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古稱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譯而來,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的寶座”。

林芝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地處北緯26°52′-30°40′,東經92°09′-98°47′之間,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市、山南市相連,東部和北部分別與昌都市、那曲地區相連,南部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被稱為西藏的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12年,林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39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12%。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幅員面積11.7萬平方千米,實際控制7.6萬平方千米,總人口20.3萬人(2014年)。

歷史沿革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林芝市在西藏自治區的位置林芝是藏文尼池( nying khri )或‘娘池’(nyang khri)一詞音譯而來的。解放後,測繪隊的同志根據當地的物產特點,把“尼池”寫作“林芝”並運用運用至今。[1]

林芝歷史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時期。20世紀70年代,尼洋河邊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區已有人類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網墜、箭頭,說明這裡的人們不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魯藏布江水濱從事農業,也兼從事漁業。

林芝歷史的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該石刻位於林芝縣門日區廣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字跡仍然清楚。

此後許多年工布地區都由工布王統治。

到了薩迦時期和帕竹時期(13-16世紀),林芝地區成了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勢力範圍。17世紀甘丹頗章政權成立,林芝地區被分封為阿沛、江中、甲拉等幾家地方首領的領地,不久又劃分成立了則拉、覺木、雪卡、江達等宗。而波密地方,長期為土酋噶朗德巴統治,處於割據狀況。

民國二十年(1931年),西藏地方政府將林芝波密地方劃為波堆、波密兩宗,墨脫地區改為墨脫宗。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平定西藏叛亂後對西藏實施全面直接管轄,開始實行民主改革。

1960年1月成立塔工專員公署,同年2月改設林芝專區,專署駐林芝縣。將拉綏溪、古如朗木傑溪、加查宗、朗宗、金東溪劃歸山南專區。原屬昌都地區的嘉黎宗、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劃入林芝專區。以德木宗西部與覺木宗東部、則拉崗宗東北部合併設林芝縣(駐尼池村);以白瑪桂(包括金珠、珞堆卡)設墨脫縣;以則拉崗的西南部設米林縣;以江達宗設工布達縣(駐江達村,即太昭);以雪喀宗和覺木宗西部設雪巴縣(駐雪巴村);以嘉黎宗設嘉黎縣;將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合併設波密縣(駐紮木)。林芝專員公署轄林芝、墨脫、工布江達、雪巴、波密、米林、嘉黎等7縣。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林芝市區八一鎮城區俯瞰1963年10月林芝專署撤消,波密縣劃歸昌都地區,林芝、工布江達、米林、墨脫4個縣劃歸為拉薩市管轄。[2]

1986年2月1日,林芝地區行政公署正式恢復,下轄林芝縣、米林縣、工布江達縣、墨脫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7個縣,55個鄉鎮,614個行政村。

2015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林芝地區和林芝縣,設立地級林芝市;林芝市設立巴宜區,以原林芝縣的行政區域為巴宜區的行政區域;林芝市轄原林芝地區的工布江達縣、米林縣、墨脫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和新設立的巴宜區。

摺疊位置境域

林芝市位於北緯26°52′-30°40′,東經92°09′-98°47′之間,東西長646.7千米,南北寬353.2千米,邊境線長約1000千米,幅員面積11.7萬平方千米,實際控制7.6萬平方千米。市中心所在地八一街道海拔3000米,距離自治區首府拉薩市400餘千米。林芝的東面及東北部與雲南省、昌都市相連,北面是那曲地區,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市、山南市相鄰,南部又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006.5千米。東與昌都市和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拉薩市和山南市交界,北與那曲地區相連,南與緬甸、印度兩國接壤。

風景名勝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嘎瓦龍景區林芝巨柏林

朗縣、米林到尼洋河中下游一帶的河谷中,常有零星的柏樹分佈,塔形的樹冠以及挺拔的樹幹十分惹眼,這即是西藏特有古樹-巨柏(亦稱為雅魯藏布江---柏木)。林芝巴宜區巴結鄉境內的巨柏自然保護區,樹木分佈集中,生長較好,是一片比較完整的巨柏純林。在保護區內,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為678.34立方米,最高者每公頃蓄積量可達1000立方米。平均單株體積33.9立方米,平均高44米,平均胸徑158釐米。林緣處最好大的一株胸徑446釐米,樹高46米,樹冠投影地面積一畝有餘。[8]

墨脫的瀑布

墨脫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在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觀”之稱的大拐彎瀑布外,有高達四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從懸崖絕壁倒掛的“老虎嘴”瀑布,的雲崖飛瀉的地東瀑布,有云霧繚繞的背瀑布,有銀綵帶飛舞的拉格瀑布。

汗密瀑布一層疊一層,落差高達400餘公尺,它穿雲越霧,由山巔奔騰飛瀉,是從高入雲霄的雪峰中直瀉而下,激起滿谷的濛濛水氣。

嘎瓦龍

嘎瓦龍位於波密縣南部,距波密縣城所在地扎木鎮30千米。嘎瓦龍以海拔4322米的多熱拉山為界,南部是墨脫縣,北部就是波密縣。從多熱拉往北看,位於中間的小湖還有兩個小島,這就是嘎瓦龍天池。[9]

拉多藏湖

拉多藏湖位於朗縣拉多鄉藏村,距306省道36千米,海拔4136米,湖水面積6.7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4米,藏湖一共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湖泊構成分別是萬魚偏嘴湖、逢扎西湖、神馬湖、圓環湖和尾湖。

布久喇嘛林寺

布久喇嘛林寺屬紅教,是林芝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的藏傳佛教場所。垓寺依山傍水,佛殿庭院掩映綠蔭之中,院內藏犬成群。整個寺院形狀內呈正四角,外底層屋簷共有20個角,第二到第三層屋簷為八角,佛殿高20餘米,內徑10餘米,上覆金頂,呈塔形,四面牆體分以藍白紅綠四色塗之。

仁欽崩寺

仁欽崩寺是墨脫最老的寺院,位於墨脫村南則瑪拉山上。據傳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築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牆和東西南北四門的石木結構三層建築,內有鍍金銅佛像多座。1950年毀於地震,後重修為東西兩門建築。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藏語意為“直刺藍天的戰矛”,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譽。南迦巴瓦峰山腳處溫泉眾多,植物異常繁密。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嘎瓦龍景區桃花溝

桃花溝在林芝巴宜區城東南方向約5千米處,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人們稱它為桃花溝。桃花溝三面環山,高處有水源,四周林木蔥蘢,終年碧綠蒼翠,澗有流水。

錯高湖

錯高在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也稱為“巴松錯”。它距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是紅教的神湖。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長約12千米,湖寬幾百至數千米不等,最深處60多米,總面積6千多畝。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浮游湖面。湖心扎西島上有錯宗工巴寺,建於唐代末年。

加興溝水簾瀑布

加興溝水簾瀑布距帕嘎寺20多公理還有以水簾洞瀑布聞名的加興溝。水簾瀑布高25米,分三簾自洞頂垂落,洞外古藤纏繞,洞內幽深曲折。布加溝溫泉群,屬娘蒲鄉附近加溝分佈一溫群,上泉名“尼姑泉”,海拔4200米,中泉為“喇嘛泉”。

苯日神山

苯日神山位於林芝巴宜區駐地普攏的東南方,雅魯藏布江的北側。神山高聳入雲,森林密佈。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位於林芝巴宜區廣久鄉達域龍增村西南約300米處,臨雅魯藏布江。據考證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用以記載赤德松贊與工布地方首領會盟為好的。

漢妃梳妝檯

達域龍增村有一巨大的青石臺,名為“嘉薩”,意為“漢妃”。漢妃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此村關於她們的傳說兩人都曾遭小人誣陷在此地駐留三年後才和贊普成親的。那塊大青石就是公主梳妝的地方。

易貢茶場

易貢藏語為“美麗”。易貢河谷及易貢湖四周有不少狹長的臺地,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年均溫為11.4度,年降水量960-11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溼度大,日照也不強烈,土壤腐殖物含量高。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位於雅魯藏布江下游南迦巴瓦峰,在這裡形成世界上最為奇特的馬蹄形大拐彎,成為世界上具有獨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峽谷,並造就了青藏高原東南部奇特的森林生態景觀。它抱擁的山嶺最高達海拔7782米,而最深處的谷地深達6009米,令科羅拉多等世界其他峽谷望塵莫及。從高山冰雪帶到熱帶雨林共有九個垂直自然帶在這裡分佈,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完備的地方。1998年4月17日,科學家確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世界最深。

墨脫的藤橋與溜索

墨脫較為有名的藤橋有背崩藤網橋、炯興藤網橋,都長約400米,其中墨脫德興藤網橋橫跨雅魯藏布江,有300多年的歷史。藤網橋整個呈管狀懸空,多位於峽谷險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時,橋隨人的重力與河風吹送,左右晃悠幅度極大。墨脫景觀還有“溜索”,那有點一葦渡江的姿式,但是以背對江面的樣子高速滑向對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