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专利超40项!法定数字货币乃大势所趋?

导读:数据显示,迄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实验室已提交了41项专利申请,旨在创建一种结合加密货币核心特性和现有货币体系的数字货币,并提供能实现“端到端”存储和交易数字资产的数字钱包。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专利超40项!法定数字货币乃大势所趋?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的数据显示,迄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实验室已提交了41项专利申请。单从5月29日至今,研究实验室就新申报了4项专利,分别为“数字货币交易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查询系统”、“一种数字货币钱包的同步方法、终端和系统”、“一种数字货币兑换方法和系统”、“基于数字货币钱包查询关联账户的方法和系统”。

每项专利都针对数字货币系统的某个方面,但结合起来就是一项数字货币发行技术以及一个能实现“端到端”存储和交易数字资产的数字钱包。

据央行的专利申请书,这些专利的最终目标是“打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与现存货币体系之间的筒仓”,让数字货币在保持加密货币的特性的情况下能广泛应用到现有的金融结构中。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专利超40项!法定数字货币乃大势所趋?

上周最新申请的专利进一步表明,设想中的数字钱包会很不一样,它既不像只能在应用前端显示一串数字的移动支付工具那样,也不同于只能存储特定资产的私钥的常见加密货币钱包。

这种混合的方式符合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和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姚前的观点,他们都主张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两端之间取得平衡。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专利超40项!法定数字货币乃大势所趋?

总的来说,这些专利申请表明我国央行一直紧随时代的步伐,致力于研究官方数字货币,让加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在去年11月,该实验室曾发布重磅评论:

“私人实体发行的虚拟货币存在着与历史上私人货币一样的根本性缺陷:价值不稳、公信力不强、可接受范围有限、容易产生较大负外部性。因此,由中央银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央行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可以最大范围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应用,最大限度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