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長三角 建設大運城

5月13日至18日,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率領運城市黨政考察團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和上海市等長三角的核心區,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兩山理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現代化城市管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好經驗、好做法進行學習考察。

6天時間,5個市、4個縣區、4個開發區,29個調研點,30餘次活動。考察團一行日夜兼程、馬不停蹄,行程近2000公里,看規劃,學管理;入園區,找差距;進企業,取真經;籤項目,謀合作……通過實地學習考察和親身感受,考察團收穫滿滿,對運城市委提出的“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的重大決策部署、發展思路和舉措有了全新的認識。

解放思想

在上海自貿區,考察團看到,4年多來,負面清單不斷修訂,管理措施一減再減,申請資料由原來的“厚厚一疊”變成“薄薄一張”,一張“投資者備案申請表和承諾書”交到辦事大廳後,在各個窗口內部流轉、協同受理,已經實現了一般行政審批事項一天內辦結,需要核實的事項兩天內辦結,所有的審批文件都在窗口內部流轉。

辦事流程的簡化,形成一個巨大的引力漩渦。截至今年2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52694家,是20年前同一區域企業數的1.5倍,其中外資企業佔比由最初的5%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自貿區以上海1/50的面積創造了該市1/4的GDP、4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

自貿區的發展令考察團成員感嘆不已。在座談交流中,劉志宏說:“這裡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超前,開放、變革、創新的意識已深深植根於自貿區人的血脈。”

與上海自貿區相比,上海市松江區的思想解放程度毫不遜色。

近年來,松江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上海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的科創中心”的指示和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體制和機制,全力推進G60科創走廊創建,用科創驅動“松江製造”邁向“松江創造”。

短短几年時間,G60科創走廊吸引海爾智谷項目、清華啟迪二期項目、修正醫藥項目等一批百億級項目爭相落戶。G60科創走廊已然成為“上海製造”的代表品牌、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成為一條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高質量發展黃金大走廊。

高質量發展

這次考察團赴長三角考察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對標先進地區高質量發展經驗,找到運城的差距,明確下功夫的著力點,進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從杭州的智慧E谷到蘇州工業園區的先進製造業,從吳江工業園的智能製造到上海松江區的科創走廊……考察團成員看到,長三角的工業園區雖發展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在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大批信息化、智能製造產業,用大量“輕巧靈”的產業替代了“厚重黑”的產業,經濟進入了“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的跑道。

透過現象看本質,考察團成員經過一番探究後發現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這些園區和企業對創新的關注、對人才的重視,把黨建引領發展緊緊抓在手上:

蘇州亨通集團一家企業每年研發投入接近10億元,擁有專利3000多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39項,在國內外重大工程項目中創造多項“世界之最”。

蘇州博眾精工擁有專利2200多項,2017年研發費用就達到2億元,佔比達到12%;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研發團隊近500人,碩士博士佔到了公司員工的三分之一,40多位核心成員都在國外一流生物製藥行業工作20年以上。

蘇州工業園區強調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集群中、產業鏈條上;亨通集團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鮮明提出“黨建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實了就是競爭力,做強了就是影響力”的口號。

……

考察學習中,劉志宏指出,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把“轉型綜改、創新驅動”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美麗鄉村中國樣板

一樣為傳統農業地區,湖州美麗鄉村建設有什麼值得運城學習的地方?考察團成員實地考察湖州市安吉縣、德清縣的農村後,心中有了答案。

5月14日,考察團來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浙江湖州市安吉縣。步入群山環繞的天荒坪鎮餘村,入眼處處皆美景。昔日粉塵蔽日的採礦場景已成為歷史,漫山翠竹將小村塗抹成一片舒展開來的綠葉,澄澈的餘村溪穿村而過,成為“葉脈”上最為動人的風景。

“鄉村原來可以這麼美!”考察團成員不約而同發出這樣的驚歎。

“美麗鄉村全覆蓋,資金怎麼辦?”“村集體收入從哪兒來?”“垃圾汙水如何處理?”大家紛紛提問,急切地詢問美麗鄉村建設秘訣,探其“真經”。

“兩山理論”不但在安吉縣開花結果,在德清縣也取得驕人成就。在莫干山鎮燎原村,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當地的民國文化和江南水鄉農耕文化,保護傳承村落人文色彩與鄉土古韻味並存的傳統風貌和歷史記憶,經過多年建設,已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海派風情文化名村。一處處經過精心設計和裝點的文化展示點、創意店讓考察團一行大開眼界。

運城山好水好氣候好,是山西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在美麗鄉村建設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美麗鄉村建設運城一定會引領全省精彩的“美”。每位考察團成員都在心中暗下決心。

城市管理取經杭州

現代城市應該怎樣建設,如何管理?此次考察學習的首站選擇杭州市,就是奔著考察學習現代化城市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而來。

5月13日,考察團參觀了杭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站在杭州市巨型城市沙盤前,看著杭州城市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規劃,劉志宏說,杭州市的城市規劃理念超前、佈局合理,要學習借鑑杭州規劃展覽館建築風格、綜合佈局、分體布展等,加快運城市城市規劃展覽館設計、建設、布展等工作,使之成為展示城市歷史和發展成就的新地標。

參觀城市規劃展覽館之前,劉志宏與杭州市市長徐立毅交流座談。徐立毅講了杭州在現代城市管理上的5條經驗:第一,制定好的規劃,這是城市建設管理的基礎;第二,在城市管理上制定嚴格的標準,從細節入手,不僅有硬件標準還有軟件標準;第三,建立了明確的責任機制,嚴格追責問責;第四,注重市民素質提升,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第五,健全完善政府管理體系,確保運行規範順暢。

杭州市的現代城市管理經驗,與運城市委提出的“規劃至上、生態宜居、精緻建設、特色鮮明、片區開發、管理上檔”六大理念高度契合。在考察團成員看來,現代城市未來的前景,在長三角地區可以找到現成的答案。

靜候“鳳還巢”

5月17日,上海閔行區虹許路天禧嘉福璞緹客酒店12層的會議室內,氣氛與室外溫度一樣,異常熱烈。運城市委在此舉行“鳳還巢”計劃長三角區域座談會暨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與長三角運城籍在外優秀人士見面座談,聽取大家對家鄉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廣大在外務工創業人員遠離故土、辛苦打拼,包含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奮鬥精神,更有樹高不忘根、功成不忘本,與家鄉人民攜手並肩、共同奮鬥的境界情懷。”劉志宏的講話,贏得在場河東遊子陣陣掌聲。

座談會上,長三角地區運城籍在外人員代表以飽含深情的話語表達了同心共譜“興鄉曲”的迫切心願。這個“鄉”是家鄉,是故鄉。赤子心、桑梓情,溢於言表,動人心絃。

此前一天,劉志宏率領運城市黨政考察團專程到崑山運城塑業有限公司和上海運城製版有限公司考察,並現場辦公,協調解決企業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用實際行動向在外的運城人士傳達家鄉人已經“栽好梧桐樹”、靜候“鳳還巢”的訊息。

兩個多小時的座談務實、高效,隨後舉行的簽約儀式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總投資45億元的稷山縣焦爐氣綜合利用100萬噸甲醇聯產40萬噸乙醇項目,總投資8億元的大潤發超市MALL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中科三陽物聯網科技綜合體項目,總投資44億元的紅星美凱龍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年產80萬噸氧化鋁生產線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高性能工程塑料項目……10個項目,總投資149.9億元,必將奏響運城打造新經濟增長極的雄渾樂章。

長三角的學習考察並沒有結束。5月下旬,運城緊鑼密鼓地召開長三角高質量學習考察報告會,市委書記劉志宏作了詳盡的發展報告,全市隨即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思想再解放大討論、改革再出發大實踐、開放再擴大大學習”活動。活動開展近一個月來,全市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為契機,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河津市、永濟市、鹽湖區等縣市區主動走出去談項目,掀起了新一輪競相發展的高潮。

(□ 範武 王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