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王說球|揮拍祕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基礎動作

頂肘這個詞由來已久,本文就來探討一下頂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肘關節定義: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橈骨上端構成,包括三個關節,即肱尺關節、肱橈關節和橈尺近側關節。可做前屈、後伸運動,也參與前臂的旋前和旋後運動。

理論:肘關節只能做單方向動作,多方向動作需要其他關節的配合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從圖中的仿真機械臂可以看出,腕部肩部都能做雙方向的動作,而肘部只能做一個方向的動作,因為連接肘部的大臂肌肉比較簡單,以內側的肱二頭肌和外側的肱三頭肌組成,單純的肘關節只能做屈伸動作,但是有肩部的參與,使得肘部可以做旋臂動作。

屈臂動作:以大臂肌肉為主的發力動作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旋臂動作:以大臂為軸,肩部肌肉為主的發力動作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注:並不表示其他關節或者肌肉不參與做功,僅為表達肘關節具有侷限性)

如大多業餘愛好者所知道的,揮拍加速通常都在抬肘開始的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圖中傅海峰的殺球從起跳至擊球大概用了36幀也就是1.5秒左右,而擺臂的動作只用了4幀,只佔了總時間的1/10,但在這1/10的時間裡拍頭完成了最大距離的加速,可想而知,拍頭髮力最關鍵的就是在這1/10的時間裡。

這個過程正是以肘部為主要支點擺臂動作,控制擺臂的方向就等於控制了球的方向,所以肖潔教授提出初學者需要將肘部抬高並貼近耳朵,同時肘部外側(肘尖)對向擊球方向,目的是為了鎖定肘關節讓其只能做屈臂動作,以此鎖定擺臂方向從而控制揮拍方向,也就是--前文中所講過的第一種動作(簡單屈臂動作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業餘愛好者由於肩部韌帶生硬,通常很難做到完全的屈臂動作(常態下本人也無法順利完成),實戰中落點的千變萬化,更是難以做到。

實戰中對手並不會將球喂到你手裡,會產生很多被動的情況,需要加入更復雜的動作。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所以在實戰的揮拍過程中,用到更多的是

屈臂和旋臂的結合,這個動作肘部不需要完全指向擊球點,只需要肘部的發力方向擊球方向相同即可,是複雜動作,是進階型的動作,在前文中層經說過的第二種動作。

第二種動作(屈臂旋臂組合動作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比較一下2個動作的優缺點

簡單屈臂動作

優點:發力肌肉單一,發力方向被鎖定,無論是發力還是擊球方向都比較容易控制。

缺點:需要充分抬肘,且肩部肌因抬肘而拉伸,導致無法充分發力;由於必須在頭頂擊球,擊球位置侷限性大

屈臂旋臂組合動作

優點:發力肌肉多元化,且因不需要充分抬肘,各肌肉群相對放鬆,更容易發力,對擊球位置沒有特殊要求。

缺點:多肌肉群參與的動作,發力方向不容易掌控,對自身協調性要求較高

簡單的來說,簡單屈臂動作更容易控制擊球方向,複雜旋臂動作更容易發力,所以經常能看職業球員跳殺是身體發生了傾斜,不僅是因為轉體導致的重心偏移,也是為了更好地使用胸肩部肌肉的力量

有興趣的愛好者可以去嘗試一下2種不同姿勢的臥推,雙肘打開的力量要明顯大於雙肘夾緊時的力量,原因就在於用到的胸肩部肌肉力量變小了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綜上所述,我想很多人更願意選擇第二種發力方式,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一個發力動作用到肌肉群越多越好,至於發力方向不穩是可以通過訓練來糾正的,這是第一個動作的先天缺陷所無可替代的,當然,為了避免受傷,還是希望業餘愛好者以第一個動作為基礎,經常拉伸肩部韌帶

業餘愛好者通常有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拍面不正是擊球不穩的主要原因

正解:擊球不穩的主要原因是擺臂不穩

誤區二:羽毛球發力靠手腕

正解:羽毛球發力要用到全身的肌肉,大部分擊球以胸、肩、大臂為主

誤區三:揮拍必須貼耳

正解:所謂的貼耳一般是為了初學者更好的掌握擊球點以及幫助拉伸韌帶避免受傷,實戰則是要根據實際需求和戰況選擇更適合的方式去動作,有時候需要精確打擊,有時候需要大力出奇跡。

定向出肘

理論一:羽毛球的飛行線路拍頭發力方向有關,拍面的角度一般情況下不影響球的線路,當拍面的發力大於拍頭的時候,球的方向才會發生改變。

(注:拍頭的發力方向是擺臂的作用力,拍面的發力方向是手指捻動的作用力)

由於拍線的緣故,當球接觸拍面的時候會有一定的

粘滯性,磅數越低或者彈性越好的拍子粘滯性會越強,此時拍子會對羽毛球進行加速,當拍頭停止加速的時候,羽毛球會因為慣性繼續做直線運動。

(注:羽毛球的實際飛行速度和方向是一個複雜的碰撞過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圖中,雖然林丹在滑板劈吊擊球時使用了手指捻動力,瞬間將拍面變斜,但拍頭髮力仍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球的飛行線路依然是直線。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基於這個理論,在大多數情況下,拍頭的發力方向與球的線路保持一致,瞭解這點對打好羽毛球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愛好者在打高遠球的時候,過多的強調拍面轉正,而忽略了擺臂方向,而導致出球不穩。

因此控制發力方向,產生有效的揮拍,才是揮拍的核心,而這個核心的關鍵正是頂肘

下面看看職業運動員是如何做的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注意觀察諶龍肘部的動作, 無論是殺斜線還是直線,肘部的運動方向都與擊球線路一致

防守的時候也是如此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柳巖星在接殺挑直線的時候,肘部是向前送的,而下圖中趙雲蕾接殺挑斜線,肘部明顯拐向了斜線方向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理論三,肘部的發力方向決定擊球方向

因為肘部的發力參與的肌肉以大臂和肩部為主,這些部位的肌肉群的力量要遠遠

大於腕部的力量,通常當我們在發力擊球時,主要的力量來源是肘部發力,並將小臂甩出去,所以肘部發力的方向就變得極為重要了。

知道這點,也可以幫助我們大致判斷對方的擊球線路

冰王說球|揮拍秘籍之頂肘(基礎動作和定向出肘)

圖中這些位置是模擬的各個部位的發力方式,細心觀察的話,是可以判斷對方要打直線還是斜線,當然在高手的較量中,對手經常會刻意隱藏關節的動作,甚至通過反關節動作來迷惑對手,最終通過手腕或者手指的發力來改變擊球線路,這就需要我們強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限制或者判斷出對方的假動作。

綜上所述:

所謂的頂肘並不是簡單的把肘甩出去,而是需要有發力方向的控制,並通過鎖肘引導小臂的動作才能有效的完成揮拍過程實現高質量的擊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