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雜談:堅果R1最高8848,羅永浩給錘子手機的定價真的合理嗎?

引言:

猛然看到老羅在2014年發起的一個投票:“如果產品本身非常好,你能接受4000塊的錘子手機嗎?”

數碼雜談:堅果R1最高8848,羅永浩給錘子手機的定價真的合理嗎?

時光荏苒,轉眼過去4年,老羅也終於真正意義上推出了售價4K+的錘子手機堅果R1,暫且不管目前銷量如何,我們先看看當年的投票結果:

在近13萬人參與的投票中,有超過8萬人表示不能接受超過4K的錘子手機(理由是這個價位不考慮國產),能接受的只有3萬多人(理由是產品本身足夠好)

所以,當時老羅大抵是覺得這個民意調查很值得參考,同時又覺得自家產品本身足夠好,於是推出了錘子第一款旗艦Smartisan T1,首發售價3K+,當然這款產品也是命運曲折,遭遇了王自如的“抹黑”測評後,又因為產能和良率導致錯過黃金銷售期,以至於鬧出“如果售價低於2500,我是你孫子”戲言成真的打臉笑話[允悲]

當然企業家不怕打臉,只要產品賣得好,可偏偏羅永浩遇上了產品本來賣得就不好還頻繁被打臉的情況,難道是全世界唯獨跟老羅作對?

稍稍關注錘科的網友應該都知道,錘子史上最暢銷的機型都不是價格偏高的旗艦系列,而恰恰是看著有性價比同時有差不俗設計的中端系列,所以,T1,T2是慘敗的商業作品,而堅果Pro與堅果Pro 2則是成績合格的錘子手機,甚至哪怕被羅永浩貼上恥辱標籤的錘子M1,銷量都遠好於T2和T1,由此結合前文引出3個關鍵議題:

一,錘子手機是否真的就不能賣4K以上?

2014年,8萬網友給出了肯定的答案,2018的今年,在我看來,錘子手機依然達不到華為高端旗艦的溢價能力,堅果R1的定價確實不盡合理,除了4999的 8+512G版 ,其餘版本定價有些“虛高”了。相比於小米8 2699起步的價格,堅果R1最高達8848的價格讓人有些望而生“畏”。

儘管在定價策略上,羅永浩沒必要比照性價比起家的小米,但是啊,老羅首先也應該認清錘子手機的江湖地位不是?

當然錘子也做不到小米這麼低的價格,畢竟採購與出貨量擺在那,供應鏈話語權也在那,但

眼前還有個同樣小眾精品的一加手機可供參考啊,錘子哪怕在R1定價上緊跟一加6,同存儲版本只比一加6高個100~300左右,那也還是有盈利空間的啊,總比你定個高傲的賣不動的價格在那高呼“我次世代旗艦啊,快來買啊”的自嗨強吧?

在指望出量4K+價位段,小米是想賣而不敢也沒必要賣,錘子是敢賣卻賣不動最後無奈……

數碼雜談:堅果R1最高8848,羅永浩給錘子手機的定價真的合理嗎?

網友製作的“嘲諷”圖

而且,錘子到今天也沒找準自己旗艦機型的用戶群體,這一點,羅永浩真得向華為取取經,看看人家如何鎖定精準人群的,一個連自己最主要目標群體都無法鎖定的手機品牌,註定難成大器啊,什麼?文青?別搞笑了吧,文青可能是堅果PRO系列的主要受眾還差不多(第三點會詳細分析)

二,錘子手機是否真的做到了產品本身足夠好?

很多人拿R1有無線充電、壓感屏與線性馬達說事,恩,首先這算是亮點,但其次,錘子在這幾個功能點上的成本是從其它關鍵配件的預算中省下來的,比如用得臺灣群創光電的LCD屏,素質也只能算中等偏上一點點(與索尼和iPhone8P上的LCD屏不可同日而語),那自然採購成本上也要低於JDI或夏普或LGD的頂級LCD屏,BOM成本中,手機屏幕向來佔大頭!而屏幕顯示素質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了吧?

所以堅果R1這次非常像小米過往旗艦機的套路,首先在最易比對的SOC與CMOS環節,給消費者近乎最好的,驍龍845+索尼IMX363,幾乎是目前安卓陣營頂級旗艦的標配,然後在消費者第一眼不那麼敏感的方面做適當妥協,比如代工工藝、做工、用料、防水等

但小米8逆天的性價比會讓人選擇性忽略它強大硬件配置外的不完美,你錘子4K+的旗艦如何做到讓人閉口不言?靠情懷加持?

Smartisan OS總體來說算錘子的加分項,但是,這個系統當初在部分癢點創新上領先的優勢已經逐漸被MIUI,FLYME或EMUI所追上,比如文字處理上的大爆炸相似功能等,另外,像在智能語音助手等痛點創新上,老羅還在死死守著那閃念膠囊,總是慢了一個節拍,殊不知,連vivo 都推出了備受好評的jovi了,所以,Smartisan OS在現階段,並不充分構成錘子的核心競爭賣點,最多算錘子手機的一個特色項,對於沒接觸過SOS的人來說,完全沒有概念,對於已經體驗過SOS幾年的老用戶來說,切換到別的安卓手機系統,也是分分鐘的事,所以,系統上,老羅也沒能實現像蘋果一樣的閉環(沒有所謂用了SOS就再也離不開的類似IOS的說法)

那綜上,即便錘子在拍照,性能與ID設計上都做到了主流旗艦的水平,按理說賣個主流旗艦的價格也是合情合理,但偏偏錘子還有另一個祖傳的老大難如夢魘般始終讓用戶無法擺脫期糾纏——品控差,堅果R1開售以來已經超過一個多月,隨便在網上搜索就能看到好多關於堅果R1或品控或系統導致的硬軟故障等等,如果不瞭解的人可能還以為,是不是堅果R1賣得太好了,網上才有了這麼多投訴的聲音?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分析過,以堅果R1的目前出貨量,應該是同批次發佈的旗艦中銷量墊底的了,而在本來出貨就不多的情況上,問題卻是最多了,這曝露出的問題,我想不用我說,大家也明白。講白了,即便這次在ID設計上了無新意的堅果R1,如果真的能認真全力去打磨的話,如果沒有任何品控問題甚至收穫跟堅果PRO2一樣的好口碑的話,我想,即便不大賣,那銷售過生死線還是鬆鬆的,可惜的是,宣稱完美的次世代旗艦,終究不夠完美,甚至還有一些低級的硬傷,這嚴重影響了R1的產品力,實難撐起4K+的售價。

(華為P20 PRO開售近3個多月了,網上有曝光出多少品控問題?質量問題?所以,人家哪怕賣4998起也是有底氣的,品質擺在那裡,品牌也讓人信任,定位更是十分精準……這些都是錘子目前最缺乏的……)

“捫心自問,用錘子手機遠不如用蘋果或其他安卓大廠的安心與省心,它總是會蹦出一些惱人的小毛病……(一個體驗過若干款錘子產品的用戶的心聲)”

三,錘子手機全系列中是否就沒有定價科學且合理的?

堅果系列定位千元機,我認為沒問題具體定價也非常合理,這是非常理智的做法,客觀上,也正是因為堅果系列的開闢,才救了奄奄一息的錘子科技。堅果系列更成了國內文青在挑選國產手機時的首選品牌,這一點,該誇還是要誇的,錘子算是開拓了友商難以開拓的文青市場了吧,但是,這部分市場註定是小眾,而錘子的旗艦系列如T1,T2,R1就沒有找到精準的客戶群體……

錘子M1系列走性價比路線,也是第一次破天荒地用上了最新的高通處理器(打破以往硬件規格慢半拍的節奏)​,兼具了顏值與肌肉,也一度讓這款機子賣得還算不錯(相比T1,T2)

吳德周來之後的第二款堅果PRO與第三款堅果PRO2更是讓瀕臨破產的錘子科技徹底實現了鹹魚翻身,也讓老羅眼裡有了光,在公開場合,連說話的聲音都更洪亮了(儘管之前也氣勢如虹,但明顯感受到底氣不足),堅果PRO 6個月破百萬的銷量更是超過了以往5年錘子手機銷量總和,而緊跟趨勢推出的ALmost的全面屏的堅果PRO2更是罕見地實現了高口碑,那段時間,幾乎一片倒的全是好評聲,甚至過往的著名錘黑都或沉默或乾脆勉為其難地誇了PRO2……

這些可能在一些大廠看來微不足道的成績,確實值得小廠錘子科技欣喜,所以,堅果PRO系列也就成了錘子系列中定價中難得的成功案例了

數碼雜談:堅果R1最高8848,羅永浩給錘子手機的定價真的合理嗎?

最後,談下研發投入與成果這塊:

坦率地講,老羅之所以不止一次公開強調,錘子是一家設計驅動的公司,但你們可曾聽過,老羅吹過錘子是一家技術研發驅動的公司的牛逼?不是他不想吹,是因為不敢,因為,在錘子科技的生態鏈中,技術研發是其最薄弱的一環​,你們仔細想一想,錘子成立6年,取得了多少發明專利?發佈了什麼嚇人的技術?

一個顯然易見的道理:有很多人不明白,老羅為何那麼執著於軟件上的小修小被的所謂癢點式創新?根源還不是痛點創新需要砸錢,砸技術,砸人才,搞研發……攻克N多難關,會讓廠商真的感到“痛”​,有時候,痛都未必有成果,所以,像華為這樣重金砸研發,在很多小廠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人家華為堅持做了,成果也越積累越多,所以越來越牛逼了,這就是差距,這種內功,不是三兩年就能超越的

以錘子的小體量,和幾乎還沒怎麼盈利的現狀,哪有錢投入研發?錘子科技的員工總數可能還不及MIUI和EMUI一個ROM團隊的工程師數量多,頂尖人才也是極其稀缺​……這種種侷限註定了,錘子所謂的創新,壓根不可能是革命式的大創新,只可能是依附在現有安卓系統上的微創新

再提幾點更殘酷的事實,羅永浩曾公開說,國產廠商不過就是組裝廠而已,都是方案整合商,在那吹什麼黑科技,裝什麼孫子……​

這話咋聽起來,沒錯,或許還有點“解恨”的意味在裡面,可是,如果你冷靜思考一下,就發現,老羅之所以這麼說,恰恰是因為,即便國產廠商以方案整合為主,錘子科技連方案整合都未必整合得過人家​

下面舉例說明:​

案例①

vivo 在X20上就全球首發應用了屏下指紋技術,儘管這屏下指紋不是vivo發明的,但是在屏下指紋技術實現的早期,vivo是真金白銀砸了錢在指紋技術提供商匯頂科技身上的,這是其一​,所以vivo理所當然,享受一個屏下指紋的獨佔期​

其二,即便錘子科技有了錢去投資合作伙伴推出新技術解決方案,在量產環節依然十分困難,這個屏下指紋技術,對手機屏幕,貼合工藝的要求之高遠超想象,說難聽的就是,到今天都沒搞定品控的錘子,即便給了屏下指紋技術也是量產不出來的

所以堅果R1上不會用屏下指紋,包括今年秋或明年的T3(如果有的話)也不可能實現屏下指紋技術的量產,這就是現實​

案例②​

大家都知道華為P20 PRO的主攝用上了一顆1/1.7英寸的超大底CMOS,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顆索尼的IMX600,早期由華為與索尼聯合調教,並享有獨佔期,這是其一​,其二,華為聯合了芬研所,上研所,日研所等全球科研機構精心參考算法調教,還有徠卡色彩的加持,才使得P20 PRO有了如今令人驚歎的相機成像實力(用餘承東的話說就是甩一條街。。)

其三,即便獨佔期過去,到了2019年,錘子也能買得起IMX600系列的話,錘子手機也依然用不上,很顯然的原因就是這麼大底的CMOS,錘科壓根沒技術實力去駕馭的(包括裝配的工藝與調教的實力)​,再退一步吧,就拿IMX363來說,小米8在用,小米MIX2S在用,vivo NEX旗艦版在用,堅果R1也在用,那為何實際的成像效果還是有差別?這不就是調教的軟實力有高低之分嗎……

​所以啊,老羅,還是少吹牛逼吧,有的技術解決方案,哪怕給你選你都駕馭不了,就別光顧著打嘴炮踩友商一腳了,蹭實幹活,把品控解決了再圖收購蘋果大計吧,畢竟,留給錘子的時間與機會真的不多了​

不管各行各業,都應該心存敬畏之心,拿錘子來說,先努力修煉內功,將產品力提高才是正道,那所謂3,5年收購蘋果,所謂蘋果和微軟都將瘋狂抄襲自己的智力成果的話就當調侃吧,圖個樂子,減減壓,千萬別當真!

你離華為的差距都不是3,5年能追上的,就更別說蘋果三星了,不切實際的大話為何那麼容易招人厭?這不就是內核原因嘛​

如果產品本身足夠好,你會接受4000塊以上的錘子手機嗎?

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