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与胆囊炎问题的深度解析-营养师原创文章!

引导语:肝脏生成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里。当有含脂肪的食物离开胃时,便会发出信号,刺激胆囊壁收缩,使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同时刺激肝脏,生产更多的胆汁。

胆结石与胆囊炎问题的深度解析-营养师原创文章!

胆汁的成份主要是:水、卵磷脂(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矿物质、胆汁酸与胆色素。卵磷脂的作用,是将脂肪分解成微粒,方便被消化酶包裹,吸化与吸收。胆汁酸负责消化脂肪与脂溶性维生素。

如果胆汁缺乏:

如果摄取的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胆汁缺乏,引起脂肪消化不完全,这些不完全消化的脂肪,很快就会与钙及铁等矿物质结合,形成无法溶解的皂化物。粪便硬块,导致便秘!

钙、铁等矿物质不能正常被吸引,导致贫血,骨质疏松。胆汁酸不足,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食物未被完全消化,使肠道内滋生大量细菌,产生组织胺与大量废气,发生口臭与大便恶臭。

胆结石:

大多数的胆结石,都是因为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高造成的。当缺乏维生素A时,胆囊的粘膜细胞会坏死脱落,死亡细胞会粘住胆固醇(这一点,与肾结石情况相似)而形成结石。

实验表明,当维生素E充足时,即使是高胆固醇饮食,也不会得胆结石。维生素E对已有结石,也有化解作用。

结石与脂肪的摄入关系不大,即使摄入饱和脂肪,但如果同时摄入了含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B的食物,也不会得结石;相反,如果饮食中没有脂肪,胆汁得不到释放,会越来越浓,更容易形成结石。不吃早餐,或早餐中缺乏脂肪,积存了一夜的胆汁得不到释放,往往是得胆结石的主要原因;

由于卵磷脂会将胆固醇分解成微粒,并保持流动,故胆汁中如含有高量的卵磷脂,对预防胆结石有很大帮助。

胆结石与胆囊炎问题的深度解析-营养师原创文章!

胆囊炎:

细菌、病素、药物或化学伤害,是形成胆囊炎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皮质醇不足时。因此,减少压力,保障肾上腺功能正常动转,就可以避免。详情请看文章:过敏体质、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黄疸病:

红细胞破裂,色素排在胆汁中,积累在血液和组织中,使皮肤和白眼球变黄,形成黄疸病。防止细胞破裂最有效的营养素,是维生素E。

胆管肿大,痉挛或结石阻塞了胆管,胆汁不能排出,也是黄疸的原因之一;若胆管堵塞,胆汁酸无法排出,回流至血液,破坏细胞膜的必需脂肪酸,易形成贫血。此时需要强化营养(维生素E,蛋白质,及其他维生素与矿物质),否则肝脏容易受损,导致肝硬化。有时胆汁会被迫流进胰腺,导致胰腺炎。

胆结石与胆囊炎问题的深度解析-营养师原创文章!

化解胆结石的营养方案:

大的结石不会进入胆管,而小的则可以直接通过胆管,进入小肠。不大不小的,才是最麻烦的。一旦有了结石,手术取出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医生没有立即动手术,不妨试着去化解结石。

1,维生素B+不饱和脂肪的饮食,刺激胆汁排放。

2,维生素E,实验证明,对胆结石中的胆固醇有化解作用。

3,维生素A,保护粘膜组织,减少胆固醇聚集的机率。

4,合成卵磷脂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蛋白,维生素与矿物质。

因每个人的体质与结石情况不同,请在专业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下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