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洗牌在即:一群死鱼搅浑一条河,LP或血本无归

回想起2016年的资本寒冬,陆峰至今仍难忘怀,1个月的时间,他前前后后见了6波投资人,两家有意向,一家说要投,然而一个礼拜后,杳无音信。

募资寒冬来袭!VC/PE洗牌在即:一群死鱼搅浑一条河,LP或血本无归

确实,陆峰这样的情况在2016年,算是“好的”。

2014年的创业大热,一度让很多在大企业遇到瓶颈但想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看到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也让很多怀有梦想的年轻人看到了大海的另一岸。

一时间,想赚钱的,想圆梦的,想找机会的人将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围得水泄不通。已经在传统行业工作两年的小丁,想起当时的场景时,仍历历在目,“人手一个BP,讲不完的故事与说不完的愿景。归结到一个核心点就是,你给我钱,我让你赚更多钱。”

可好景不长,两年之后,一批批当年红极一时的创业项目纷纷倒下,一地鸡毛。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投资人陆陆续续的站出来,为创业者支招,分享着过冬秘籍。

但当投资人嘲笑创业者只知道将美国模式拿来复制、粘贴之时,“寒冬”的冷风早已侵入骨里,两年后,一批创业者背后的“金主爸爸”开始感到“身体不适”。

01

一群死鱼搅浑一条河

“钱可能确实不好募了。”

“LP现在更加挑剔了,个人关系硬,但如果平台一般,他们也不愿意把钱放在你这。”小叶近期做好离职打算,要去一家大机构,“我手里必定还有些资源,趁着自己还有些价值,赶紧找个好东家,之前也有机构挖我,但是我想想情况差不多,没去”。

小叶还补充到,“现在手头确实比较紧,和我有相同想法的同事有很多,比如我们负责PR的同事,今年没有预算,怎么做?像这种小机构如果宣传再做不起来,只有等死。”

在他看来,如果2016年是创业者的冬天,那么,2018年将是VC/PE进入冬天的开始。“寒冬的效应正在转移,也许明年,曾经嘲笑创业者无能的投资人只会沦为新的笑柄。”

“就像大家都说2016年是资本寒冬一样,有大批当时处在伪风口的项目,因商业模式不成熟、没有盈利空间最终只能破产、团队解散。投资机构也一样,当时脑袋一热投项目,现在根本没法跟LP交代。”

“其实说白了,创业热后涌现了一批天天琢磨挣管理费的VC/PE。你采访他们会发现,募、投、管、退,只有投能跟你虚头巴脑的聊聊,给你讲讲故事,都成立3、4年了还在说,我们项目现在还没有到退出阶段,但是投出的项目从来都没听说过。网站上还是放着GP在老东家的投资案例,这样的机构还想继续募资?真把LP和媒体当傻瓜?”

“那个基金募集基本靠PR,判断风口基本靠媒体,项目获取基本靠抬价,尽职调查基本靠审计,判断标准基本照发审,风险控制基本靠对赌,投资勇气基本靠合投,投后管理基本靠放羊,GP收益基本靠费率,LP赚钱基本靠运气,排名基本靠赞助费,现在来看,已经不是个段子了。”

“但市场上还是有很多优秀GP的,它们不盲目扩大资金盘子,按着自己的步调走。之所以会有寒冬现象,其实是一群死鱼搅浑了一条河。这群死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基金做不下去,他们还会换一个名字,继续做下一期基金,继续搅浑下一条河,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刚才提到的优秀GP,包括大GP与小GP,有些小GP只聚焦在某一领域,更加关注。这些基金的管理者往往都是从产业层面走出来的,他们更了解创业者,但是现在被拉入其中,苦不堪言。”老徐补充说道。

老徐拿出一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VC/PE完成募集基金规模同比下降了7成,募集数量同比下降超5成,达到了近一年来的最低值。“这就说明,资金在收紧,现在很多机构的钱还都是上一期基金募集来的,统计数据是有滞后性的,一季度出现的情况会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体现出来。”

“机构如果募资艰难,投资只会更难,创业者现在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这次的寒冬跟上一次,还有所不同,如果再让这群死鱼搅和下去,以后优秀GP可能会无钱可投,LP或血本无归。”老徐表示。

02

VC/PE行业洗牌在即

某知名一线基金投资VP则认为,募资寒冬真正来临的时间点可能会在2年之后的2020年。“市场上绝大部分机构今年或前年都完成了新基金的募集,但是受于二级市场及区块链行业产生的影响,后续两年对VC/PE来说,至关重要。”但他也指出,“任何领域发展到一个阶段都会优胜略太,本来市场上就没必要有那么多机构、基金,还把资金都分散了,还没有什么创新性,洗牌绝对是件好事。”

该VP还表示,市场上的资金肯定是会向过往有很好业绩、团队完整、资源丰富,有IP属性的明星GP靠拢,头部效应会越发明显,资本洗牌之后,有些GP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

“有些GP就是来市场圈钱的,几个人组建了一个投资+投后的团队,还要坚持挖掘一批好项目出来,怎么可能?你看看市场上的这些明星GP,每年又有多少个优质项目能跑出来?投资是需要看组合的,只要这一期基金能给LP带来可观的回报,募资就不是难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无论大小GP都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妥善处理与LP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波、第二波互联网红利结束之后,很难再有像腾讯、阿里、京东、美团这样的超级独角兽出现。

“LP最近的心态与之前相比整体上是有所变化的,美元基金LP会焦虑,但人民币基金LP会更加焦虑,现在很多项目还在IPO排队,国家的政策时紧时宽,何时退出,账面收益何时兑现,能否达到预期的超额收益,已经成为大LP时下最关注的问题。”

“大LP如果焦虑就会影响到那些小LP与个人LP,进而影响到VC/PE。所以,无论大小GP现在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一些大GP较小GP的募资难度较低,但以前可能小几个月就能搞定的资金,现在需要大几个月,资金最终到期的时间被拉长,也会影响到前端的投资。”

“如果只是在心态上焦虑,还不是特别可怕,如果LP开始插手GP日常业务,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但以前LP管的还不是特别宽泛,现在感觉不一样了。”某VC投资总监表示。

实际上,在国外的股权投资市场上,LP与GP职责分明、边界清晰。很多LP是养老金、家族基金,它们通常只用考虑投资、不涉足管理,也不会过问GP的投资运作。但在国内,部分LP为了能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又控制好风险并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通,一种名为“双GP”的合作模式在国内投资圈开始运作起来,通俗说就是,LP参与GP的投资决策。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令投资决策机制及基金的管理架构更加完善,为投资和风控两端带来双重保险;劣势是,很多GP在做决策时都要找LP商量,有时会过度考量项目带来的风险而忽视风险因素之外的高成长与未来的高收益,“双GP”的特点更多在于“稳”。

“现在是,鸡毛蒜皮的什么都管。”这位投资总监无奈的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GP考虑到后期募资,为了不得罪金主,会默许这种行为,只要不影响到基金的运作,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03

机构募资“花样百出”

“给机构募资实在是太难也太累了,就差喊爸爸了。”刘泉和团队很多手段都用上了,“美人计现在都不行,LP们现在完全不吃这一套,原来选择投小GP的母基金也都不敢碰了,生怕钱有去无回。他们宁可找大GP多给些甜头,也不敢随便乱花手里的钱。”

“以前VC/PE行业是不太透明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了战略投资部,大家在继续做着财务投资的同时自己也都在投资,眼看财务投资打了水漂,这些大企业、上市公司,人家为什么还要给你钱?而一些国资LP的主力资金只会流向国内前30大GP的手中,这些国资LP是不会冒大风险的,另外一点是母基金直投业务的崛起,这些因素都会对机构募资带来影响,这种效应以后会更加突出。”

“反观国内FA市场,也有这样的现象,做了这么多年一级市场精品投行,从第二到第十可能也不如第一的体量大,这说明市场上觉大多数的FA手头并没有特别好的项目可以做,但正因为那些新锐GP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挖掘项目,才促使FA市场的活跃,但一旦机构在募资环节出现问题,不单是VC/PE洗牌,FA也面临洗牌的困境。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最终影响的是股权投资行业的生态,可能会有大量的人面临失业。”

前些日子,母基金周刊FOFweekly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中国GP腐败行为观察”的文章。内容提到了有些GP可能存在严重腐败行为,但如果角色切换,角度从基金募资出发,那么,受行业大环境影响,机构LP管理者也可能会出现这种行为。

“这样就会进入恶性循环,GP不靠业绩与能力即便拿到钱可能也投不出好项目,坐吃山空,如果LP赚不到钱,对GP会更加失望,如果是机构LP它还要考虑到能否兑现当初给背后金主许下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股权投资行业可能要陷入死境。”刘泉说。

“但就目前的情况,对于我们FA来说,大家也都在思考怎样能帮机构募到资,先解决眼下的困境。”刘泉觉得,路还要走,饭还要吃,很多困难需要一步步解决,不能因为行业环境不太明朗就什么都不做了,他自己不想成为第一个先失业的人。“我觉得眼下就有一个能募到资的机会,2018年7月27-28日在深圳有一场基金合伙人峰会,我决定去试试。”

募资寒冬来袭!VC/PE洗牌在即:一群死鱼搅浑一条河,LP或血本无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