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体脱贫,我的家乡这么做!


天气渐暖,兰山区扶贫大棚陆续进入收获期。方城的彩椒、汪沟的黄瓜,各个大棚长势喜人,市场行情也一路看好。,方城镇农业精准扶贫产业园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运营,收入直接发到贫困户手中,托底该镇相村、张街、邵村等五个村的贫困户,使五个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产业扶贫是有效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实施扶贫攻坚战以来,坚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因人制宜,一户一策”,创新扶贫举措,调动社会力量,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除了产业扶贫,我区还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市场优势、物流优势、板材优势帮扶贫困户,深入实施党建扶贫、志愿扶贫等,全区1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五通十有”目标,全区984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部按程序脱贫,基本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目标。

扶贫工作卓有成效但不能一蹴而就。脱贫后怎么办?如何确保贫困户不返贫?这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

制定《全区扶贫工作要点》,扶贫工作持续精准发力,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着力抓好涉农资金整合、产业项目建设、资产收益分配、行业社联动、长效机制构建等工作,努力实现由帮扶重点村向“插花村”开发转变、由扶持贫困户向帮扶脱贫户转变、由实施精准“扶贫”向“防贫”转变。

在综合实施党建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和政策兜底等措施的基础上,今年,我区建立完善行业社会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在半程镇,200个金银花育苗大棚新栽植完成,长势良好,苗根系生成后,发往新疆。金融扶贫是扶贫的亮点之一。在政府扶持下,枣园、李官、白沙埠等镇龙头企业,通过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贴息贷款助力企业发展,企业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协议,通过安排贫困人口就业、设置贫困虚拟岗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2016年单此一项政府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继续将资金向贫困户倾斜,进一步加大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力度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规范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对扶贫项目,严格按照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经专家评审、项目实施公开招投标等程序推进项目实施,项目资金拨付严格执行“六步报账工作法”,规范资金拨付流程,确保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同时,科学探索扶贫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制度,依据《临沂市农村扶贫资金及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实施《兰山区农村扶贫资金及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对全区扶贫资金及资产的使用、收益分配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实现扶贫资金和资产赢利增值,增强脱贫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拓宽脱贫户的增收渠道,增加脱贫户收入。积极探索扶贫资金投入方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针对个别已经脱贫户存在的收入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我区还将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探索建立孝善养老等帮扶措施,在部分镇街、村社区及企业设立子女(职工)孝心基金,激励子女主动缴纳赡养费,实现脱贫户子女赡养制度化,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