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笺上碎语闲话杜牧(三)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的这首自定义诗,就像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一样,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烙下了"风流才子"、"落魄诗人"的名号。 实际上,这首牛逼哄哄的诗,因为是才气过人的杜同学所写,其结果是风流千古;若换个其他什么人写,说不定就变成下流了。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自认为一生不得意,寄情于诗文,流连于青楼的小杜,千年过后依然风流如故。而当年杜家那些位高权重,风流一时的人物,如今却要借小杜的关系才能让世人偶尔认识。比如说杜牧的爷爷,曾四度出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杜佑;还有杜牧的驸马爷堂兄,娶了唐宪宗和郭皇后的嫡亲女儿岐阳公主,二十多岁就官至三品,后又当了宰相的杜悰。如果不是杜牧的缘故,又有几人能知道呢?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杜牧出生世家,以"阿房宫赋"名满天下,从25岁中进士起到五十岁去世。在官场上虽说官当得不够大,却都是顺风顺水,比一般士子们要优哉太多了,何来"落魄"?说有不如意处,那也是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相比而已。

其次,小杜在扬州的绮梦也没做那么久。他一生中在扬州呆的时间加起来也只有两年多。29岁奉命从宣州到扬州访问淮南节度史牛僧孺;30岁正式入牛僧孺幕,32岁奉调回长安,此后就没有再到扬州工作过,最多就出差时偶尔路过一下。因此扬州的这一觉香梦只维持了二年多。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一)杜秋娘

杜牧虽说是宰相后人,出生贵冑之家,自小聪敏好学且上进心极强。但从年轻时就爱拈花惹草。为此还差点影响了科考。他二十五岁考进士时,官方就接到许多举报他的信息,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不检点。简单说吧,就是太花了。最后还是高中,则归功于他两年前所写的"阿房宫赋"起了作用。作为美文,此赋火遍大江南北,赢得粉丝无数。因此在两个铁粉(太学士吴武陵和主考官吏部侍郎崔郾)的强力遮挡下,顶住了所有负面新闻,录为进士第五名。一个多月后又考取贤良科。便顶着双学位的桂冠到沈传师的观察史衙门做部属去了。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公元832年,他29岁,奉沈的命令,从工作地宣州北上,到扬州去拜访淮南节度史牛僧孺。那时由于交通不便,花在路上的时间不好计较,杜在北上的过程中便呼朋唤友,一路游玩。

经过金陵时,见到昔日的大明星,现已年老色衰且孤苦无助的杜秋,倾听其诉说平生,"感其穷且老",为她的坎坷遭遇唏嘘不已,而写下了五言长诗《杜秋娘诗》。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说起杜秋娘,许多人没有印象,但下面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作者便是这位杜秋娘。

杜秋娘本名杜秋,也叫杜仲阳。润州(镇江)人,典型的江南女子,秀外慧中,不但有美丽的容颜,还有一副天籁般的嗓音,并擅长舞蹈,极富艺术天份。十 五岁时,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于是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 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李锜之意,立马把她纳为侍妾。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晚唐时期,皇帝的轮换象走马灯似的。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罚入宫中为奴,仍旧当歌舞姬。有一次杜秋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宪宗亦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陷入爱河,杜秋被封为秋妃。电视剧《柜中美人》中秋妃的原型。

杜秋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当他的机要秘书,并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卒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由于当时宦官专权,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宪宗死后,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继位为唐穆宗,杜秋则负责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岁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也是一样的货色,成天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耳目众多,计划被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则被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杜秋娘诗》为五言古诗,共112句,是小杜诗中的名篇,亦为唐诗长篇名作。李商隐曾说过:"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有的评论者称它可与白居易《琵琶行》相媲美。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杜秋娘的遭遇,充满同情之心。后半部分列举历史上7位女性和10位男性的不同遭遇,感慨人生无常、天意难测。杜牧亦借此抒发自己的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与白居易《琵琶行》伤商女而自伤沦落相似。清代的洪亮吉《题琵琶亭二绝》其二有:"江州司马宦中唐,谁似分司御史(指小杜)狂。同是才人感沦落,樊川亦赋《杜秋娘》。"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二)扬州梦

访过牛僧孺后不久,杜牧就正式调到了扬州,在老牛手下任掌书记一职,朝中则挂监察御史里行(正八品)。节度使掌书记就相当于现在的省委秘书长,是个非常重要的岗位。牛领导能安排小杜担任此书记工作,也是有渊源的。

牛僧孺,晚唐赫赫有名的人物,唐穆宗和唐文宗时两度出任宰相。牛李党争中,牛集团的首领,与李德裕(唐武宗时为相,其父李吉甫唐宪宗时为相)为首的李党纷争了几十年。把本来就已经病怏怏的唐帝国折腾得奄奄一息;更迁累伤害了许多同时代的社会精英,迷情诗人李商隐就是典型的党争受害者。牛僧孺和老杜家素有来往,关系不错,因此不但将杜牧调至手下还安排在重要的岗位。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扬州,在随唐时期,是处于南北要道上的繁华都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酒旗如林、歌肆遍街、玉人如织。"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的夜晚更是充满浪漫的气息和迷人的色彩。是典型的温柔乡、烧金窟。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全国最大的红灯区。年少风流且刚经历过张好好之事,感情上遭受打击,心里别扭着的杜书记,到了此等地方,恰是如鱼得水,简直老鼠掉进大米缸,爽透了。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于是乎,杜书记一到晚上便经常出入花街柳巷,流连于楼院馆肆。巡夜的卫士常看到杜书记夜逛妓舍,在惊讶之余,却也不敢干预,只有悄悄的向牛僧孺举报。老牛素知这小子的德性,见怪不怪。且还暗中交待要保护好这傢伙,凡有此类活动都要详记,并只准告诉牛本人。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如此这般在扬州呆了两年,朝廷忽然下诏,调杜牧回朝任监察御史。临行前,牛领导在给杜牧举办的饯别宴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以后到京城工作,生活要检点些,不能象在扬州这样;虽然中纪委对公务人员的个人生活之事不过问,但这总会影响你的形象,不利于今后的提拨。小杜同学咋听这话,还装傻充愣,申辨一番:"领导,那有这样的事啊"。老牛也不和他理论,只嘿嘿一笑,将一小木匣递与他。小杜打开一看,有上百张小条子,上面全部写道:"某月某日晚,杜书记在某处过夜"、"某夜时分,杜书记宴某女,无恙"。杜同学这才赶忙收起清纯样,愧色满脸的连声道谢。也正因为老牛对杜牧的爱惜,小杜心生感激,在牛僧孺69岁过世时,为他写了一篇彪炳功绩的墓志铭。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将要离开扬州时,杜牧写了两首赠别诗,影响甚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对于第一首诗里的女主角,诗歌史上历来争论不休。有认为是张好好的;也有认为是扬州的某歌妓。从杜牧的生平分析,应该是张好好的可能性更大。

从诗中可看出,小杜对此姝有极深的感情寄托,才能在面对不同的佳丽时,不自觉地就和心中的女神作比较,从而得出总不如的结论。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小杜从宣州调到扬州,张好好事件应是最大的催化剂。在宣州,领导信任爱护,和情人经常约会。当是非常惬意的生活,根本没必要去跑调动。只是由于张好好突然被沈述师纳为侍妾,遭受如此打击却束手无策,心情郁闷到极点;再加上心里渴望一见都不能够。当然会在最短时间内离开这伤心之地。带着这种心情到扬州,自然免不了每每寻欢之时,便拿眼前之人与心中之神相比较。

在离开扬州约半年后,当杜牧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在洛阳城东偶遇张好好时,双方是如此的激动并黯然神伤:"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此亦说明尽管小杜风流成性,在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上,在二十四桥的明月夜里,心中始终都装着自己的女神。

一觉扬州梦、千载风流名

  遍翻正史野史裨史,均未找到杜牧两年多的时间,在扬州眠花睡柳的欢场生涯中,曾和哪位十三余的佳丽结下过深厚的战斗友谊,从而发展为红颜知己。可见两首赠别诗的对象更应该是扬州的整个欢场,作为扬州梦醒的标志、业余爱好的一次总结。

至于青楼留名,小杜倒是实事求是的。与小杜同时期有位诗人名叫赵嘏的就写有一首诗《代人赠杜牧侍御》:"郎在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一从诏下人皆羡,岂料恩衰不自知。高阙如天萦晓梦,华筵似水隔秋期。坐来情态犹无限,更向楼前舞柘枝。"说的是老赵在扬州的一次聚会时,碰到了一个小杜的旧情人,此女既带着自豪又语含怨意地和赵嘏讲述了她和小杜的风流逸事。杜牧的调令刚到时,小姐妹都说她的情郎高升了,极羡慕;却不知牡牧调回长安日,便是他们恩衰时,并从此不得相见,杜是高阙如天、华筵似水;而她只能萦晓梦、盼秋期。当然以小杜的年少居高位,文章名天下,风流又潇洒,怎能不青楼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