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開「家長會」,透過「勇氣台」傾聽孩子的心聲

關於成長的故事有很多,《少年說》為少年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出口”。

五米高臺,放肆吶喊,《少年說》的節目設置很簡單,方圓之間,幾米之內,一座“勇氣臺”。話題從“再也不想吃雞蛋和蘋果了”到“媽媽你能不能多陪陪我”,從對古人表白到“送班主任出道”,這一次,湖南衛視《少年說》用這座“勇氣臺”,容納那些青春歲月裡的真實點滴。而這些真切的瞬間正是中國少年如今真實的集體畫像。

青春的模樣

青春是什麼樣?

明德華興中學的羅俊傑,向眾人吐槽自己被媽媽強制吃雞蛋和蘋果,一句“我再也不想吃雞蛋了”引來全場爆笑。與羅俊傑相似,對街舞感興趣的楊雨辰卻被家長要求學習拳擊,此刻,成長的煩惱就是“我想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你們還是在以愛的名義給我無形的壓力”。

《少年說》開“家長會”,透過“勇氣臺”傾聽孩子的心聲

青春是嚮往自由,青春也渴望陪伴,媽媽因工作而疏忽了自己的相處,使徐雅雯感受到親情的疏離;郭美彤因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而渴望父愛;當尚處五年級的黃鈺江說出“家人才是最重要的”那一刻,青少年缺少家人陪伴的現實被畫上了刺眼的著重號。在製片人孔曉一眼裡,這些少年“真的很可愛,也值得被愛”。

孔曉一提到,明德中學謝玲的故事令她感動萬分。因媽媽病重而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幫助,謝玲在“勇氣臺”上表達對陌生人的感謝。“她(謝玲)只有十來歲,正是對未來、對社會產生警惕、期待和未知的年紀。但她能將這份來自陌生人的幫助,轉化為自己的正能量,並以此為榜樣,立下傳遞愛、傳播正能量的誓言。我覺得這很了不起”。在《少年說》的鏡頭中,感動與治癒的色彩揮之不去。

《少年說》開“家長會”,透過“勇氣臺”傾聽孩子的心聲

當然,青春裡更多的是亮色,文靜站上高臺替女老師徵婚,輕鬆的話語間流露出的是師生間更為親密的感情和開明的教育觀;李妍借調侃奶奶捉老鼠的故事對奶奶表達愛意;張璟悅花式吐槽媽媽未履行的承諾……鏡頭裡他們所傾訴的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卻都是生命中最寶貴的真情。

“我想出一本自己的詩集”“我想當一名籃球巨星”……這些年少的夢想以強烈的共情性勾起大家的回憶。正如主持人之一陳銘說:“我們可能已經忘記了我們的青春是什麼樣子的,但是看著這些孩子,聽他們講出他們的心聲,會讓我們又想起自己的青春時光”。《少年說》把鏡頭對準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為青春作畫像,“它勾勒出你我的曾經、他們的現在和我們共同的未來”,孔曉一說。

“勇氣臺”是一個出口

“青少年成長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與父母、與老師的溝通,如何有效引導青少年學會傾聽、學會溝通、學會表達,找到出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也是孔曉一堅持推出《少年說》的初心。

長期生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壓力之下,袁璟頤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雖然知道媽媽會義正言辭反駁回去,她依然鼓足勇氣站上“勇氣臺”吶喊,與媽媽正面溝通,最終母女達成和解。節目設置的“勇氣臺”為孩子提供了一個主動表達的出口,“在高臺上說出內心話,這種儀式感也會讓孩子變強大”。節目中還有很多瞬間,記錄下了少年們上臺前的狀態,作為他們成長的明證。

《少年說》開“家長會”,透過“勇氣臺”傾聽孩子的心聲

時,“勇氣臺”也是一面反光鏡,它能映射出當代青少年家庭關係與教育理念。不論是希望媽媽肯定自己的袁璟頤,還是替老師徵婚的文靜,她們的勝利都是成績優秀或進步的承諾換來的,中國式教育思維貫穿其中。與之相對應,周子皓媽媽一句“只要你快樂都可以,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顯得更加動人。

《少年說》開“家長會”,透過“勇氣臺”傾聽孩子的心聲

“我們以為好的電視節目總是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只有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根植社會為基礎、以服務公眾為宗旨、以引領思想為目標,才能做出一檔好的節目”,如今,《少年說》依靠大量樣本,再現當代家庭教育現狀,正在踐行著孔曉一團隊做節目的準則。

“其實這個‘勇氣臺’不僅僅是給同學們提供的,也是給所有參與到節目當中的人設立的,它就像一棵散發著果香的梅子樹一樣,會無形中散發著香氣去感染所有人,哪怕沒有在樹上,也不會覺得口渴”。在某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孔曉一收到了節目導演發來的這段文字,更堅定了把這檔節目做好的信心,“看完之後我特別感動。生活處處都需要‘勇氣臺’,所有的我們都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和表達的去處”。

記錄的力量

節目中少年們自然的表現也離不開節目組的長期調研與仔細打磨。“我們找了全國東南西北中12所學校,力求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下找到少年表達與話題的差異性”,孔曉一介紹說,節目調研對象囊括了百年校訓傳承的公立學校、雙語教學的國際化學校,還有留守兒童居多的愛心學校,也有致力於發展學生專長的藝術學校。

取樣5000份問卷和麵聊兩千多中小學少年,又通過兩個月的樣片錄製,孔曉一團隊反覆打磨這些素材,最終於今年三月底正式啟動錄製。在大量樣本的支撐下,每期的主題得以集中、確定。

《少年說》開“家長會”,透過“勇氣臺”傾聽孩子的心聲

在孔曉一看來,《少年說》是“真人沒有秀”,從對家人關愛的渴望到對得到認可的期待,從“隔壁班的班主任”到“別人家的孩子”,從“脾氣差的哥哥”到“七年級一直到現在的競爭對手”……一個個話題皆是屬於那段歲月的獨家記憶。

《少年說》沒有複雜的環節設置,只是還原了校園演講的場景,形式的簡單要求更突出的內容力量。在熟悉的地方,面對熟悉的人,少年們大聲說出那些在自己腦中積鬱已久的困惑、苦惱以及在成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小心事,“真實且真誠”。

最近的距離,最大膽直白的方式,沒有修飾的青春容顏,《少年說》還原了最初的青春模樣。創新敘事方式,記錄生活與成長,這一次新探索值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