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工程師爸爸創始人李文華:兒童內容市場的模式要足夠重才會產生獨特價值

专访|工程师爸爸创始人李文华:儿童内容市场的模式要足够重才会产生独特价值

兒童內容市場在經歷了2012年前後數百家APP的爆發式增長之後,移動互聯網支付的普及,內容付費行業的發展也為市場催生了新的活力。蘋果即將推出兒童版的iPhone X,國內的網易、騰訊、阿里互聯網的巨頭也都在佈局兒童內容市場。從國外兒童數字化內容的發展階段來看,國內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

成立於2011年的工程師爸爸,以兒童內容分發平臺起家,主打產品是口袋故事。創始人李文華曾任盛大文學技術總監, 目前口袋故事是國內最早一家專注於兒童有聲故事領域的平臺,用戶量達到了3000萬。4月份工程師爸爸剛剛完成了由七海資本投資的3000萬元B輪融資。對於未來規劃,創始人李文華表示,會逐步從平臺性的資源的分發到進一步利用數據和用戶畫像、對資源進行定製和篩選,成為面向家庭教育的方案提供商。

近日,映魅諮詢教育分析師採訪了工程師爸爸創始人李文華,以下是根據訪談內容整理的精要。

“ 聽 “在兒童教育市場的潛力尚待激活

映魅諮詢:從垂直領域的應用市場到兒童有聲讀物市場,而2012年國內的兒童APP產品付費率其實是並不高的,是什麼促使工程師爸爸做了這樣的決定?

李文華:2012年的時候,兒童內容市場國內大概那時候有300多家,其中95%以上都是跟我們合作的。我們非常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並不是很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市場的整個付費率都比較低。

同時我們也在思考:

第一,我們的定位是平臺,是幫助家長更好的去找到兒童內容,但兒童內容提供方無法生存下來。作為平臺方我們有數據的積累,瞭解用戶的需求,我們發現了聽這個市場需求是非常大的。在2012年的時候我們決定把“聽”作為一個更垂直細分的需求單獨來做,於是就誕生了我們的APP口袋故事。

第二,音頻內容市場也具有獨特性。口袋故事有一定的存量資源,存量資源對於市場發展是很關鍵的。(音頻內容)相比於視頻和APP運營成本而言相對較低,創作的週期和成本相對也比較低,兒童的音頻具有獨特的使用場景,尤其是晚上,這是和視頻、APP存在差異化的內容體驗。

映魅諮詢:您覺得“聽”對於孩子的影響在哪些方面?

李文華:第一,從人類認知發展角度,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孩子在七八歲前是不具備真正文字解碼能力的,流暢的閱讀能力是在八九歲之後。

第二,從認知特徵來看,聽力的發展早於視覺。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面,聽覺已經開始發展了,也是與生俱來的一個優勢。

第三,哈佛大學有對應的研究,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他大腦中激活和調用的區域,是比“看”故事要大很多,“聽”對於孩子充滿了想象。

第四,大腦在聽的時候,存在對故事的想象,感官的專注力其實更高。

擁抱大數據,精準嚴控IP的引入

映魅諮詢:從IP的選定到上平臺的過程,流程如何?

李文華:對於IP的選擇,經過5、6年的一個發展,平臺擁有超過100億條結構化的用戶行為數據。對於作品的篩選,不再僅僅依賴團隊的自我發揮,更多的是依據用戶的整個搜索關鍵詞的分佈、行業數據走勢,以及不同的IP分類來判斷。根據數據去優化我們的一個內容的引進選擇。對於IP在平臺上線,我們有一個非常嚴格的篩選過程。

专访|工程师爸爸创始人李文华:儿童内容市场的模式要足够重才会产生独特价值

映魅諮詢:從IP的選定到上平臺的過程,流程如何?

李文華:目前合作的IP包括鄭淵潔先生的皮皮魯系列,以及上海美術的優質IP來講,我們其實在整個行業裡對內容的製作和篩選的要求上,都是規格最高的。

我們可以把聲音分為四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叫有聲電影級別;

第二個標準叫做廣播劇;

第三個標準叫做多人配音;

第四個標準叫做有聲朗讀;

目前我們的很多同行,包括喜馬拉雅、蜻蜓FM,更多是以有聲朗讀的方式去呈現給孩子。但孩子對兒童作品的感知,更希望的是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聲音去演繹,這涉及到配音以及音效的問題。所以我們對於作品的IP的一個加工和開發來講的話,都是重模式的投入,對標有聲電影和廣播劇的質量去製作。即使是同樣的一個IP,我們的內容對孩子的吸引力會顯著高於其他品牌,因為我們演繹的角色很多元化,聲音的話也更富有質感,音效也很豐富。

我們的佈局不僅僅是說分發,更多是幫助我們篩選、驗證、提高IP的價值,後面我們會介入到整個IP的孵化開發的鏈條上,幫助這些IP脫穎而出,獲得更大的市場和價值。

智能終端未來會是“藍海市場”

映魅諮詢:目前我們其他的業務模式包括哪幾部分?進展的怎麼樣?

李文華:業務模式包括to C和to B兩部分,2017年的時候兩方面都已經驗證了商業價值,C端主要是內容付費,B端是相對比較新興的,但是發展也是非常迅速。

映魅諮詢: 對於兒童智能終端合作的發展您怎麼看待?我們和終端的合作模式有哪些?

李文華:我們認為手機一定不是孩子最理想的播放終端,智能終端才是未來,基於這樣的前瞻性,我們在2014年底的話就開放了我們的內容開放平臺。

去年以來的話,大量讀的智能音箱和兒童機器人開始出現,證實了我們的趨勢性判斷,我們也會在這樣前瞻性的佈局中的獲得了很大收穫。

和智能終端的合作不僅僅提供內容,我們也提供數據,也會介入後端內容互動的研發關鍵環節,從孩子的體驗需求來看,終端一定要足夠智能、方便。

未來兒童內容的智能終端會是一個大的趨勢, 未來的內容不再是今天簡單的音頻和視頻, 更是結合了人工智能的一系列的互動組合,那麼這些會是一個嶄新的兒童內容分發模式,我們也在進行一系列的佈局。

专访|工程师爸爸创始人李文华:儿童内容市场的模式要足够重才会产生独特价值

映魅諮詢:面對現有的市場格局,工程師爸爸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個方面?

李文華:第一個方面,對於兒童內容市場大家都非常看好,國內BAT巨頭也在切入進來,對於趨勢判斷,我們認為模式要足夠重,才會產生獨特價值。

對於BAT這樣的公司來講,在大量內容上進行重模式的製作是一個非常頭疼的、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口袋故事作為戰略合作方。

本文轉自POWER教育,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