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台交流 两岸合作一家亲

宛台交流 两岸合作一家亲

南阳钜全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加工精度行业领先,达最高要求0.0006毫米

宛台交流 两岸合作一家亲

南阳钜全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加工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嘉宾档案:薛茂盛,台湾台中市人,南阳钜全金属工业有限公司驻厂董事、总经理。

礼赞时代: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更高层次的生态环境、精神文化需求,我感受到祖国大陆民众生活的显著改善,见到一个专心为民的政府所作的巨大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让我们心手相牵,共同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浓浓的乡愁。

南阳在台人员有2万余人、台属6.2万余人。近年来,我市对台工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扩大交流,加强合作,优化服务,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台资企业也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经济总量、投资能力、企业规模、运行质量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已成为南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交流驶入快车道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发表,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此后,不论是1987年台胞回大陆探亲开放后的游子回乡,还是2009年的台湾阿里山邹族人与南阳市邓州上营村寻亲互访,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两地文化、经济交流日益活跃。

1992年,南阳最早的台资企业镇平神山艺雕成立;2009年10月,唐河县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5.6平方公里的台湾产业园,这是我市唯一省级台商投资园区,累计入驻台资企业16家,投资达2.7亿美元。目前,南阳市台商投资园区、唐河台湾产业园、桐柏台商投资园区以及其他县区产业集聚区在投资软硬环境上已形成了明显优势,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政策服务体系和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

2011年,我市参加了“中原经济区合作之旅——走进台湾”的乡情联谊活动,邓州市张村镇与嘉义县阿里山乡签署了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也就是在这一年,台商独资企业南阳钜全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一期投资3亿元,建90条生产线,专业为日本本田、美国福特等知名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铝合金活塞。2013年,南阳钜全金属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营,薛茂盛这位伴随着两岸关系解冻长大的青年,全权负责起了公司的生产与经营。

公司刚投产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招工难,紧缺熟练的技术工人。唐河县台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积极协调,并最终圆满解决了这个难题。“刚到唐河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大小事情都不晓得找谁。市县台办一直打电话问哪里需要帮忙,从那时起,我就感觉有了依靠,即便到现在,每年端午、中秋、春节的时候,台办领导一定会来慰问。不算平时,市台办的领导一年要过来30余次,了解、解决困难,定期组织餐叙。富士康36天就通过了IPO,这让我们台资企业感到很振奋。”薛茂盛说。

携手合作创佳绩

台资企业,是加强两岸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协调解决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台商在南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不仅在规划、土地、融资、能源、运输、原材料供应、用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市还切实帮助解决台资企业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刚到唐河的时候,我没有这边的驾照,县台办的卓月几次找到公证、公安部门,为我解决了大难题。”薛茂盛不无感慨。

唐河县县域经济以前以农业为主,如今县里科学规划,台湾产业园从规划建设开始,就做到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多功能全配套”。台北路、阿里山路、高雄路、日月潭路等以台湾标志性地名命名的8条道路让台商台胞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台商找准目标,再结合自己的人脉力量,就能快速发展。”2017年,台湾河南同乡会到唐河参访,廖氏、谢氏宗亲回乡参访,薛茂盛都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吸引了一批好项目落户南阳。

月是故乡明,人是骨肉亲。截至2018年1月,我市累计批准建立台资企业160多家,正常经营台资企业34家,利用台资折合人民币50多亿元。去年,全市新增台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台资3.5亿元,实际利用资金1.1亿元。

创新创业启新程

对企业来讲,选准了投资项目,就是成功的一半。台商在我市投资主要涉及塑胶、光电、服饰、环保新材料、制造业、保健品等10多个行业,台商独资企业达90%。

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南阳投资效益比较好的台资企业,大都是管理规范,市场定位准确、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活塞产品,我们对加工的精度最高要求是0.0006毫米。”严格的质量控制加上注重科技研发,使得南阳钜全金属产销量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名,并仍以每年30%以上的成长率持续发展。

今年2月,国家“惠台31条”发布,极大地激发了在宛台商台胞干事创业、服务统一大局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薛茂盛认为,近几年台资企业迅猛发展,但部分台资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等挑战。国家出台诸多惠台措施,给予台资企业与祖国大陆企业同等待遇,为台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1996年台湾要修台北到桃园机场捷运时,祖国大陆还没开始修高铁;20年后,这条51公里长的机场捷运终于通车了,但大陆高铁总长已达2.2万公里了。”薛茂盛说,祖国大陆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段,崭新的开放角度将带来更快的发展速度,台湾不仅经济规模已经比不上大陆,未来愿景、边际发展速度更是相差悬殊,“两岸关系一家亲,我们要团结一致,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一起共创经济上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