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這些年,我如何從商人變成了教育專欄作家

辛女士簡介:早年移民加拿大,現為教育專欄作家,和丈夫、孩子生活在溫哥華。

以下為本次直播的部分精彩內容,趕緊跟小幫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大家好,很高興來做這次分享。為什麼說很高興呢?因為我回憶起當時的移民場景,自己查詢信息、準備文件遞交申請,等待的過程感到非常焦灼、茫然無措,就好像在大霧中探險,知道方向卻看不清道路,真的是遊移摸索著前進。那個時候非常渴望得到任何相關信息,好像有一肚子問題,搜了無數的博客網站,見到一個移民加拿大的人都覺得是大神。終於今天熬到了這個地步。所以很高興能給大家來來做這個分享~

國內生活優渥,為什麼移民

移民前我在國內的生活優渥,為什麼要移民?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曾問過。我大學畢業後就在北京做生意,因為是家族生意,所以一切也還順利。收入雖沒有那麼多,但比較省心,也不會受太大的委屈,算得上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但突然關了生意移民國外,很多朋友都覺得我是一時衝動或糊塗,他們都問我為什麼要移民。其實我移民的理由不具代表性,因為我是比較有個性的一個人。但我先生移民的理由卻非常典型,就是為了孩子教育。

移民加拿大這些年,我如何從商人變成了教育專欄作家

在此之前,我先生一直極力反對移民,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他鄉土觀念很強。因為他土生土長在農村,家族佔了整個村子的一半,親戚眾多,親戚觀念特別強。早在戀愛的時候我提過出國,他就說故土難遷,覺得這輩子不可能離開那些親戚和親人。

另一個理由也是非常現實的,他的英語特別差。可能80後、90後想象不到,我們是70後,90年代上大學,大學畢業不要求必須過四級,英語學不學無關緊要,所以他的英語就迅速的遺忘和退化。舉個例子,移民後加拿大政府提供免費的英文學習機會,但需要先測試,我先生測試的成績是一級。一級是什麼概念?如果不認識字母表是零級,認識字母表就是一級。

所以在這兩個主客觀理由下我先生就特別反對移民。可是人到中年是什麼使他改變主意,下定決心移民?期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天早晨送孩子去幼兒園,當時上中班的孩子突然鄭重的說到:明年我就要上小學了,你們可要給我找一個好的小學。這句話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我們都是北漂,沒有戶口,又住在五環外,周圍沒有好的小學,孩子要上好學校要找關係、求人送禮,我先生非常內向,從來不願意求人。他問我:移民後孩子上學是不是就不用擇校?我回答說是,所以先生就下決心辦理移民。

移民加拿大這些年,我如何從商人變成了教育專欄作家

移民前的擔心及移民成本計算

那麼對於移民前的擔憂、對海外人際關係處理、工作的重新開始、生活融入我是怎麼克服的呢。由於我和先生移民的理由都很堅定,在強烈願望的支持下,我們關於經濟、事業、規劃等做了一些可行性分析,分析之後我們的條件是符合移民要求的,而且就目前的經濟也能支持移民後的生活,所以就決定移民了。

對於海外的生活我是很嚮往的。在移民之前我去美國探親過一次,住了二十多天,遊覽了一些景點,對海外生活有了更切實的瞭解。因為在此之前我連泰國、連日本都沒去過,到美國之後感觸還是很大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參加了一箇舊金山一日遊的旅行團,導遊是香港人,儘管他說舊金山的空氣是如何汙濁、汙染如何厲害,但我還是在公園裡聞到了空氣中花的甜香,突然覺得和自然是如此親近。我問導遊草坪可以踩嗎?他愣了一下回答說全世界只有中國的草坪不能踩……

當時想將來一定要帶著先生和孩子來看一下世界上還有這樣不同的生活。總之美國之旅給我大的觸動,對於移民後的生活我並不擔心,只會更好,不會更差。

移民加拿大這些年,我如何從商人變成了教育專欄作家

移民前,父母就擔心:移民後怎麼辦?生意關了,靠什麼為生?根據我的分析,存款如果夠五年的生活費就足夠了,我移民的時候不到40歲還年輕,五年之內肯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雖說不可能立即找到工作,有一個適應期,所以給自己設定五年的期限。

那移民前需要準備多少資金合適?我有一個算法,但每個人狀況不一樣也因人而異。如果是90後大學剛畢業,沒有太紮實的經濟基礎,就帶足1-2年的生活費就沒問題了;如果是80後、70後,在國內有房有車和不錯的收入,帶足300萬人民幣也足夠了:150萬可用於買房首付,不買房也可做理財,加拿大的理財還是想相對穩定的,剩下150萬做生活費可以生活的很好,踏踏實實找工作。這是我給很多朋友算過的帳,都沒什麼問題。

有的人擔心移民後不做原來的工作靠什麼謀生,其實新移民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在加拿大找到喜歡的、能謀生的工作並不難,一個人一輩子換五六種職業是很正常的。

加拿大的低收入每年要報稅,家庭年收入四萬加幣以下算低收入家庭,就有很多補助。如果達到六萬加幣就是中產階級,生活上就很寬裕了。在加拿大龍蝦、三文魚、冰酒、皇帝蟹等,價格很親民,不像國內比較昂貴。加拿大買車也很便宜,教育、醫療都是公立的,另外的花費就是孩子報課外班,但這個是自願的。

有的人擔心以前擅長的事情,出國後不能做還能幹嘛?這裡有一個觀念,我把它總結為差異化生存。例如我自己,從商人轉化為教育專欄作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差異化生存的案例。

大學畢業就北漂做生意,大學本科學農業,沒做過專業相關的工作就經商了。三十幾歲在中年危機到來之前又重新回學校讀書,學的古代文學。讀碩士的時候我發現在寫論文的時候特別開心,那種開心跟經商賺錢的開心不一樣。所以我就發現了興趣點所在,拿到博士學位的時候已經移民加拿大了。

移民加拿大這些年,我如何從商人變成了教育專欄作家

由於發現了興趣點,所以就大概確定了一個方向。在搬家之後開始正式寫作,寫過一百萬多字的博客,轉發的人也不多。但因為感興趣,所以就一直堅持著。

因為我寫的內容與眾不同,溫哥華的很多媒體對我肯定有加,還有部分媒體請我做中國古代文化講座。就這樣我慢慢成為了職業作家。今年三四月份我出了我這本新書,叫《最好的時光留給你》主要講加拿大教育親歷記,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參讀一下。

如果我沒有選擇移民,一個普通媽媽有什麼可以分享或者寫作素材呢?所以大家不要懼怕移民、怕接受新鮮事務,也不要認為特長沒有用武之地。正相反,移民後特長仍是特長,還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移民後認識了新朋友、掌握了新資源、學習了新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機會。

移民後的融入,為何選擇溫哥華落地安家

很多人都問我移民後融入是否有困難,我覺得這完全不是問題,是一個人生存的本能。登錄之前,沒有來加拿大考察過,所以對加拿大完全不瞭解。這裡也奉勸大家一句,決定移民後如果時間、經濟都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各個國家考察一下。我當時辦移民時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三個國家都試過。2001年準備辦新西蘭技術移民,發生了一個插曲。

移民加拿大這些年,我如何從商人變成了教育專欄作家

辦理新西蘭技術移民,是需要考雅思的。當時移民顧問建議我儘快考,因為新西蘭即將變政。我表面上很平靜,但心裡想這都是套路,變政都是假的,就是為了催我要趕緊籤合同,所以也沒當回事。

但等我考完雅思,新西蘭真的變政了,因此就沒有移民新西蘭。當時有一個朋友也想移民,我3月底遞交材料,他5月初下決心辦理移民,相隔一個月。因為也需要考雅思,我提醒他儘快準備材料、考雅思,否則變政後後悔也晚了。很幸運,他遞交材料不久政策就進行了調整,所以他很感謝我。就是因為這個經歷我有了深刻的體會,也建議大家如果下決心移民後,就抓緊辦理,不要拖,因為不確定移民政策何時會改變。

我們為何選擇到溫哥華落地安家呢?其實我想去渥太華,先生看地圖說半年飄雪,很冷,就去了溫哥華。溫哥華的缺點是找工作比較困難,人口相對較少,福利也不如魁省,但氣候確實好很多,所以我們就決定定居溫哥華。

首登的時候我們做對一件事情,登陸前聯繫了家庭旅館和房屋經紀,可以瞭解一下當地的房產市場,決定到哪裡租房或者買房。看房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加拿大的幸福指數很高,因為每個人都覺得他所在的城市最好,生活很幸福。不管別人怎麼評論不好他都覺得很好,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幸福指數高的體驗。

首登時,可以先在國內開一個加拿大的銀行戶口,在賬戶裡存些錢,登陸後去當地銀行激活,同時一定要申請信用卡,而且最好能辦妥買房貸款的基本手續,屆時買房就能很快的去貸款。選房的過程中多看一下週圍的城市,如果有時間可以報當地的旅行團走一走,多接觸當地人,瞭解當地生活,加拿大人很簡單,會給你很多真誠的建議。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希望我的經歷和建議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