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护好手里的钱

今年,保护好手里的钱

1、

最近,在第三方财富管理圈子里,接连出了几档子事。

一个是诺亚财富5亿投资款项无法收回,另两款新三板产品被深度套牢。

一个是宜信财富,一款5亿定增基金亏损近1.8亿。

诺亚这个,投资人闹到纽交所了。(注:诺亚财富在纽交所上市)

今年,保护好手里的钱

诺亚财富第一个雷,主要跟前年在港股暴跌90%的辉山乳业有关,它投资的是辉山乳业5.9亿应收账款,今年借款到期,辉山乳业无法兑付。第二个雷,主要由于新三板泡沫破裂,市值一落千丈,被深度套牢。

宜信财富这个雷,主要是违规操作。

今年信托私募资管等产品,日子都不算太好过。

跟大环境相关,宏观层面上,国家在主动降杠杆,

以前依靠融资续命的企业,今年可能难借到钱了。

资金链一断,就Game Over了,以前的钱也还不上了。

把逻辑说的简单一点,

借钱的,借不到新钱来还旧钱了,

企业完了,原先把钱借出去的,钱也收不回来了。

尤其是在国家不支持的产业上,更难融资了。

大到信托,私募,小到A股散户、P2P,

都会受到波及。

2008年引爆金融危机的是居民的住房贷款发生违约潮,

如今降杠杆,降的是比居民贷款还要庞大的企业债务,

企业的债务穿透到底,就是老百姓的钱。

早前通过层层嵌套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借给企业,

一旦根源上缺钱了,终归收到影响的可能还是老百姓。

不过近期,除了本在计划范围内的债务违约,又是贸易战,又是汇率下行压力,加上CDR来吸血,

得看央妈是不是扛得住继续降杠杆了,扛不住又得新一轮印钱放水了(其实已经开始暗暗放水了)。

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降杠杆,就像是断臂求生,

一刀下去,把不健康的地方都切除,但可能得承受极大的痛苦。

而放水,就像是慢性毒药,是会上瘾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疼痛,

但毒性会蔓延至全身,然后,全剧终。

2、

再聊聊中国的第三方财富管理。

第三方财富管理,

是独立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不代表和隶属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型企业。

不偏重任何一家产品供应商,而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公司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的投资产品,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

但,在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的第三方财富管理。

为什么这么说。

所谓第三方,必须要独立、中立,

或者说,必须从客户的角度,为他们定制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

但在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二者盈利模式的差异。

欧美的第三方机构,向客户收取咨询费,因此,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而中国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并不是这样,

中国的财富管理公司的盈利,都来自于卖方给的佣金。

(包括我自己做自媒体,在盈利方式上,也来自于合作方给我的佣金和广告费。)

也就说卖出了产品,才能获得收入,这直接导致了,第三方财富管理,只能是以销售为导向。

这种模式,注定了他不可能站在角度上帮不懂金融的投资人做可观中立的判断。

在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实际的作用就是一个中介,

对接有资金需求的机构和有资产增值需求的客户。

对B端,佣金高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产品的质量可能还在其次,

一个产品,分销给N个机构,

底层的员工哪有时间or能力来判断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也不满足于替供应商销售产品,

而开始自己获得牌照,自己开发资产端,自己开展业务,

这么一来,就更难做到中立。

对C端,本来是以专业见长的机构,变成了以销售见长,

这里可能造成的问题,

一是虚假宣传,销售人员的措辞,以及一些宣传资料,

让投资者误以为保本保息。

二是,没有准确地提示风险,一些非合格投资者也参与了一些风险很大的项目。

比如,高风险的股权项目,也一样卖给了“中国大妈”。

最早的时候,互联网企业的估值还不像现在这么高,虽然是闭着眼睛买,有些也赚翻了。

当时又恰好碰上中国4万亿大放水,直接间接造就了一大批高净值客户。

信托计划作为直接融资的工具,也迅速崛起,

那个时候的信托产品都保证刚兑,一跃成为了银行之后,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二的金融机构。

第三方财富管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崛起的。

而在经历了一轮“牛市”后,到后来,就是拼谁手上的客户多,谁有强大的销售和转化能力。

所以,这个领域的门槛也不高。

尤其,手握大量客户,甚至是线下理财做得很6的P2P们,

都开始朝着高净值人群推销各种形式的产品。

毕竟,卖什么不是卖呢?

但打包成私募或者信托的底层资产,可能连销售自己都不懂。

时过境迁,

这个国内降杠杆的阶段,需要小心点了,

可能会有越来越多要暴雷的项目了,

是时候考虑“现金为王”这个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