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潼关如果未失守,安史之乱是否还能成气候?

陶佳奥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潼关会失守?

公元755年年底,安禄山反唐仅用了一个月就攻下东都洛阳。但后来唐军紧守潼关,从755年底到756年6月,一共有半年时间,安禄山都打不下潼关,可见潼关的防守地利之好。

当时唐军形势很好。

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西军也陆续赶到。而朔方军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率领下从内蒙古绕道北京,对幽州展开攻击。河北大量地方重新起义归顺唐朝,安禄山能控制的只有洛阳与幽州两座城市。

问题在于:安禄山造反是因为瞧不起宰相杨国忠。唐朝这边守潼关的哥舒翰也瞧不起杨国忠,甚至向李隆基上书要求杀了杨国忠。

这个要求肯定会引起杨国忠和李隆基的疑心。

李隆基毕竟是皇帝,在他看来,军事不是第一位,政治才是第一位。

哥舒翰你不出兵,在军事上可能是最佳选择。但政治上呢,你跟安禄山和平友好互不干架,是不是留了一手打算啥时候跟安禄山搞合作?你这么恨杨国忠,我怎么相信你哪天会不会也跟安禄山一样,带着手下大头兵回到长安清君侧?其他的我不管,只有你跟安禄山干一架,才算是彻底表明了反安禄山的态度,我才能彻底相信你!

也就是说,李隆基让哥舒翰打一下安禄山,是为了纳“投名状”。

其实纵观整个安史之乱,唐朝因为政治原因而导致的军事失误相当多。在处处失误的情况下,安史之乱能扑灭,只能说明唐朝根基的雄厚,其实一切正常,唐朝本来很容易扑灭安禄山造反的。但政治关系不理顺,就算潼关不失守,唐朝后面该犯的错误还得犯,比如一定要先收复两京,比如唐玄宗故意将江南的兵交给永王李璘指挥。用政治原因去改变军事决策,那么安史之乱就仍然会旷日持久。

要理顺政治关系,则是另一个复杂的话题了。

只怪李隆基活的时间太长,他要是天宝元年(公元741年)去世,这时候安禄山不过是平卢军的二把手,太子登基后肯定不会把幽州、河东两大军镇交给他,安史之乱甚至不会发生。这样的话,李隆基绝对是千古一帝,名声可能比李世民更高。但李隆基活的太久,天然地造成了唐朝顶层政治关系的不和谐。

安史之乱看似必然事件,什么“内重外轻”啥的一堆理由,其实都是马后炮。我觉得虽然唐朝由盛转衰是必然趋势,但安史之乱是个偶然事件。如果不是唐玄宗早一点去世,政治关系很容易理顺,巅峰的唐朝怎么可能一下子终结?

后来明朝在最巅峰时期遭遇土木堡之变,和安史之乱很类似。不同的是明英宗被抓了,而他又只有一个弟弟来继承皇位,内部政治关系极其容易理顺。团结一致打跑敌人后,大明王朝又存在了一百年才开始走下坡路。


荆人夜雨

安史之乱,从安禄山范阳起兵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将大唐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盛世毁灭。

从当时的兵力来看,安禄山手下兵力达20万,其中精锐15万。一路从范阳席卷至洛阳。唐玄宗竟然收到沿途奏报安禄山反叛的消息而不信,安禄山起兵六天之后,已经进入河南境内,唐玄宗才相信了这个事实,商议对策。从这个情况来看,唐玄宗以及宰相杨国忠已经贻误了战机,导致乱军做大。

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然而,就在安禄山攻陷洛阳,高仙芝死守潼关之际,玄宗皇帝竟然又听信谗言,杀掉了封常青与高仙芝,可谓是自毁长城。

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玄宗皇帝临时起用了卧病在床的哥舒翰。在安禄山起兵反叛之前,哥舒翰于755年二月因纵酒过度,已中风瘫痪,闲废在家。而唐玄宗这时只得硬生生地将残疾人哥舒翰推上帅位。

哥舒翰到了潼关才发现,局势远比他想象的凶险。唐军在军事上完全处于下风。安禄山叛军是唐朝边兵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强。而唐朝由于守外虚内,中原地区军事准备几乎为零。唐军连败,士气低迷,到处望风而降。加之哥舒翰与杨国忠不和,杨国忠还劝玄宗以杜乾运率军进驻灞上监视哥舒翰。杨国忠还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

所以,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安史之乱的发生也是必然,玄宗晚期的昏聩加之杨国忠误国,就算再有本事的人去守潼关,潼关也是不可能守住的。幸得郭子仪、李光弼并没有在河北打史思明,而没有去潼关,否则连这二位也难免高仙芝、哥舒翰的下场。


傅斯鸿

潼关攻防战是安史之乱的关键点,是大唐盛世的分水岭,更是唐朝中央集权政府与藩镇割据势力的总对决。假如潼关未失守,延宕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一定会是另外一番结局景象。



大唐帝国运转至唐玄宗时已历经100多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既得利益集团膨胀、社会财富集聚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的积累,帝国内部危机已经相当严重,只是在开元盛世光辉的遮盖下暂时没有爆发。由于建国之初建立在土地分配基础上的府兵制不再适应社会环境逐渐奔溃,更加灵活以财物直接支付为形式的募兵制开始成为兵源主流。加之帝国为了更好更灵活地开疆拓土、守边安民,开始在各地设置军事权限很大的节度使,后期更是授予了税收、民政等额外的权力,以至于藩镇军事集团与中央对抗的格局逐渐形成。


安史之乱便是“藩镇——中央”军事格局体系失去平衡的外在激化表现。755年,身兼范阳、龙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精兵强将公然反叛,叛军攻陷洛阳、逼近潼关、威胁京师长安。由于唐帝国中央精锐此前在与南诏的战争中损失惨重,西北藩镇劲旅在和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中损耗较大,面对安禄山叛军,潼关唐军方面已显颓势。无论从唐帝国还是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来看,潼关决战都是决定着中央和藩镇未来走势的关键一战。

假如唐军成功防守住了潼关,唐军仍然能够据有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和江南粮食生命线,形成对叛军战略相持反攻的有力态势,局促在中原、燕山一带的安禄山一时将难以取得更大的战略空间,拖延下去必然陷于孤立弱势的境地,安史之乱自然难以形成气候。如若唐军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则表明唐帝国中央有能力通过强势的武力掌控震慑地方上的藩镇集团,结局能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一样形成有利的局面也未可知。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对中国整体历史走向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有鉴于武将专权的危害,宋、明两朝开始采取“重文轻武”的制度国策,从体制上限制武将的权限、从教育上弱化武将的学识,中国整体走向了“虚内守外”的战略部署,总体以防守为主,较少的对外开拓。


竹山清溪涧

肯定不会,会很快被平叛。当时唐朝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军的军队都很强,安禄山的主力被拖到潼关,其他部队打不过郭,李等将军。高仙芝,封常清的安西军从西域归来,潼关大军就可以和安禄山决一死战。以唐玄宗时期的各路节度使部队来看,安西军人数只有3万,但战斗最多,跟当时世界的强国大食都恶战过,只不过因本方联军叛乱才败,而且3万对20万。所以说安西军是百战之师,而且有名将高仙芝,封常清指挥,客观来说,是强于安禄山的主力部队的,那时双方决战,安禄山可以说没有胜算。可惜唐玄宗没有耐心等到那一天,你让高,封两位将军带着一帮杂牌军怎么出潼关和安禄山主力拼,两位将军不从还杀了两位大将。逼着哥书翰老将军带着杂牌军拼安禄山的主力军,毁了老将军的一世英名。唐玄宗是不做不死啊!


精忠报国145416249

我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看了一个答友的回答才知道,唐军守潼关守了半年之久,我一直以为安禄山的军队很快就打到长安了!以当时内地唐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好讲,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吧!

潼关如果不失手会怎么样呢?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安史大军因为潼关没有占领而很快失败,那大唐就转危为安了,李氏家族还能继续坐稳江山,但在当时看来,这种概率极低,你当时内地唐军的力量根本无法抵抗安禄山的大军,安禄山可以长时间的围困潼关!而如果按照后面那种安禄山的军队长时间的围困潼关的话,那代表什么呢?代表安禄山切断了南方向关中地区输入漕粮和财富的通道,长安地区很快就会绝粮,大批的公卿权贵很快就会陷入困顿,这个时间不会长于一年!

听了我上面的讲述,大家应该就会明白为什么明明潼关据险而守对唐军最有利,占据地利本可拖死安禄山,而玄宗却偏偏要哥舒翰带兵迎敌野战!很多的历史学家说这是因为杨国忠这个人非常的腐败而且嫉贤妒能,他诬陷哥舒翰和安禄山勾结,要出卖大唐朝廷,而李隆基听信了谗言,要求哥舒翰带兵出征!其实真实的历史可能完全不是这样,李隆基和杨国忠对于当时唐军的形势是很清楚的,知道能够在野战中打赢安禄山,军队的希望非常小,可是不出击已经不行了,关中地区的资源储备能不能继续支持大军这样消耗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他们就宁可一搏,明明知道出城野战对唐军非常不利,但是还是怀着万一的心思,希望哥舒翰能够创造奇迹!但结果就是哥舒翰没有创造奇迹,唐军大败,潼关失守,最后李隆基出逃蜀地!


帝国历史观察者

潼关不失守,安史之乱是可以提前平定的。叛军攻到潼关时,后路已经不稳。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唐朝内地的许多地方官员因缺乏准备不得不表面上归降了叛军,等叛军主力一走就起兵反抗,特别颜杲卿和族弟颜真卿就是那位大书法家,先后起兵反抗安禄山,得到不少地方官员的支持,兵败颜杲卿等人先后殉国就义。而李光弼和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屡次击败叛军,曾经打出了一次重创击溃5万叛军主力,主将史思明,“安史之乱”的“史”,狼狈逃跑的战例,好像是“常山大捷”,在赵云的老家。另外为了获得钱粮军需的物资保障,叛军分兵攻打当时钱粮赋税最富庶的江汉平原和江淮平原。唐将鲁炅死守南阳一年,扛不住又退守襄阳,牢牢挡住了叛军;唐将张巡和许远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时间长了城中缺无粮,据说张巡杀了小妾充作军粮。后来城破,张巡和许远等人殉国就义。整个安史之乱,叛军无法从江汉平原和江淮平原掠夺洗劫资源财富获得物资保障,还消耗了巨大的兵力和资源。本来守潼关的两位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清楚仓促招募上阵的唐军根本不是久经战阵和训练的叛军的对手,主张死守潼关,远在叛军后方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是这个意见。老迈昏聩的唐玄宗根本不听,非要进攻击败叛军,临阵杀害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启用已经年老退休的名将哥舒翰,逼着也主张死守潼关的哥舒翰出潼关决战,结果唐军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就义。叛军已经陷入前有天险阻挡,后院起火,后勤供应已不足的困境,随着潼关的失守,平叛的大好局势就此葬送了


立志成虫

安史之乱本来就不应该造成后来那么大的后果。首先是王忠嗣等人早就上疏说安禄山要造反,李隆基不信。后来安禄山真的造反了,高仙芝,封常清先是在敌人还没有做好进攻潼关准备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死守潼关的准备,遏制了叛军的进攻步伐,给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勤王的时间,叛军也没办法。可是偏偏高封二将让李隆基给杀了,又派哥舒翰指挥,哥舒翰也主张死守,可是李隆基硬是让老将军出战,结果战败丢了潼关。而叛军贪图享乐,又给了李隆基坚守长安等待援军的机会,而李隆基二话没说直接丢下长安南下入蜀,导致全局崩盘。


大汉骠骑大将军

潼关是长安的最后屏障,失守等于长安不攻自破;看过蒙曼老师“唐玄宗与杨贵妃”及其他史学家的书籍资料,就该知道唐玄宗在最后是一错再错;见事迟、乱杀人、乱用人;与其说安禄山的军队勇猛无敌,不如说唐玄宗老年痴呆!


无名剑彰

安史乱前,长安从东中部地区输粮六百万担,洛阳以东被安部所占,粮从何来?说不定潼关守住,唐朝因缺粮,失败得更快,杨国忠能当宰相岂能是傻子,玄宗再糊涂也不可能自举灭亡,冒险出战,缺少粮食是不能死守的先决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