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永遠沒脾氣才是無條件的愛嗎

某夜,準備洗澡時,手裡拿著毛巾衣物,怔怔地站在浴室門口。老公看我一副痴呆模樣,問我在想什麼。我回過神來,老老實實地說:“我在想怎樣才能無條件地去愛。”老公詫異:“就想這個想得出神了?”我點頭。

常看到網友在寫為人父母脾氣火爆的文後評論說:自己心裡也知道是這樣,但就是當時氣得不得了,發作之後心裡又捶胸頓足地後悔!嗯,這其實是我自己的真實寫照,無論是對小朋友,還是對大人,都是如此。

一直說會反省的媽媽一定是好媽媽。但凡事都有兩面,好得太過頭,就走了極端。人太會反省,就容易給自己壓力。因為常常反省,意味著自己想要做得更好。這原本是成為好媽媽的推動力,可是,我們一旦陷入追求完美的陷阱裡,便成了壓力,壓得我們常常懊惱、後悔、自我懷疑、心情沮喪等等。饒是如此,轉身一看到搗蛋魔王上躥下跳,那股火又自動現身,燒得自己眼冒金星,瞬間就得失去理智。

小記——永遠沒脾氣才是無條件的愛嗎

如此惡性循環,次數多了,像是在自己身體住了兩個不同的人格,還相互認識,一有動靜就你掐我打。一個說:“你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要溫柔,要給她愛,怎能如此火爆?”另一個說:“我是她媽可我也是個人,是人就有脾氣!難道我有火也不能發作?長期憋下去以後我會不會長癌啊?”兩人格日日如此進行拉鋸戰,時間長了,真怕自己會神經衰弱、未老先衰,或者像《蠟筆小新》裡妮妮的媽媽一樣類精神分裂。。。

如果心中沒有“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這個信念,為人父母當然容易很多 —— 時不時給孩子臉色看看,動不動就粗聲呵斥,不聽話就罵,再不行就暴打一頓,效果一定很好,說不定可以讓孩子乖得連什麼叛逆期都木有了。當然,這樣的父母,也不會知道孩子的心理受到多大的創傷,搞不好以後到了三十歲都還會在夢中哭醒;或者更強悍一些的,知道了也不過不屑地說:切,那是你脆弱,說什麼心理創傷,我們小時候誰不是這樣過來的?

而對於選擇了這條路的人來說,就相當於讓自己每天每時每刻都面臨著考驗和鍛鍊:娃鬧,我火;我得好好愛娃,可是我又不想憋死,怎麼辦?

別笑,我雖還是個沒娃的女人,可侄女曉曉總還是被我看著長大的,這事兒還真的想過不少。再說了,無條件的愛,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愛人,道理不都一樣麼?

小記——永遠沒脾氣才是無條件的愛嗎

想了許久,幾乎以為這是個無解的方程式。結果煎熬之後柳暗花明,答案卻自動浮現在心。無條件地愛一個人,當然不意味著自己不能有脾氣!人都是有情緒的啊,問題在於如何去處理情緒罷了!發脾氣,其實是情緒自己爆發出來,是自己被情緒所控制了。如果我在情緒爆發之前,能好好地將其表達出來,這個情緒,應該也不需要讓我的大腦空白一片地直接發洩出來吧。所以,這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很多書上說,要心平氣和地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這話翻譯一下,就是“不帶情緒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不是笑話麼?本來就是有情緒,還能“心平氣和”?難度太高,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哪兒做得到?即使不發脾氣,但說出來的時候,還是免不得地語帶埋怨、責怪,只不過被稍稍隱藏了一下。敏感的孩子(或者大人),還是會感覺得到,一樣受影響。

如果在情緒沒有變強大之前,我們就能覺察到、並且表達出來呢?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裡東竄西奔,我們心中不快,馬上制止,並告訴對方:你這樣的做法讓媽媽覺得不大高興。當我們的情緒從一開始就被表達而不是被積攢,我們是不是比較不會被其控制?

小記——永遠沒脾氣才是無條件的愛嗎

聖經裡說,love the sinner, hate the sin —— 套用在這裡,是不是可以說:孩子無罪,行為不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對其不良行為說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是制止,就可以了?哦有人說,孩子都還很自戀,爸媽一嚴厲點兒,就以為他們不愛自己了。那也好辦,我們在表達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的意見時,可以告訴她:我很愛你,但是。。。。

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條路永遠不會有終點。幸運的是,無條件地愛一個人,並不需要我們壓抑自己。相反,如果我們能走過這個階段,或許我們會感到越來越自由,因為我們不再被自己的情緒所綁架。

共勉之。

小記——永遠沒脾氣才是無條件的愛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