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期末考结束,再过几天,成绩单就要出炉了。

可是,在写成绩单时,一位卖鱼桥小学的美术老师犯了难,无奈之下,她给校长王怡芳发信息求助。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王校长在朋友圈晒出这张图,评论一下子炸锅了,教育局局长赵群筠的回复简单明了:实事求是,该给就给。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评论中另一位老师说“我今天也被电话‘轰炸’,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另外几个家长义愤填膺:“再好的孩子也会被这样的家长废了!”“我是家长,我要的是有‘自己考优’的本领。”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联系上王校长,她说:“这不是偶然现象,十几年前,我就遇到过。今天看到这位三年级美术老师的信息,我心里就有数了,又到期末求‘优’时。”之后,迅速往教师群里发了条信息:

温馨提醒:教育功利之风盛行,期末经常有家长向老师要求打“人情分”,把良改成优,希望老师们尊重自己,坚持教育的底线,绝对不能做这样的事,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坚决婉拒,同时也不能将学生评价作为“私权”,随意打分。学校对此十分重视,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

“老师给学生做评价,都是有凭有据的。老师手里有个手册,记录着孩子们的平时表现,到了期末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同等级。像品德这门课,还需要学生互评。这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并不是随意凭心打的分。一般开学第一周,期末评价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些综合学科(美术、音乐等不需要卷面考试的学科)的老师,都会统一做好规定。常有家长想请老师通融一下,不过,这是底线问题,不能妥协。所以在群里发了,让大家知道,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王校长说。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学期末被“轰炸”的老师可不止一位。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一位科学老师说,几年前,有个家长看孩子拿到“合格”,跑到学校大闹一场,说要改“优”。可是拿出孩子的平时作业,六七次都没完成,自然不能评优。家长看到后默默认了,再没要求改过。

“家长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有人甚至是哭着来的,表面上看是重视美术、音乐等学科,其实背地里,都是因为小升初对学科‘全优’的要求。”一位小学班主任道出缘由。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所以,在追求全优的路上,家长们越来越焦虑。

一位六年级的男孩妈妈说:“当时去民办初中报名,我说有五六年级全优,结果老师非常惊讶,说这是最基本的啊。唉,为什么有一个良,孩子就被完全否定了呢。”

有位五年级的学生家长,看法不同,他的女儿四年级下语文拿到一个“良”。

“不是我们不能接受‘良好’,主要是老师要公平,有一套合理的评价标准。去年,女儿在语文的阅读理解这一项,没下功夫,拿到‘良’。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拿“良”的原因,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这样就很好。”这位爸爸说。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音体美学科没有试卷,都是老师自行组织测试评分,学校也没有打分比例的要求,换句话说,全班都评为优秀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评分还有意义吗?这样的A(优秀)还有价值吗?

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之下,作为音体美学科老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每到放假,孩子拿到成绩单,都会有家长因为孩子的音体美成绩而和老师交涉,还有很多家长是直接质问老师,咄咄逼人,并且明确要求老师把成绩改成A(优秀)。有一位家长和体育老师纠缠,硬逼着体育老师改成绩,把年轻的体育老师给气哭了。

“这些家长,你们为了孩子,露出那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这个老师的一番话,要火

这是怎么了?

我们的孩子连一个“良好”都承受不起,还能经受未来的风雨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语数英科音体美样样精通的全才?你要求孩子必须全优,你自己全优了吗?所有成绩单上都是全优的成绩就保证孩子会有一个全优的人生了吗?全优的人生是脆弱的,是有隐患的,可是为了现实的利益,又有多少家长会真正在乎孩子的幸福力呢?

孩子通过努力,得到了全优,固然可喜,但你为了全优,面目狰狞的样子,真的很丑!

请给孩子一个不全优的权利,如何?不要为了一个B(良好)而忽视了所有的A(优秀),好吗?请尊重老师的工作,好吗?

作为一位音乐老师,我也要郑重地告诉家长们:

给孩子评定成绩是老师的工作和权利,我不会因为你的质问而满足你的无理要求,否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为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