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民政府的潜艇如果到了,淞沪会战日本就没那么嚣张了

二战国民政府的潜艇如果到了,淞沪会战日本就没那么嚣张了

德国II型潜艇

二战爆发前,国民党政府曾与纳粹德国达成一项军火买卖,国民政府将巨款打入德国国家汇兑银行账户,订造2艘德国II型潜艇,最后交易因中日战争爆发而中止。 1937年5月,国民政府派陈绍宽等10多名海军官员前往德国,谈判从德国订造潜艇的事宜。6月9日,陈绍宽一行秘密抵达德国首都柏林,与德国工业品贸易公司(Hapro,中国习惯称“合步楼公司”)达成协议。根据原计划,中国经合步楼公司向德国吕贝克的弗兰德-沃尔夫造船厂订造排水量500吨级的远洋潜艇1艘、250吨级的近海潜艇4艘,以及潜艇母舰1艘。但由于最后到账的款项不足,真正开工的仅有2艘250吨级的近海潜艇,计划于1940年4月及5月完工。

二战国民政府的潜艇如果到了,淞沪会战日本就没那么嚣张了

这两艘中国订造的潜艇在德国的编号为U120和U121,属于IIB型,IIB型潜艇的适航性和机动性都不错,属于当时较为出色的设计,德国海军自行装备的一艘IIB型潜艇曾在二战中击毁多达20余艘的盟军舰船,战力足见一斑。这两艘潜艇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而言,可谓杀手锏,如果能够秘密运抵中国投入战斗,其战果很让人期待。

不料风云突变,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早与德国形成战略同盟,尚未交货的中国潜艇已无回国参战可能。1937年8月21日,中国与苏联签定《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让德国政府大为震惊。接下来,亲日的里宾特洛甫出任纳粹外交部长,1938年5月,德国宣布中止一切战争物资输往中国,包括先前中国向德国订购的潜艇与鱼雷艇等多项海军装备。

二战国民政府的潜艇如果到了,淞沪会战日本就没那么嚣张了

淞沪会战日本舰船搭载的增援部队

如果国民政府得到了这两艘潜艇,也许淞沪会战,可能会改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