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点映场一放,观众反应过来,宁浩监制、文牧野导演、徐铮

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故事靠谱,口碑炸裂,票房飘红,有人把它誉为中国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原来国产片质量,讲起良心来,同样是大写的服。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看过点映场的朋友,包括编编的同事,有一个共同点:笑着笑着就哭了——

一个保健品店老板,因偶然机会走私抗癌神药格列宁,该正版药物价格令普通人难以承受,从印度却可以轻松获得便宜的仿制药,在贩卖药物和病人交往的过程中,老板逐渐由为了赚钱的目标转为对绝症患者的悲悯,但法不容情,老板最终被判刑。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故事悲不悲?如果告诉你,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呢?

正如“药神”的真实原型陆勇所言,当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时,他的故事又将引起关注!他预测对了开头,但没预测到其他。

现实生活中,被尊称为“药侠”的陆勇,被人关注,被人尊敬,也被人质疑。

“老板”陆勇 被命运撞了一下腰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父亲是商人,儿子陆勇也算子承父命,在江苏无锡经营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一家人生活优渥。

但命运偏偏开起了玩笑。2002年,陆勇被确诊得了“慢粒细胞白血病”,一种国内普遍认为除了骨髓移植没有更好办法的“恶疾”。那一年,陆勇34岁。他问医生,他还能活久,医生说,几个月,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

骨髓移植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等待的过程中,就靠用药维持。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一种靶向抗癌药“格列卫”,医生推荐是效果最好的药品,可以稳定病情、正常生活,但需不间断服用。它的缺点也很突出:贵!药品格列卫,售价是23500元一盒,一个月一盒,不参加医保,全自费。

“药侠”陆勇 以命试药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生病之后,陆勇一直在网上和病友们交流,包括国外的网友,因为他的英语不错。2004年6月,他在欧洲的一个论坛得悉了一条消息,韩国有位病友服用了一种印度生产的“格列卫”仿制药,效果相当不错。

陆勇从网上搜索到 Natco公司生产的Veenat,1盒4000元,托人从日本买回。拿到手后,他犹豫了很久——药盒包装粗糙,瓶口不够精致,绿色胶囊显得颜色可疑。但在生存面前,他选择“以命试药”。抱着实验的态度,陆勇搭配格列卫的棕黄色片剂吃了一段时间。一切检验正常,他才建立起对印度仿药的信任。

因为自己服用效果不错,热心的陆勇在病友群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贴出了用药的检查数据。有病友联系了陆勇,寻求他的帮助。“包括单子怎么填,购药的量多少等等,我都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主要是教给他们自己去买药的办法。”陆勇说。

此后联系陆勇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帮助他们就成了陆勇做“老板”之外的另一项“工作”,代购仿制药人数一度达到数千人。陆勇成了病友们眼中的“药侠”。

毕竟是救命药,陆勇决定去一趟印度,既是为看药,也想再“砍砍价”,一盒药4000元,对绝对多数人而言,依然是贵!

2006年,陆勇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志愿者,与另一位北京志愿者,在韩国慢粒性白血病协会律师的陪同下,前往印度制药公司 Natco考察,以确认公司是否真的存在,这些药物在印度是不是“真药”。

说到这里,需要科普一个印度“山寨”药品的知识点——印度1970年的《专利法》放弃了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本国企业开始大量生产仿制药,并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剂量、效力等各方面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没有专利。

2006年1月,陆勇第一次来到印度,和Natco公司的老板见面,希望对方能够把药卖到中国,并且把价格降下来。Natco开始对中国市场产生兴趣,当年4月份来到中国,想了解市场是否真如陆勇所说的那样庞大。他们去了卫生部和红十字基金会,陆勇在上海给他们引荐了自己的中医。之后,Natco与他再无联系。

但陆勇和印度仿制药的关系却愈加紧密。2004年,陆勇购买Natco公司生产的格列卫仿制药Veenat时,中间人是另一间印度药企Cyno的经销商桑杰。2010年起,桑杰告诉陆勇,自己也开始生产格列卫仿制药Imacy。

2011年,在吃了七年的 Veenat 后,陆勇在病友群里推荐的药换成了 Cyno公司生产的 Imacy,一种与格列卫颜色相似的棕黄色片剂,价格大幅下降,仅为750元,3年后降至200元。病友们对陆勇是百分之百信任。陆勇也成了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被大家称为“药神”。

因为从Cyno下单买药,只能“网购”,为方便给印度汇款,2013年,陆勇从网上买了3张信用卡,并将其中一张卡交给印度公司作为收款账户,另外两张因无法激活,被他丢弃。

但正是这些信用卡,陆勇的人生迎来大反转,他被捕了!

“药神”陆勇 人生开始反转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2013年底,一位四川的病友,再一次通过网络联系陆勇,寻求买药帮助,但没有收到回复。病友们这才知道:当年的11月,陆勇因为涉嫌贩卖“假药”,被警方带走,后被取保候审。

整个事情的脉络是:

●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办一网络银行卡贩卖团伙时,将曾购买信用卡的陆勇抓获;

●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为罪名,将陆勇公诉至沅江市法院 ;

我国法律沿用大陆法系,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均按假药论处;

●2015年1月10日,取保候审期间,陆勇因“多次传唤不到庭”,于晚6点30分飞抵北京后,在机场即被警方逮捕,被羁押在朝阳看守所。

审理期间,陆勇坚持自己是无罪的。

陆勇的遭遇得到广泛同情。1002名癌症患者在联名信上签字为他声援,说陆勇“使更多的患者获得了自救路径,从而逐步走出人生灾难深渊”。

千名病友签名的求情信被递交到了法院,希望法院能够对陆勇免于刑事处罚。这一次陆勇的故事打动了司法系统,释法说理书认为,陆勇的行为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触及到了国家对药品和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但其行为的实际危害程度相对于白血病群体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来讲,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从保障人权出发转变刑事司法理念,就是要重视刑事法治、慎用刑事手段、规范刑事司法权运行”,否则显然有悖于司法为民的价值观。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检察院向法院请求撤回对陆勇的起诉,法院当天对“撤回起诉”做出准许裁定。2015年1月29日下午,陆勇无罪释放。

陆勇“以命试药”的故事,引起了巨大关注,正因如此,他在患者圈威望越来越高。

2015年,陆勇出席了在清华举行的药事法研讨会,从患者的角度谈高药价之苦。同样出席研讨会的慢粒患者王忠良在会上说,陆勇给大家的不是威望,他是作为一个英雄存在的。有人敢去抗争,有人敢去公开了。

陆勇案正好发生在医改加速的变革时期。2015年之后,国外新药的审批流程缩短;食药监总局发文,要求中国仿制药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生物一致性评价,这意味着国产仿制药的质量将得到保证。一系列政策出台,陆勇的名字也不断被提及。

而让病友们最欣慰的是,令陆勇得救、违法又因之成名的23500元一盒的格列卫,被多个省市纳入医保。

生活总是有波折。威望之下,关于陆勇,开始有了质疑声。

“病人”陆勇 药,终究是用来救命的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一场险些到来的“牢狱之灾”,确实影响了陆勇与病友们的“互动”。慢慢的,联系他的病友少了。他分析,一方面是大家学会自己去购买。另外,这些年仿制药的价格也下降得厉害,病友们有了更多的途径和理由,不再苦苦执着于他的帮助。

的确,病友有了更多的理由。

2014年,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多年慢粒患者刘正琛,从媒体上知道了陆勇,但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陆勇推荐的印度药企Cyno。刘正琛找病友要来了一盒Cyno生产的Imacy,里面没有说明书。刘正琛给在世界癌症大会上认识的印度医生哈瑞• 梅农(Hari Menon)写了封邮件,问他是否知道这家药企。梅农医生回信,“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家药企。”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一位从事十多年代购的印度人说,印度市面上,一盒 Natco 生产的 Veenat 标价 8496 卢比,约 905 元。经销商给出的 Veenat 价格会在 600 到 800 元之间,但是从来没有低于过600。Cyno在印度市场上是没有的。当时,陆勇的答复是“它只对国外出口”。

时间转到2017年,智族GQ杂志曾用3个月时间采访陆勇及印度仿制药,一篇《令人生疑的“中国药神”》深度报道,当时未引起太多轰动,却在今年《我不是药神》上映之时,重新被网友拿来传阅。

文中认可陆勇助人的善心,但对代购的仿制药来自的印度Cyno公司,及陆勇与该公司老板的关系,存疑。

文章作者曾查询过印度国家药监局,并未查到这家公司的有关信息,其仿制药的生产批号(由某邦颁发)也早已过期,在印度街头各大正规药店中也找不到此药踪迹。关于批号过期一事,有知乎网友,很快给出了更正,即Cyno批号已续期。

印度药监局数据库网站上查Cyno Pharmaceuticals的生产许可证,输入生产许可证号码后有个选择按钮,点入可以看到两张生产许可证。

点开第二份可以看到有效期为24/03/2020.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由Cyno引发的争议,陆勇的答复是,只有通过与Cyno公司邮件联系才能买到,这样价格透明,杜绝假货。

Cyno公司老板桑杰为人低调,在2015年,陆勇案引起密集关注的时期,仅在腾讯《焦点人物》中接受过一次电话采访。他在电话里说,“我们公司各种执照齐全,请不要把我们的药当做假药。印度制药业发达,有数千家药企,Cyno大概能在印度排到前一千名。”

关于自己向病友推荐的Cyno公司生产的Imacy,陆勇给出回复:“我只关心它的药好不好。至于它的运作模式,是不是在印度销售,或者只是出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2017年,GQ这次长达3个月的采访中,电影咖宁浩与徐峥启动了根据陆勇的真人真实改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去年3月13日,在南京,病人陆勇从无锡赶来,与剧组成员面对面。陆勇拿到了一本全体主创的签名,两天后,电影正式开机。但看过剧本的陆勇,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不太满意。剧本里,他成了一个想要赚钱的药贩子,后来良心发现去帮助患者。制片人和他解释,除了审查原因,就是如果实写,人物比较平顺,不太容易升华。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你可知道“药神”原型陆勇的红与黑

陆勇和他的商业合作伙伴估计,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将迎来药案之后的又一次媒体曝光。届时他一定会解释自己的清白,因为“我确实不太能接受,我唯一要关注的是,考虑这部电影上映后可能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电影对主角的设计,会让对我案件不是很清楚的一些观众造成误解。”

现实中“药神”引发的纷争,不管是受众还是病患们,最大的担忧是,陆勇因为经济因素去考虑替药企站台和推广,大家最大的希望是千万千万最后不要把自身利益带进来。

陆勇和他身后的病友们,对电影“药神”也有很高的希望——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一定的益处。希望能够真正引发全社会对真相的关注,毕竟这牵扯到是否能真正挽救千万慢粒患者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