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美的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诗歌可以说是古代所有文体中传播最广的,创作诗歌的群体也极为广泛。古代但凡通写笔墨的百姓都能吟出一两句诗来,更别说才学颇佳、精通声律者了。而在古代诗歌创作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边是僧人。

古代诗名颇著的僧人着实不少,唐代的王梵志、寒山、皎然、无可、齐己,宋代的参寥、志南,明代的苍雪、近代的李叔同、苏曼殊等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诗僧。甚至中唐诗人贾岛都曾作过僧人!

一个绝美的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

僧人作诗在古代诗歌史上颇为特殊,只因僧人毕竟主修的是佛法禅学,故而所作之诗大多含世间哲理,感情表达上多显枯寂,境界风格颇为寒俭!后世诗坛评价此类僧人诗曰:“酸馅气”!也就是没有士大夫的审美境界,却偏效仿士大夫的超然自得!

纵观历代僧诗,确实如此,虽然僧人诗自成一格,但其寒俭之风也颇受士大夫文人诟病。当然僧人诗中也并非没有例外之作,譬如南宋一位僧人所作的这首《绝句》,清新自然、意蕴丰富,更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绝句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个绝美的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

志南和尚生平已然难考,其所传世的诗作也仅此一首,但仅凭此一首诗便足以名垂千古!尤其是其中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意境之美,情趣之妙,令人拍案称绝,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这首绝句大意十分简单,所写的是诗人春季微风细雨下出游之事。前两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为叙事,古木阴凉、系上小舟、上岸过桥、杖藜徐步,在这春色之中惬意赏景,何其悠然!

一个绝美的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

而后二句则写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细雨、杨柳、微风几种春景道来,以“欲湿”、“不寒”来赋予他们特殊的属性:春雨之濛濛细细、春风之丝丝暖意。雨为“杏花雨”,将细雨滋润、杏花灿烂同时表现而出;而风为“杨柳风”,仿佛画出了杨柳枝条轻扬的画面!整个场景春色缤纷宜人,惬意悠然,这是何等优美的意境,仿佛整个春天就是禅意一般!

志南的这首《绝句》可以说是僧人诗中的少有之作,不说理、不说禅,纯以写景便将二月春景描绘地如在画中,而其景中自然而然地深含禅意,可谓绝妙!而这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也可谓是写春景的绝佳之句,凭此一句,便足以让志南名垂千古诗坛!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