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賒店古鎮能夠雄起於中原,歷經多個朝代更替,戰亂摧殘,數百年繁華至今,得宜於那片“神奇的東方樹葉”。它不是生長在參天大樹上,而是叢生灌木的茶樹上那小小的、細細的、嫩嫩的葉芽。就是這片葉芽,把賒店歷史座標上標示其價值的那條線段延長了千里萬里。這就是那條堪與“絲綢之路”媲美的國際商品貿易通道——“萬里茶道”。

十七世紀中期到十八世紀中葉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當時,農業、手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商貿業開始繁榮起來,世界各國與中國的商業貿易蓬勃開展。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其中規定,“嗣後往來行旅,如有路票聽其交易”。“萬里茶道”就是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應運興起的。

當時運送茶葉的道路陸上有五條,海上有三條。向南洋和歐洲運送茶葉走的是海路,陸上的五條茶路,除自我國西南部向北輸送到西藏、印度的“茶馬古道”外,其它四條茶路基本上以賒店為中心。產自武夷山、安化的茶葉經水路到漢口北上襄陽,有一部分繼續北上到老河口,然後進入山西,這數量不多,大部分沿唐河到賒店,然後向北、向東、向西北延伸。第一條路從賒店到山東,沿運河經天津到朝鮮半島;第二條路從賒店走開封向河北的方向到北京,然後繼續向北走齊齊哈爾直到西伯利亞;第三條路從賒店向北到洛陽、鄭州西過黃河到晉中等地,出燕塘關,過張家口,經蒙古到俄羅斯;第四條是主線,從賒店走洛陽,經山西殺虎口到呼和浩特,經庫倫繞過貝加爾湖,然後經西伯利亞、莫斯科到達聖彼得堡。這條路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萬里茶路”,它是晉商在明末清初開闢的一條從福建武夷山到俄羅斯恰克圖的茶葉貿易線路。

當年,賒店大碼頭處於南方船運水路與北方騾馬馱運陸路相交接的中轉站,民間稱之為“水旱碼頭”。河裡千帆競揚,岸上馬嘶駝鳴,南方的布匹、木材、茶葉等,北方的棉花、糧食、藥材等在這裡彙集、流動、交易。而本地的釀酒業、製藥業和食品加工業等也迅速增長,使得這裡成為商機無限、生機勃勃的一方熱土,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長江南北先後有16個省區的商人在此投資興業,助推了賒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成為全國最富有的商業貿易中心之一。在諸多貿易商品中,茶葉貿易獨具特色,最終成就了“萬里茶道”這個曠世傳奇。

當時,晉商榆次常氏家族率先從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渡口將加工後的茶葉裝船,行至江西鄱陽湖,一直到湖北漢口碼頭,然後乘大船沿長江一路向西,到漢水襄樊碼頭再沿漢水到唐河,繼而往北行至賒店大碼頭卸貨,然後改陸路由騾馬馱運或茶商手推獨輪車。主線路經洛陽、晉城、長治、山西祁縣,再經過太原、大同、張家口到達歸化換駱駝隊經過庫倫,抵達俄羅斯恰克圖。再由俄商人轉運英、法等歐洲市場。1857年馬克思在《俄國對華貿易》中說:“在恰克圖,中國人方面提供的主要商品是茶葉。”他在其《資本論》中還說:“中國的茶葉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習慣。”

據《山西外貿志》記載:“在恰克圖從事對外貿易的眾多商號中,經歷歷史最長、規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車輞常氏。常氏一門,從常萬達於乾隆時從事此項貿易開始,子孫相承,歷經清代七朝,沿襲150多年。”常萬達拓開恰克圖後,共開了20家商號,即“十大德”和“十大玉”,主營茶葉。在茶路重要地點均設有“十大玉”分號,賒店獨設三家,足見此地對常家之重要。今依然坐落在賒店南瓷器街東側的大昇玉茶莊,就是山西常家設立的三大分號之一。該茶莊主要經營茶葉轉銷,連帶經營茶館生意。大昇玉茶莊當年曾馳名萬里茶道沿線,蜚聲中外。如今的大昇玉茶莊經全面修繕再現當年風貌,人們慕名走進那幾許深深的庭院,猶如進入幽邃的歷史深處,踏上飄著茶香的萬里長途,止不住感慨系之。

歲月悠悠,茶道悠悠。今日的萬里茶道上雖然暗淡了槳聲與帆影,喑啞了馬嘶與駝鈴,但取而代之的馬達轟隆和汽笛長鳴依然喚起人們對那條漫漫茶道的綿綿記憶。萬里茶道雖已湮沒,但它把一個輝煌的國際商貿傳奇寫進了一部輝煌的賒店史,凝固為一座輝煌的建築。

——這就是坐落在賒店鎮鬧市的山陝會館。

由於萬里茶道的興起,尤其是賒店這個南船北馬的水旱碼頭成為其重要的中轉樞紐商埠地位的顯現,各地商人紛紛逐商機而來,其中以晉商、陝商為多。山陝會館就是旅居賒店的山西、陝西商人集資興建的同鄉會館。它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竣工,共歷六帝136年。據會館內碑文記載,建築時“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花費白銀80餘萬兩,集南北建築文化精華之大成,吸收宮殿、廟宇、樓閣、園林建築之精髓,完成了這座古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被公認為“天下第一會館”。古建築泰斗羅哲文題詞:“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繡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

今天,《老家河南》拍攝團隊將鏡頭聚焦於賒店古鎮上“萬里茶道”的遺址與傳人,探訪蘊藏在這個茶道中樞的豐厚的文化遺產。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拍攝團隊朱老師在山峽會館拍攝近景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雄偉壯麗,精美絕倫的山峽會館輝煌如新,豐厚的建築文化和商埠文化令人敬仰、驚歎。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調試設備,聚焦開鏡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晉商常家開創的萬里茶道老字號茶莊“大昇玉”風光依然,修舊如新,成了賒店古鎮上一處著名點。拍攝團隊來此拍攝,與“大昇玉”傳人丁維剛共敘“萬里茶道”的常家創業史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福建茶商修建的福建會館,是賒店古鎮上保存最好的古建築之一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古色古香的同福會館,是拍攝團隊的駐地。

《老家河南.社旗篇:鐵旗鑄魂兩千年》拍攝札記:茶路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