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城市之人文环境

龙岩城市之人文环境

去年刚来龙岩时去莲花山游览了一番,恰逢保安叔叔在讲龙岩名称之由来: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他是全国唯一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为古汀州府与古龙岩州的部分辖地组成的行政区域。且因其地处福建西部,而福建又号称为“闽”,故龙岩市通称为“闽西”。

龙岩市地理位置优越。龙岩市现有新罗区、漳平市和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五县。他东临厦门、漳州、泉州,西连江西赣州,南接广东梅州、汕头,北靠本省三明。从地理位置上说,既是闽南“金三角”腹地,又是内地经济区的前沿,也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它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境内溪河众多,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闽江沙溪、梅江水系。集水面积超广,河川年迳流量超多,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异常丰富。

闽西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这里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聚居地。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龙岩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五县通行 客家话,均属闽西客家语方言,占本地语言的70%以上;龙岩市新罗区(闽南方言龙岩话片区)、漳平市(闽南语系漳州腔漳平话;部分地区如溪南新桥等接近泉州地区为泉腔)通行 闽南语。另外普通话在该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如娶亲: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情。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新娘被背出家门,上车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便要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新娘还要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之后才开始婚礼的各个程序。除此之外还有客家凉帽、姑田游大龙、闽西木偶戏等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印记,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著名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这里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十万闽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长征队伍中,有26000多闽西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1955―1965年间,闽西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占福建省籍将军总数的82%,成为全国著名的“红军之乡”、“将军之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