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娃」到建築工匠,憨厚樸實的山東小伙在南京買房安家


12年前,時年22歲的農村娃劉金路初中畢業後,從山東省昌樂市農村,來到中國建築中建安裝公司,成為最普通、最基層的一名管道工,一路走來,從農村娃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變身”成有技能、有學歷的產業工人隊伍班組長。

劉金路的想法很簡單,我是一名工人,我要用最短的時間把工作做對、做好。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想法,讓劉金路和同為農民工的40多名兄弟們越走越近、越走越齊,組成了覆蓋石化安裝“全產業鏈”的電焊工、管道工、鉚工、鉗工作業班組“工匠兄弟連”。

12年來,劉金路和40多名兄弟走遍全國各地,先後參與安裝全國最大的“千噸重百米高”海偉石化丙烷脫氫裝置、咸陽彩虹光電全國最大單體動力站等項目,目前正在大連參建全球最大的混合脫氫裝置。

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項目,給了“工匠兄弟連”成長的平臺、幹事的機會,80%的弟兄成了中高級技工,技能效率高、穩定好管理、安全事故少……

“工匠兄弟連”成為企業焊接技術最精湛的產業工人班組,以在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而聞名,用足跡“踏”出屬於農民工的一番事業,用行動展示出了農民工也可以逐夢新時代。

“連長”劉金路愛琢磨,想方設法節約成本、創新工藝,研發應用了大口徑管道液壓頂升器等10餘項技術,也成了被中建安裝第一個送進高校培養的農民工大學生、第一個農民工共產黨員。

劉金路還主動擔當起了連裡的“說客”,幫助連裡農民工兄弟求學圓夢,又有3位工友兄弟被企業送進大學。劉金路說,這在以前,是我們農民兄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劉金路成為了“工匠兄弟連”的連長。

“連長”劉金路在連裡推行“導師帶徒制”和“準軍事化管理”,以規範化的鐵軍管理方式激發團隊執行力、凝聚力,將黨建的結對培養延伸到業務領域,以老帶新、傳幫帶,又給隊伍培養出了更多新鮮血液。

作業高峰期,劉金路曾帶領過400多名作業工作在現場展開作業面,各種工種協調銜接有序,不僅保證了質量優異,還在表現出了“零失誤”,贏得了業主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每當業主說出“這個項目交給你們我放心,我就認你劉金路,認你們中建”的時候,劉金路說他的心裡總是湧動出一股自豪感,“我們不再是企業的負擔,企業培養了我們,我們也為企業帶來了價值”。

2015年,劉金路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建安裝公司第一位農民工黨員,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先後有十多名農民工加入黨組織。

劉金路和“工匠兄弟連”班組也先後多次榮獲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團市委等單位優秀共產黨員、青年文明號、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