私人生活史,关于他们如何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当口寻找自我价值的故事,关于他们如何用一生的光阴与权威、制度、社会变革、运动、不可抗的命运相抗衡的故事,关于一个急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之下个体生存的故事,关于人的故事。史明智以平视的观察视角、细致入微的感知、丰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这群人的现实与历史,其中上演的悲喜剧正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译者:陈新华

版本: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4月

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遭遇不幸,我们该作何反应?每一个个体不幸的背后,是否有可能潜藏着一连串因果联系,而这层不为我们所知的关联,足以牵涉出更深刻的制度性漏洞?蕾蒂西娅,一名年仅18岁的法国小镇女孩,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11年1月18日,法国西部的波尔尼克发生的一桩奸杀案将她带入公众视野,凶手将这个女孩肢解,把尸块丢弃在相距50公里的两个池塘中。凶手在两天后落网,人们花费数周才找到蕾蒂西娅的尸体。案件轰动全法国。

伊凡·雅布隆卡以历史学家的敏锐和求证态度,为这个女孩写了一部传记——《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中,蕾蒂西娅不再是被残忍肢解的冰冷躯体,不再是被公众舆论左右的符号化个体、一场谋杀的受害者、政客的竞选工具、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女孩。因雅布隆卡忠于事实的调查和精湛的书写,蕾蒂西娅再度复活,她身后则是当代法国社会的种种隐疾:城市边缘地带的发展、社会不平等、寄养制度的缺陷、家庭暴力、儿童的隐痛、女性承受的暴力、年轻人的处境,以及传媒、司法、政治、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诸种隐忧。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漫长的诉讼》

译者:李文远、于洋

版本:中资海派|新世界出版社 2018年5月

没有人愿意身陷官司的缠斗,但当这场官司关乎正义,又该作何选择呢?通过一场长达五年的诉讼案,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司法的意义、个体的权益、正义的实践与代价。在美国波士顿近郊,沃本是远近闻名的“皮革城”。1968年至1971年,沃本东部居民投诉自来水水质浑浊,口感不对,市政府被迫多次开关供水井。70年代,前后有12名儿童患上白血病,其中有8人是近邻。1979年春,沃本东北部184桶工业废料的出现引发患儿家长疑虑:被污染的井水是不是孩子患病的元凶?同年12月,美国疾控中心着手调查沃本可能存在的白血病集中高发现象。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沈从文的前半生》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2月

四年前,张新颖出版了《沈从文的后半生》,在这部跨越半生的传记中,作家沈从文在时代转折的关口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四年后,《沈从文的前半生》出版,从青年时代的枝节藤蔓之中,能否挖掘出他命数的端倪?张新颖以精当的笔墨串联起沈从文的一生,通过大量引述沈从文留下的文字,包括散文、小说、书信、题记、文学评论等,以及同代的胡适、朱自清、施蛰存等人的回忆与评述,抽丝剥茧,穿针引线,编织了从1902年到1948年的生活片段、思想细节。

全书的两条线索若即若离,相互印证,一条写沈从文和时代的关系,他终其一生都游离于时代与自我之间;一条则是反躬自省的漫漫征途。他时常自问:“什么才是我的路?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我的路。”寻路的过程即是沈从文的生命轨迹,这里有他深爱的故土,有他信奉的文学与善美,有他的自我检视和生命际遇,还有跌宕时代之下个体的无限悲辛。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译者:冯倩珠

版本:新经典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6月

“爱。这个艰涩的字。一切起始的地方,我们必然归来的地方。爱。爱的匮乏。爱的可能。”这句关于爱的辩白,正是珍妮特·温特森在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渴望倾诉和化解的谜团。从孤儿院被带回后,信仰虔诚的养母为她设计了传教士这条人生道路,温特森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的童年时光。渴望见到生母、渴望被爱,而她的养母整夜不睡、终日抑郁,冷漠残酷,控制欲极强,温特森只能靠编故事抵抗黑暗。她爱上了一个女孩,必须在女友和养母之间作出抉择,她说她和女友在一起很快乐,养母却对她说:“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

新京报2018年中书赏|国外文学 + 非虚构/传记

6月3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版~B12版

「年中书赏」B01 | 拥抱和理解我们栖居的世界

「年中书赏」B02 | 笃信对好书的判断,与10001个反对声相抗

「年中书赏」B03 | 华语文学

「年中书赏」B04 | 国外文学

「年中书赏」B05 | 非虚构·传记

「年中书赏」B06 | 艺术

「年中书赏」B07 | 思想

「年中书赏」B08 | 历史

「年中书赏」B09 | 社科

「年中书赏」B10 | 经济

「年中书赏」B11 | 儿童·教育

「年中书赏」B12 | 新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