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已完成焦化特排限值改造17家 鋼鐵無組織排放改造10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运城:已完成焦化特排限值改造17家 钢铁无组织排放改造10家

北極星大氣網訊:11月15日,運城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運城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紅澤就全市開展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進行了信息發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強對專項行動情況進行了解讀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今年以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基本情況

運城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19年以來,先後召開了8次市委常委會和11次政府常務會,對汙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32次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118次對環保工作進行了批示,11月10日,運城市專門召開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動員會,會議由常務副市長陳杰主持會議,朱鵬市長做了重要講話,副市長郭尚禮、衛再學、崔元斌、董旭光分別就分管領域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分分別作了安排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下,市生態環保工作也取得顯著的成績。在今年4-10月份,運城市大氣質量持續改善,特別是4-9月份,運城市排名一直處在全省前列,綜合指數降幅全省第二,其中6、7連續兩個月份排全省第一。截至11月12日,運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650,全省排名第7;其中,PM2.5累計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0,SO2累計濃度為14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 NO2累計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

截止目前,共取締整治“散亂汙”企業13479家,完成焦化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17家,鋼鐵行業無組織排放改造10家,淘汰工業爐窯23臺,升級改造859臺,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或低氮改造鍋爐105臺,完成VOCS汙染治理企業456家,淘汰燃煤鍋爐274臺。

二、當前面臨的形勢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看到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嚴峻形勢。2019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的關鍵一年,而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又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說,今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成績決定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目標能否完成。

而自10月1日進入秋冬防以來,空氣質量持續下滑,10月1日至今,綜合指數5.14,同比上升4.9%,PM2.5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0.95%,可以說開局不利,形勢非常嚴峻;同時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秋冬季,北方風速小,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少,大氣擴散條件不好,運城正遭遇藍天保衛戰以來最為不利的氣象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全市上下銳意進取、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奮力衝刺,堅決打好這場藍天保衛戰。

三、秋冬防主要工作任務

根據《汾渭平原 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今年運城市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工作目標主要有兩個: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 3%。為完成工作目標,重點要從以下五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繼續堅決整治“散亂汙”企業,發現一起整治一起,分類實施關停取締、搬遷和原地提升改造,實現“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推動完成山焦鹽化等重汙染企業的搬遷。推進三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限值改造。

二是推進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擴大禁煤區範圍,將已經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區域及時劃定為禁煤區;要求河津、臨猗、稷山、新絳、聞喜、夏縣等縣(市)劃定禁煤區。同時強化部門聯動,嚴厲打擊劣質煤流通、銷售和使用。對抽檢發現經營不合格散煤行為的,依法處罰。嚴控散煤銷售。

三是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統籌“油路車”治理,聯合交警、交通等部門,部署7個多部門全天候綜合檢測站,覆蓋主要物流通道和城市入口,嚴查冒黑煙車輛。強化油品質量監管,開展黑加油站點專項行動。落實山西省運輸結構調整方案任務,比2017年增長700萬噸鐵路貨運量。

四是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強化揚塵汙染治理,要求規模以上建築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並與當地行業主管部門聯網,現場在線監控PM10小時均值達到250μg/m3時,施工單位應立即停止揚塵作業。加強礦山整治,對汙染治理不規範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不達標一律不得恢復生產。

五是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根據預測預報結果及時發佈重汙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並啟動相應級別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同時,督促各級各部門以及工業企業嚴格落實應急減排措施。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