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能做X線等檢查嗎?

Mis梁


很多人對妊娠期接受X線檢查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與憂慮,也包括很多醫務人員!

只能說盡量避免,但不必視如蛇蠍!

一般明知道懷孕,醫生還建議做X線檢查的時候一般都益大於弊的,就不必過於糾結!

有人因為不知道懷孕而做X線檢查繼而選擇流產那更是沒有必要的!

所有的輻射最重要的還是輻射劑量

下面是我們臨床常用的影像檢查胎兒可能接受的照射劑量(1 rad=1000 mrad):

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在發佈的《妊娠期影像學檢查指南》中,給出的建議是:

5 rad以下的暴露與流產和胎兒畸形無關。單次診斷性的X線暴露不會損傷胎兒。

顯然上述的影像檢查輻射劑量都沒有達到,而且一般非腹部檢查,醫務人員會給孕婦腹部覆蓋鉛衣保護胎兒,所以更不用擔心、糾結!

受精後8周到15周,是主要器官結構完成分化的時期,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有研究表明:大劑量的放射確實可以影響中樞神經的發育,這個大劑量最低為20—40 rad,臨床上很難達到這個劑量,即使多次接受X線檢查!

也有研究顯示,10—20 mGy暴露的胎兒未來白血病的發病率是正常人1.5-2倍,而白血病的發病概率是1/3000,一般檢查達不到這個劑量,即使單發病概率而言也沒有必要終止妊娠。

其實超聲和磁共振檢查與已知的胎兒影響無關。

適當情況下,應考慮用其他非電離輻射檢查手段如超聲和磁共振檢查替代妊娠期間X線檢查。但是,妊娠期間禁忌使用放射性碘同位素治療。

偶爾會有人現身說法,把流產、畸形、還是各種遺傳性疾病,歸結為接受了放射檢查。這些情況都有一定的背景發病率,不能簡單的歸咎為接受X線檢查後發生這些情況!而是應該做好必要的遺傳病篩查,遵醫囑定期產檢!


天玥醫生


X線、超聲、CT、MRI及核醫學成像等各種影像學檢查業已成為了許多疾病診治的重要輔助手段。因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也有可能有意或無意的暴露於各種影像學檢查。然而,由於對各種“輻射”根深蒂固的恐懼,這種暴露常常使患者及醫務工作者們對胎兒或嬰兒的安全產生深深的擔憂。擔憂的後果可能是一些必要檢查的迴避,從而導致臨床診治的困難,抑或不必要的妊娠或哺乳的終止,從而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

為規範臨床診治以及指導妊娠期和哺乳期影像學檢查的選擇及解讀,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制定了專門的指南。為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熟悉妊娠期和哺乳期影像學檢查的選擇,現就ACOG推出的四版指南進行解讀分析。

指南背後的故事

1995年ACOG首次推出了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指南(No.158),後於2004年首次對其進行了更新(No.299)。2016年其在前兩版指南的基礎上,推出了第三版指南(No.656)。第三版指南不僅對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知識進行了更新,更首次加入了哺乳期影像學檢查的相關建議。2017年底其又在2016年指南的基礎上短期內推出了一個新的臨時更新指南(No.723)。由於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又對指南進行了更新,因此導致臨床使用時容易出現混亂。

實際上,2017年版指南僅在2016年版指南的基礎上做出了兩個主要變化。第一是對個別語言的規範,如將conception改為fertilization;將Dose equivalent改為Relative effective dose等,對實際臨床應用影響不大。第二是增加了一項加拿大評估孕早期行MRI檢查及妊娠任何時期暴露於造影劑釓的長期安全性的大型回顧性研究。

該研究表明孕早期的MRI檢查並不會增加死胎及胎兒畸形的風險,但是孕期有造影劑釓暴露時,相關風險將增加。但是該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評估造影劑釓對胎兒影響時的對照組是未行MRI檢查者,而非行MRI檢查但未使用釓者,且其觀察指標為罕見的風溼病及皮膚病等。因此基於現有的證據,指南的推薦仍為僅在使用的益處明顯大於風險時才考慮在妊娠期使用MRI造影劑釓。

拋開劑量和時間談有害都是耍流氓

X線和CT

X線檢查與CT的原理基本相同,均存在電離輻射,對胎兒存在致死及致畸性,但其對胎兒影響的大小主要與檢查時的妊娠時期輻射劑量相關。

如孕8~15周時的輻射暴露對中樞神經的影響最大。如果非常高的暴露(大於1Gy)發生在胚胎髮育的早期,其對胚胎是致命的。但是實際上,在診斷性成像中並不會使用如此高的劑量。

表1中列出了輻射所致畸形與孕周及輻射劑量的關係,表2列出了常見放射學檢查時的胎兒輻射劑量。儘管碘造影劑可以通過胎盤,但是動物研究表明其並無致畸或致突變效應。

為確保安全,指南建議造影劑僅在其可以給胎兒或孕婦帶來絕對影響治療的診斷信息時方可使用。由於碘造影劑為水溶性,乳汁中的分泌量少於1%,因此使用碘造影劑後無需停止哺乳。

B超和MRI

B超和MRI檢查儘管原理不同,但均無電離輻射,對胎兒影響很小,應成為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首選尤其現有的證據認為早孕期MRI檢查無特殊考慮需推薦,可放心使用。但需強調的是,MRI造影釓對胎兒的風險還有待進一步證實,建議僅在使用的益處明顯大於風險時才考慮使用。但釓劑增強MRI檢查後無需停止哺乳。

核醫學成像

核醫學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標記的放射性同位素所產生的示蹤作用。妊娠期核醫學成像檢查胎兒的暴露情況取決於放射性同位素的物理及生化特徵。所有的證據都支持妊娠期低於5mGy的99Tcm檢查是安全的。但無論是基於診斷還是治療目的,放射性碘(131I)均不應在妊娠期使用。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可以以不同的濃度及時期被分泌至乳汁中,且同一化合物在乳汁中的分泌量也因人而異。因此當其在哺乳期女性中使用時,建議應與母乳餵養和核醫學專家共同商討。

總結

綜上所述,2017年版ACOG妊娠期及哺乳期影像學檢查安全性指南給出的最終建議與2016年版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四點:

因為超聲和MRI檢查無電離輻射等風險,因此是可供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選擇的成像技術;但也需慎重使用,僅在用於解答相關臨床問題或給患者帶來醫療效益時才推薦使用。

除個別情況外,X線檢查、CT掃描或核醫學成像檢查所致輻射的暴露劑量遠低於胎兒的損害劑量。如果這些檢查是超聲或MRI的必要補充或更易於疾病的診斷,那麼它們就不應該被拒絕用於妊娠期女性。

應限制MRI造影劑釓在妊娠期的使用。只有在其可以明顯的改善診斷及胎兒或孕婦的結局時方可使用。

使用釓劑後無需中斷哺乳。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接受放射線檢查後100天不可以備孕。

孕前不要接觸X線檢查,減少此類射線對人體生殖細胞的直接傷害。

X線檢查已是一種常見的影像檢查方式。屬於X線檢查的有X光片、CT、DSA、特檢、陀螺刀等。

X線輻射有可能對人體細胞產生一定的損傷,對生殖細胞的損傷則會影響受照個體的後代而產生遺傳效應。

但人體各部位對射線輻射敏感性不同,輻射敏感性越高越容易受損傷。

生殖細胞(精原細胞、卵細胞)屬於高度敏感組織,輻射損傷程度較其餘細胞會更大。

生殖細胞擔負著人類遺傳任務,在生殖細胞內與遺傳有密切關係的重要物質是染色體和基因。

若生殖細胞染色體或基因發生變化時,這樣的變化可能傳給後代。

輻射可以使細胞染色體發生斷裂、畸變,可以使染色體上某些基因脫失,增加或移位,從而導致突變,使後代發生畸形、遺傳性疾病或使後代不適於生存而死亡。

女性的卵細胞從形成到完全成熟再排出,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一般來說,每個女性每個月可以排出卵子,卵子可以存活48小時。

但是卵細胞的形成卻花費更多的時間。

男性的精子從精原細胞開始發育,到完全成熟的可以遊動的精子,那麼至少是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的。

同時給人體一定的時間恢復自身可能出現的自由基失衡,最少三個月後再考慮懷孕是比較好的,別太早了,要對自己和寶寶負責。

同時,專家也提醒:如果打算懷孕,提前調理下身體,做好孕前檢查,提前吃三個月的葉酸。

建議日常飲食注意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食用,同時日常建議堅持食用40克左右的油脂類堅果,並堅持每天400毫升左右的酸奶飲用。


湖南醫聊


神黃中醫智庫專家團隊為您排憂解惑(歡迎關注)

1.B超沒有輻射,是孕期檢查首選。

2.MRI沒有輻射,孕期可以MRI平掃。但高劑量及重複劑量的釓劑具有致畸性,孕婦增強 MRI需要進行評估,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才使用。

3.單次X線檢查是安全的,沒必要為了拍片子去做流產。但知道懷孕後,能不拍儘量不拍片子!

4.CT或PET-CT能不做盡量不要做,畢竟輻射量較大,而且涉及到造影劑。但是如果病情嚴重、迫切需要,也不是不行,畢竟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這需要充分權衡利弊慎重使用。

5.若射線劑量超過100mGy,建議終止妊娠。


神黃中醫智庫


備孕男女,已懷孕的準媽媽,或者哺乳期,如果可疑發生骨折或肺炎等疾患必不可少要吃線拍片,是否可放心拍片,對胎兒影響多大?這孩子還能要嗎?這恐怕不止是骨科醫生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受精後8周的人胚稱為胚胎,是主要器官結構完成分化的時期,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這時候儘量避免拍片,因為易感期會增加致畸概率;然而,即使拍片也不一定有致畸形的嚴重後果。如果一定要照,最好利用鉛服等在保護盆腔的情況下照X線。懷孕前3個月照了X線,下個月備孕懷上了則基本沒啥大問題。懷孕3到6月則是相對穩定,母胎一致對外,不易出事,可以拍片。懷孕最後3個月保護盆腔情況下也可以拍。

另外,男性在照過X光胸透,三天後可以要孩子。

哺乳期也是可以照X線的,這取決於輻射是否會在乳房和乳汁中蓄積,造影劑是否會被寶寶身體吸收,危害身體健康。 哺乳期安全的檢查有:B超、X光、CT/MRI平掃、PET、紅外線檢查。麻麻做完檢查後可立即餵奶。但做CT/MRI增強時,需要打造影劑,比如硫酸鋇、丁酰碘番酸、含碘劑等,它們能進入乳汁,但寶寶口服後基本不可吸收。只有像錳氟地吡三鈉這類可被小孩子吸入體內,所以可等檢查後4小時以上再哺乳。,因為它會使母乳中錳含量迅速升高,並被寶寶吸收入體內。一般建議做完檢查後至少4個小時再哺乳。最好檢查前詢問影像學醫師造影劑是什麼,醫師會告訴你或通過自己查尋該造影劑半衰期及吸收度,在5個半衰期後再哺乳。

還有一種檢查或治療是具有放射性同位素,這個會出現在乳汁裡並蓄積,會影響到寶寶。具體再說。

最後想說一點,任何時候照X線或者CT可以讓醫生給你一套鉛服或者其他有效武裝對性腺部位以及甲狀腺等腺體進行保護,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骨科李建龍


我們科室的病人在懷孕期多次使用B超,是安全的,MRI本身對胎兒是安全的,但使用的造影釓是否安全有待考證。我的寶寶出生後在北美最大的兒童醫院呆了幾天,要用MRI做頭顱檢查,兒科醫生告訴我MRI對嬰兒是安全的,我當時也非常擔心他們會給他使用藥物,所以醫生看出了我的擔心,在寶寶安靜入睡情況下給他做了MRI,沒有使用任何藥物。但是建議孕期不使用X-Ray和C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