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的牛仔褲生產商關閉工廠,每天生產的服裝也跌破 1 億件

日本最大的牛仔裤生产商关闭工厂,每天生产的服装也跌破 1 亿件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國產服裝正面臨著消失的風險。

2017 年日本國內生產量降產至 9840 萬件左右。儘管近 20 年這個數字幾乎逐年減少,但在 2008 年前這個數字一直保持在 2 億件以上,今年則首次跌破 1 億件大關。

日本最大的牛仔褲生產商 EDWIN 在今年 5 月底相繼關閉了兩家日本國內的工廠,將青森縣相野工廠剩餘 30 多名員工整合到另一家工廠,並在兩家工廠徵集自願退休人員。

EDWIN 開創了“復古水洗”牛仔褲的先河,是第一批日本本土製造的高品質牛仔褲品牌,憑藉區別於歐美品牌的舒適面料被稱為亞洲牛仔的代表,然而這條日本國內最大的牛仔褲生產線正在急劇萎縮。

日本最大的牛仔裤生产商关闭工厂,每天生产的服装也跌破 1 亿件

據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統計,2017 年日本國內服裝進口比例 2017 年為 97.6%,連續 5 年刷新歷史新高,較 20 年前上升超過 25%。

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為代表的服裝零售巨頭正在擴大海外工廠的生產,並且由中國、越南等主要生產基地逐漸轉移到埃塞俄比亞、孟加拉等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

迅銷集團董事長兼 CEO 柳井正此前曾表示,目前在埃塞俄比亞開設一家服裝廠的單位成本比中國要低 50% 左右。未引入最低工資制度的埃塞俄比亞能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

除了勞動力欠缺、成本差異,海外工廠在染色、縫製等工序品質的提升,也讓日本生產失去了明顯的優勢。同為迅銷旗下的品牌 GU 以中國和越南為中心,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制定了能將流行元素融入商品且低廉的生產體制。柳井正曾表示“亞洲工廠的員工能力很強”,日本工廠的員工一來緊缺,二來年齡也偏大。

日本國內的服裝市場規模從泡沫經濟時期的 15 萬億日元減少至 10 萬億日元,供貨量則從 20 億件增至近 40 億件。日本媒體認為國產服裝的低迷還因為日本的時尚觀發生了變化。

比起一件衣服穿很久,追逐潮流、頻繁購買低價服裝的消費方式更為年輕人所接受。日本服裝市場整體的單價出現下滑,這對日本製服裝的生產絕對不是好消息。在日本勞動力緊缺的背景下,“日本製服裝”除了退守小眾昂貴的細分市場暫無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