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強大的日本,爲什麼卻做不好手機?

手機用戶60021731326

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判斷失誤,沒有認清手機行業發展大趨勢。二是專注於技術,營銷策略欠缺。


就第一個方面來說,不少經常看日劇的人可能會發現,日本人一直到近一兩年,都一直在使用小小的翻蓋手機。在世界被蘋果大屏幕席捲的煮個年頭裡,日本就好像它的島國根性一樣,隔離於世界,呈現出一種不管世界風雲變化,我自獨好的氣質。



其實翻蓋不翻蓋,並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每個地方設計各有喜好。然而日本輸就輸在,只注重於局部(手機零配件方面)精益求精,而忽略了整個手機軟硬件的系統化升級再造。


比如蘋果,除了它的高清大屏幕外,人們更驚歎與享受於它的智能滑動、點擊,流暢應用以及蘋果系統應用。這不僅僅是依靠把手機殼做得越來越防摔,屏幕做得越來越清晰單點突破實現的,而是IOS一個系統。


與之相比,雖然日本的手機產業可以做出索尼那樣的高清相機,可以做出一定水準的芯片,但這些都沒有形成合力。就算在索尼內部,也沒有因為有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相機高水準部門,就產生突破性的應用。換句話說,相機只是索尼電視、遊戲等諸多業務板塊中的一個部門,日企的文化往往很被動,就是沒有人想到合縱連橫,一起聯合做出一部手機來。


所以,在過去很多年裡,日本人用著小屏幕的翻蓋手機,裡面的各種資費、應用其實也很方便,但注意,那只是符合日本人的使用習慣。他們沒有把日本人的使用習慣推廣成世界各國人民都愛用,都驚歎的使用習慣,這樣就決定了日本手機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內越來越狹小的市場的。


第二個是日本的營銷力。其實,在中國人看來,日本人應該算挺會營銷的,不然他們也不會把日本產品賣到全世界。


然而,這只是看到了表面。日本人遵循的經營規則是死心塌地做好產品,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做好產品,就會出現消費者伯樂,就會願意有人自動上門成為擁躉。


你看,中國人赴日爆買,其實很多靠的並不是日本產品商家的大量宣傳,而是更多靠的口碑效應。在爆買發酵很長一段時間後,日本商家才開始逐漸在國內購買大V資源,希望能介紹產品。


某種程度上,日本人的營銷和中國人營銷比起來,缺乏狼性,這是缺點。好處是不怎麼會忽悠,比較實在。不過這個戰略要成功,總是要耗費時間,日本人等得起,一般消費者可能更容易一下子被花花綠綠的大聲公吸引,等到輪到日本人時,日本人可能已經付出了好幾年沒啥盈利的代價。


中國的手機行業近幾年獨步於全球,但中國最強大的在於組裝與市場的強大,屬於典型的市場強者型企業,而不算技術強者(華為等除外),這也給日本人上了一課。原來市場強大,也能夠催生一個龐大的企業,讓自己為這個市場去打工。


當然了,中興事件也給中國人上了一課。不掌握核心技術,再強大的市場,可能也只是空中樓閣。


北京不冷東京熱

日系手機一直髮展不起來確實令人感到費解,明明手握眾多的“黑科技”,國內也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但為什麼就發展不起來呢?在中國市場,日系手機唯一剩下的“獨苗”就只有索尼了,而且還被蘋果、三星壓著打,基本上沒有什麼銷量,全靠粉絲的信仰支撐。

那麼為什麼日系手機發展不起來呢?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很好的運用那些“黑科技”。以索尼為例,智能手機只是索尼集團下的一個很小的部門,除此之外還有遊戲、相機、彩電等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獨立,相互之間似乎並沒有實現技術共享。我們都知道索尼的相機做得非常好,全世界大部分手機所用的攝像頭和傳感器也都是索尼製造的。但是索尼手機並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一優勢,搭載相同攝像頭的索尼手機和蘋果、三星相比,拍照效果總是要更差一些。

同樣的,智能手機早就實現觸屏了,Xperia xz \npremium甚至使用了4K級別的液晶屏。但是索尼的高端相機一直不支持觸控功能。明明是自己的東西,結果別人玩的更溜。

另外,索尼手機的一些“黑科技”往往並沒有用在用戶需要“痛點”上,簡而言之就是“點錯了科技樹”。比如說此前提到的4K分辨率液晶屏,其實目前的1080P屏幕已經很清晰了,肉眼甚至分辨不出1080P和2K分辨率之間的區別。索尼手機貿然使用4K的超清屏幕,並沒有明顯的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反而帶來了續航方面的問題。導致索尼不得不限制只有在看超清圖片、視頻和拍攝4K視頻的時候才會使用4K分辨率,其餘時間依然是1080P。這就讓這塊充滿“黑科技”的4K屏幕顯得有些雞肋了。

這些“黑科技”雖然不實用,但也佔用了大量的研發資金和生產成本,導致索尼手機的價格一直很高,又沒有三星、蘋果那樣軟硬件方面的亮點,願意買的人自然就很少。

所以說日系手機的沒落是和日本手機廠商複雜的企業文化,以及保守的設計理念有很大關聯。在技術環境日新月異的智能手機市場,日系手機無法跟上其它廠商的快節奏,於是就慢慢落在了後面。


貓眼看數碼

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確實,日本的手機品牌,比如松下、夏普都在智能機時代折戟沉沙,只有索尼還在苦苦支撐,但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被蘋果、三星和中國廠商進一步壓榨市場空間。


1. 日本人善於把細節做到極致,卻不擅長整合

與日本手機廠商節節敗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在手機配件生產上的領先對位。

手機攝像頭的 CMOS,是攝像頭中最重要的部件。在這一領域,日本索尼一家獨大,幾乎所有高端機型的攝像頭 CMOS 都來自索尼。

索尼生產的手機攝像頭 CMOS 獨步天下▼


CMOS 的研發和生產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在單反和微單領域,佳能、尼康和索尼這幾大霸主都是日本廠商,可見日本廠商在技術上追求極致。

除了攝像頭 CMOS,日本在液晶屏的生產製造商也很有競爭力。基本上所有高端手機的液晶屏都來自這三家手機廠商:三星、LG 和 JDI。其中三星和 LG 是韓國廠商,而 JDI 是由東芝、索尼和日立這三家日本廠商整合而來,由其生產的液晶屏精細度高,色彩飽和度高,很受 iPhone 這樣的高端手機青睞。

但在 OLED 時代,日本如今已被韓國全面超過。日本在 OLED 的研究上早於韓國,卻在商業化上落後於韓國,iPhone X 上使用的 OLED 屏全部來自三星。

反觀中國手機廠商:小米、華為、OPPO 和 vivo ,雖然無法生產 CMOS 和屏幕等重要原件,卻通過整合優化,在銷量上把日本手機廠商遠遠甩在身後。


二、中國市場的人口優勢

因為生產模具和研發費用是固定的,所以廠商所在的市場越大,潛在消費者越多,均攤到每部手機上的固定支持就越少,廠商就能把更多費用放在研發上。

iPhone 的市場腹地是所有全世界,中國廠商的市場腹地也很廣闊,而日本廠商的本土腹地消費力有限,走出國門的影響力又小,所以廠商越來越走下坡路,也就不足為奇。


陸家嘴文青

日本的確沒有造出品牌知名的手機,但日本在全球手機產業鏈絕對是舉足輕重的,比如jdi東芝夏普,索尼等等,日本國內手機市場不佳,國外品牌強勢入侵造成了日本手機行業的萎靡不振。



一、掌控日本手機命脈的不是手機廠商,而是三大運營商

日本有一個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叫軟銀(Softbank),軟銀投資了中國諸多互聯網公司,比如阿里巴巴,比如滴滴。而軟銀第一桶金是怎麼來的呢?就是運營商。

運營商的話語權對比中國移動就知道了,而日本本國的運營商對手機行業的控制令人髮指。日本有三大運營商(NTT DOCOMO、KDDI、SOFTBANK),日本運營商厲害在於,不單獨出售手機卡,買手機號就必須買預存話費保證在網一定時常,相當於國內的預存話費送手機,而是是唯一方式。那送手機必然就是運營商推薦的手機了,所以運營商可以無限壓榨手機廠商,而運營商也沒有動力推動手機廠商生產更好的手機。手機的功能也是根據運營商的要求來設計,而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



二、日本國內市場畸形導致手機行業發展不暢

對於非英語母語的國家,手機市場一定是先滿足國內市場然後再國際市場,日本是一個畸形國家,本來只有1.27億人口,而老年人又佔據了30%。

日本國內物資稀少,很多物資都需要進口導致原材料價格比歐美還貴,另一方面日本的自然災害頻道導致國民的不安全感較強,所以在運營商補貼iPhone 之前,日本國內手機都以三防手機為主,所以就導致日本手機產業仍然停留在功能機時代,這就要命了,諾基亞如日中天到死亡也就用了幾年,何況日本仍然不思進取呢?

三、手機毛利低,日本技術優勢轉移到手機產業鏈和其他高科技行業

手機在日本內部是利潤極地的行業,所以國內自然沒有動力來做手機。但將技術重心轉移到了手機產業鏈。比如索尼的攝像頭傳感器卻包攬了全球旗艦機的絕大部分訂單,比如軟銀收購了ARM,收購了ARM之後,醫療器械、電子數碼、手機PC、智能汽車、智能穿戴等行業均可以做技術延展使用。


毛琳Michael

1、日本並非做不好手機,日本手機做的很好,屬於日本特製,難免水土不服。

本地化功能超級強大

技術強大的日本在2009年就通過與運營商合作,將手機制造得功能十分齊全,能看電視、下載音樂、GPS定位、地震預警、商場購物、車站買票幾乎無所不能,但這些都只能在日本實現,如果我們購買,拿到中國使用,手機上所有強大的功能都沒有與之適配的服務。


2、日本手機部分零件做的精益求精,而手機的核心繫統和軟件一言難盡。

外觀漂亮、鏡頭高清

在日本,女性是手機主流消費群體,於是日本生產商將手機制作得十分漂亮,加上防水功能,滿足日本人喜歡泡澡時玩手機的需求。同時,日本人也發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手機鏡頭研製得十分完美,各種防抖黑科技疊加運用,在追求上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現在市面上的許多手機,都是用日產手機鏡頭。

但鏡頭做的再高清,也不是手機的核心元素,比起鏡頭,用戶顯然更在意手機的系統和軟件等使用感受。就像我身邊的朋友,願意為小米6降低對鏡頭像素的追求。


3、日本企業擅長打磨元素,不擅長整合普適產品,在Iphone引領的智能機浪潮中完全掉隊。

成為穩定的零件供應商更適合日本的企業文化


智能機浪潮來襲,諾基亞首當其衝,蘋果自有APP STORE,安卓們也有自己的陣營,而日本企業依然保持節奏,自己跟自己玩耍,研究更漂亮的外殼,更高清的攝像頭,給國產機供貨的芯片也還不錯,能做自己擅長的,又有賺頭,既然已經掉隊,反正也追不上了,又何必勉強自己去研發整合大眾手機呢?


4、日本人討厭營銷,講究口耳相傳,不敵國產智能機。

非常務實地出售旗下手機業務

國內小米手機的崛起靠飢餓營銷,雖然廣為詬病,但卻非常有效,後來者老羅完全學到了精髓,推出了錘子手機,藍綠兩廠一直靠明星和綜藝帶流量,連一向低調的華為手機都請出了吳亦凡代言,接棒小米“為美髮燒”的美圖手機也疑似快速簽下昨日新出爐的9位偶像練習生為其代言站臺。這種情況下,天生低調的日本手機在國內早就沒有了生存空間,早早主動退場。


5、日本本國手機市場都被蘋果佔領。

但剩下的一半日本人民還是比較支持國貨

而回到本國的日本手機廠商,似乎也沒有逃過外敵的強勁入侵,據2018最新數據顯示,日本國內近一半人口使用蘋果手機。日本僅存的四個手機品牌,銷量第一的索尼,預計也只有1400萬部,進不了世界前十。

銷量第二的夏普已經將手機業務出售給鴻海,銷量第三的富士通也即將出售手機業務即將出售退出手機市場,銷量第四位的京瓷雖然還在苦苦支撐,但本土銷量僅兩三百萬早已無力迴天。


吳懟懟

這個問題也可以換個角度來提問,為何製造技術如此強大的臺灣,還是做不好手機?富士康擁有全球最為強悍的代工生產能力,何時可曾聽過富士康手機風靡全球?

同樣的道理,基礎技術強悍並不代表能做好消費級產品,韓國的LG等也是同理,LG屏顯技術在業內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也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產品上,只是自家手機做的不夠好而已。這個問題留給韓國技術會更好,因為韓國廠商的在手機領域的技術優勢更為明顯。

日本的技術優勢其實還是主要體現在數碼產品和家電產品,比如單反、電視這些,反而在手機領域倒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如果芯片技術主要在美國,屏幕屏顯技術主要還是在韓國,代工則是在中國。。。

強如索尼,也沒有能夠將手機業務發展起來,至少在中國市場如此。最近夏普手機的動作倒是不少,跟隨者夏普電視也在快速的想中國市場滲透,不過夏普已經不能夠算日本品牌了,畢竟還是被富士康收購了。

實際上,目前我對這些韓國品牌、日本品牌做不好手機的印象主要還是停留在大陸本土市場,畢竟直觀的感受。在中國市場,這些海外品牌的大撤退是可以預見的,不是他們不夠好,只是國產廠商太努力。10年前,中國市場還是海外手機品牌扎堆,中國手機品牌則是普遍被輕視。只不過,後來在小米華為等廠商的努力下,局勢已被扭轉,各大國產手機品牌聯合控制中國智能手機市場。

現在,除了iPhone和三星,還有哪些海外手機品牌經常在國內市場露面呢?


牛科技

日本作為電子強國和大國,素來以黑科技著稱,甚至還掌握著手機行業上游供應鏈的話語權,尤其是索尼的CMOS鏡頭、夏普的屏幕等等,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技術這麼強大的日本,卻做不好一臺手機呢?

現在的國內市場,日本也僅僅只有索尼一家廠商苦苦支撐,而且也是靠“索尼大法好”的粉絲信仰支撐,你可知道日本很多電子巨頭比如:NEC、三菱、東芝、松下、夏普都推出過手機,現在該撤的撤,該賣的賣,做個手機這麼難嗎?

不注重用戶體驗

日本人屬於埋頭做機的那種,從來不會傾聽用戶到底想要什麼。這一點不僅能從手機上體現出來,從別的地方更能體現。比如索尼當年在自家旗艦手機上喪心病狂的使用了4K屏幕,從觀感上不僅僅沒有帶來很好的提升,反而屏幕亮度、耗電、遊戲性能上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這就是不注重用戶體驗的結果。

比如索尼手機的設計語言從Xperia Z開始就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五六年了用戶看都看膩了吧!而且現在智能手機市場上所倡導的屏佔比、曲面屏、全面屏、無界屏,索尼還是不為所動。

日本人的文化

上圖開個玩笑,我是錘友,自己人別開槍!

日本人是刻在骨子裡的保守,講究的是嚴謹和恪盡職守,這樣的文化是和製造業完美匹配的,因為製造業講究的是精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日本人在工業設計上和CMOS、屏幕這樣的元器件上這麼牛逼的原因了。

但是進入智能時代以來,這個行業需要的是創新,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從硬件參數的堆疊到拼工藝和材質再到全面屏,索尼移動哪次都沒有做出變化,日本人骨子裡的保守才是事情的根本。

另外智能手機業務只是索尼集團的一塊小的業務,和影業、遊戲、相機等部門是獨立的,由於複雜的體制原因,技術沒有實現共享,這也是導致索尼失去核心競爭力的另一個原因。

不擅長做軟件系統

眾所周知,索尼的系統真的是浪費了這麼好的硬件,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日本人不擅長做任何人機交互的東西,但是系統恰恰是手機的靈魂,靈魂沒了怎麼做手機?

總結

中國“工匠精神”起源來自日本的“匠人精神”,在“匠人精神”的指導下,日本製造業的興起將日本帶到了世界的新高度,但是互聯網行業的興起日本卻沒落了,我想告訴這位老工匠“不僅要埋頭搬磚,更要低頭看路”,不要再點錯科技樹了。


千機問問

來來看看手機市場格局情況,目前日本本土的手機品牌正遭受來自國外手機品牌的強勢圍攻。其中僅僅蘋果一家就佔到日本智能手機份額的近 60%。日本本土的手機品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但是按照我們的思維方式,日本的技術很強大,但是日本卻造不好手機呢?

日本這個國家有其特殊性,即自身在工業電子消費品等領域相對封閉自成體系,外來的品牌尤其在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品牌幾乎很難在日本打開銷量,但如果契合了日本的消費需求,就能快速攻城略地。但是類似夏普、索尼在日本銷量也並不好。儘管索尼和夏普還有富士通還佔據著日本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二,但是這對日本手機市場而言,本土的廠商正在陣痛之中。

日本的手機供應商確實比較多,夏普、JDI、東芝、索尼等等,是絕對具備製造出好手機的土壤的,與之相比,中國廠商的限制條件反而多了不少,然而最終的結果是,日本本土的手機廠商都並沒有佔到多少市場份額,在外也表現平平,與中國廠商相比,表現簡直不要再差。

我覺得一方面,日本的iPhone市場佔有率很大,因此,本土對其他手機品牌的需求很小,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另一方面也因為日本的手機通信行業和中國不同,在日本買手機並不是你想買就買的,在買手機的同時,你必須和運營商籤合約,通過運營商價格拿到手機,然後保證每月最低的消費就可以使用了,因此iPhone的價格還是很有優勢的,況且日本其他手機品牌的定價也並不低於蘋果,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iPhone的市場優勢。

索尼是日本手機企業的縮影更是日本電子企業的縮影。他們看重產品,但是好像更看重硬件本身。它們成為配件提供商提供最好的配件,卻賣不出手機。大概是大部分人不能欣賞它們的產品。或者說部分硬件過於超前,其他硬件和市場甚至無法與之相適應。不能說它們沒有造出好手機,只是沒有銷量而已。

日本的手機行業在智能手機時代之前是由運營商牢牢控制的封閉產業鏈,很多東西與國外不通用,自己搞一套。到了智能機時代 iPhone進入日本,Android也開始火了起來,此時日本運營商還按照老一套定製一堆內置服務預裝軟件的手機,負優化之下的用戶體驗也不會好。不過日本控制了智能手機關鍵部位的生產技術,光憑這一點就是不可能跌落谷底的……


科技之窗

以色列技術也很強大,也很牛逼啊!高端芯片傳感器設計製造技術,應有盡有,為什麼以色列不做手機、不做電腦

因為賣元器件更賺錢,更旱澇保收!

2000年左右包括PC在內的整個消費電子市場萎靡不振,加上美國連續十年的貿易戰,日企就已經撐不住了,開始在國際市場上節節敗退。

雖然日本本土市場不小,但也只能保證日本品牌的生存問題。本土資源匱乏加上國際政治上的弱勢,導致自己在國際貿易上嚴重受制於人,可以說日本的發展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所以,自此之後日本就不再醉心於消費產品品牌的塑造與全球貿易征伐,改成了核心高端元器件出口與全球範圍內投資。

韓國則在此後,受益於地緣政治,在美國的扶持下快速發展起來。

再說手機市場的問題。

手機一定是市場的未來嗎?或者說,做手機一定就能賺錢嗎?

第二個問題很好回答,我們看看整個手機市場98%的利潤全部被蘋果拿走,你就知道做手機並不是一門好生意。

按道理來說,日本做智能手機要比中美韓要更有優勢,技術實力也更強。

在iPhone發佈之前,日本企業就已經發售了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的全電容觸控智能手機。按當時任天堂、索尼的遊戲掌機技術來看,Android iOS全都是渣渣。

只是日本企業並沒有想把自己的軟硬件技術開放,做成一個面向所有人的軟硬件開發者平臺。他們更想以專業的產品渠道保證軟硬件體驗,讓一個個3A遊戲大作賣上更好的價錢,維持一個高端生態。

要知道在2007年,索尼的PSV被視為智能手機的終極形態。索尼任天堂十年前發佈的遊戲掌機及遊戲,至今蘋果們都無法完全複製,

2016年,任天堂憋了上十年發佈的遊戲主機遊戲掌機一體的Switch,靠著3A遊戲陣容,輕輕鬆鬆拿下上千萬的銷量。

現在智能手機市場又到了大滑坡時期,預計智能手機市場又會像2000年左右的PC市場一樣,進入低迷常態。

而現在索尼卻在積累過深厚的相機傳感器黑科技之後,正在研發新一代的PSV遊戲掌機。預估這款掌機將會帶來超強的AR技術——畢竟索尼已經能夠直接用攝像頭為人物做精準的3D建模。

等新一代的PSV大賣的時候,你說PSV算不算手機?又有誰能搶佔日本企業手裡的市場?


百略網

7月3更新,索尼頻繁死機!有好幾個電話打過來竟然接不了電話,.已經被我一氣之下砸了,哎還是有點衝動 砸了又後悔阿,算了,現在換成蘋果SE..哎,不想在買貴的手機了。

我用的就是索尼,而且還是俗稱索尼壓箱底黑科技都用上的Z5旗艦版,當初就信仰著索尼大法好,索尼黑科技而去充值的,還是國行5千8百多,恩,到現在已經用了差不多7個月了,來談談這款到底黑科技於一身的手機怎麼樣吧,我也覺得多少能反應日系手機的市場,畢竟就剩索尼一根獨苗了

首先就說外觀吧,我知道很多人就是因為喜歡Z5鏡面騷銀的,覺得妹子們應該更喜歡吧,畢竟出門不用帶鏡子了,第一眼看起來是蠻騷的,但就那個樣,其實真的沒什麼質感,而且你買了騷銀的總不能帶套吧,那怎能顯示它的騷呢,但是你不帶套,隨便摔一下百分之八十的幾率,騷銀就變成裂銀了,而且特別在陽光下,多麼的刺眼,那真的像一窩好湯有顆老鼠屎。其實做工來說,3000元以上的手機,區別真心不大,而且我們又不是什麼電子發燒大神啥的,感覺摸起來拿在手上還是華為P9的有質量感。

再說索尼黑科技之一的攝影頭,號稱是2500萬像頭,而且還用的是大名鼎鼎的索尼G鏡頭,不知道是不是優化的不好還是我這臺有問題,晚上拍的照片噪點很大,比不過蘋果機和華為,而且超過5分鐘還開著會發熱,真心看不出這攝像頭有什麼用,聽網上人說要自己調節平衡還有遠近還有光線啥的,我覺得用手機拍照的大部分都是小白吧,這麼麻煩還不如買單反啊,不過還有黑科技是說可以水下拍照,這個沒試過。

索尼黑科技之二的4K屏幕,但是為了電量只有在看視頻和照片會使用,這個還真的蠻好的,基本可以把底像素照片或者低清晰度的視頻變成肉眼看得見的高清,這個真的蠻佩服的,但是發熱量還是一個問題,哎,不解決發熱量拿著手機看視頻都燙手,誰還管你是不是4K。

索尼黑科技之三的效能管理系統,電量小於百分之20自動打開,號稱能延長待機2倍以上,然而並沒什麼用,就感覺直接把屏幕調暗了,把藍牙和感應器關了而已,電量還是噌蹭往下掉,如果你手機頻繁用,一天最少要兩衝,根本比不過蘋果華為VIVO小米這些,恩,算是我用過電量掉的最快的手機了。

還有手機運行體驗,哎,只要手機不發燙,它都隨你意,但是一發燙,卡的你忘了這是一部5千多的索尼大法機,但是。你能保證不發燙?多開幾個程序發燙,電影時間看久了發燙,遊戲玩久了發燙,電話打多了發燙。除開這些,你就能擁有行雲流水版的運行體驗了。

哎,說了這麼多,也不是說這部手機都只是缺點,但是完全對不起5千多旗艦機的售價,按我手機體驗來說,國產的2000以上的都能和大法對打,3000以上的大法被打,4000以上的完全吊打。

PS...索尼其實在其他方面還是很牛逼的,但是手機來說,真的很難愛啊,就當為了之前的信仰充值了,但是我要誇國產的真的進步很多,我現在發帖打這麼多字的就是華為M3,真的好用,手感也舒適。價格不貴,而且從來沒卡過,蘋果Pro都晾在一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