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小霸王”孩子如何教育?这位妈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曾听闻一则这样的报道,大意如下:

在一所市区学校,班里20多名孩子的父母联名为孩子请假。班主任收到这联名请假条后,急得满头是汗。她给每位父母打电话,可是父母们似乎早就商量好了,拒绝将孩子送往学校。而他们的理由也是非常一致的,即班里的“小霸王”经常欺负这些孩子。惹不起自然躲得起,于是父母与孩子们便开始了这种抗议。结局如果猜得没错,这个“小霸王”应该会被学校劝转校。

「育儿」“小霸王”孩子如何教育?这位妈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这样的“小霸王”也许算是特例。如今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喜欢惹是生非、欺负同学的孩子。他们虽然比不上那则新闻里的“小霸王”,但是这种喜欢欺负人的行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我曾接触过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是“爱打人的孩子”。那时候,他的妈妈没少跟人家赔礼道歉,他的爸爸为了纠正他的“性格”,经常打他。结果这“性格”并没变平和,上了小学,这个小男孩照样喜欢惹是生非,他的妈妈更是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当她向我咨询如何纠正孩子“坏性格”的时候,我先纠正她一点,喜欢在学校里惹是生非、欺负同学不是性格问题,而是行为问题。我问她:“孩子的爸爸是不是有点暴力倾向,比如脾气大的时候会摔东西?你们是不是经常吵架?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她有点诧异:“你怎么知道?”

「育儿」“小霸王”孩子如何教育?这位妈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其实每个行为不良的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着脾气暴躁、崇尚“棍棒”教育的父母。这样的父母甚至自身也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并非天生就有坏的行为,他之所以喜欢欺负人,是因为他看到家里有人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冲突,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一种充斥着批评的环境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原生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带到了自己的学校生活中。他自然而然地认为,如果想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诉诸武力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用积极的暂停来代替用争吵和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想让孩子改变惹是生非,欺负同学的不良行为,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一要改变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二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具体来说,父母可在平时有意地纠正自己用吵架或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每当想吵架或发火的时候,就去一个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地方待一会儿,等心情平静下来后,大家再好好商量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育儿」“小霸王”孩子如何教育?这位妈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就拿某一件家庭琐事来说。某天孩子的爸爸醉酒回家,孩子的妈妈看到他的这种样子就来脾气,早就提醒过要少喝酒,但每次都不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俩人互不相让,很容易就吵起来,甚至动用暴力。但是如果各自去属于自己的冷静空间里冷静一会儿再出来后,彼此就会想到新的解决方法:下次喝酒前可以机智推脱掉。

父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采取暴力措施还是采取一种积极的温和的解决方式,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习惯。当孩子看到父母面对一些问题时,采取的是一种温和的解决方式时,他也会将这种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带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良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改变棍棒式的教养方式,这样的话不要和孩子说

父母批评孩子或者打孩子,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改变不良行为,变得更好。可是这种棍棒式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更加自卑,对自身形成一种负面的认知,甚至也学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果父母不想培养一个惹是生非的“小霸王”,就必须将棍棒式教养方式转变为一种积极的温和的教养方式。

「育儿」“小霸王”孩子如何教育?这位妈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父母要尽量减少批评孩子的次数。在想批评孩子的时候,请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批评?

2:自己将要进行的批评是不是无意义的?

3:有没有更好的代替批评的方法?

父母在脱口说出批评孩子的话语之前,请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积极的话语来代替它。

如果无意中责骂了孩子,请这样去弥补

虽然父母也都知道责骂孩子是一种糟糕的教养方式,但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而父母的斥责常常会使孩子在情绪上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如果无意中责骂了孩子,父母应如何去弥补呢?一旦发现对孩子说了过分的话,就要尽快向孩子道歉,让孩子明白。比如,”对不起,刚才爸爸实在太生气了,虽然说的话很伤人,但不是爸爸的本意。爸爸其实很喜欢你的,你要明白。”

「育儿」“小霸王”孩子如何教育?这位妈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