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基础动作

顶肘这个词由来已久,本文就来探讨一下顶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肘关节定义: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可做前屈、后伸运动,也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理论:肘关节只能做单方向动作,多方向动作需要其他关节的配合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从图中的仿真机械臂可以看出,腕部肩部都能做双方向的动作,而肘部只能做一个方向的动作,因为连接肘部的大臂肌肉比较简单,以内侧的肱二头肌和外侧的肱三头肌组成,单纯的肘关节只能做屈伸动作,但是有肩部的参与,使得肘部可以做旋臂动作。

屈臂动作:以大臂肌肉为主的发力动作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旋臂动作:以大臂为轴,肩部肌肉为主的发力动作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注:并不表示其他关节或者肌肉不参与做功,仅为表达肘关节具有局限性)

如大多业余爱好者所知道的,挥拍加速通常都在抬肘开始的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图中傅海峰的杀球从起跳至击球大概用了36帧也就是1.5秒左右,而摆臂的动作只用了4帧,只占了总时间的1/10,但在这1/10的时间里拍头完成了最大距离的加速,可想而知,拍头发力最关键的就是在这1/10的时间里。

这个过程正是以肘部为主要支点摆臂动作,控制摆臂的方向就等于控制了球的方向,所以肖洁教授提出初学者需要将肘部抬高并贴近耳朵,同时肘部外侧(肘尖)对向击球方向,目的是为了锁定肘关节让其只能做屈臂动作,以此锁定摆臂方向从而控制挥拍方向,也就是--前文中所讲过的第一种动作(简单屈臂动作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业余爱好者由于肩部韧带生硬,通常很难做到完全的屈臂动作(常态下本人也无法顺利完成),实战中落点的千变万化,更是难以做到。

实战中对手并不会将球喂到你手里,会产生很多被动的情况,需要加入更复杂的动作。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所以在实战的挥拍过程中,用到更多的是

屈臂和旋臂的结合,这个动作肘部不需要完全指向击球点,只需要肘部的发力方向击球方向相同即可,是复杂动作,是进阶型的动作,在前文中层经说过的第二种动作。

第二种动作(屈臂旋臂组合动作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比较一下2个动作的优缺点

简单屈臂动作

优点:发力肌肉单一,发力方向被锁定,无论是发力还是击球方向都比较容易控制。

缺点:需要充分抬肘,且肩部肌因抬肘而拉伸,导致无法充分发力;由于必须在头顶击球,击球位置局限性大

屈臂旋臂组合动作

优点:发力肌肉多元化,且因不需要充分抬肘,各肌肉群相对放松,更容易发力,对击球位置没有特殊要求。

缺点:多肌肉群参与的动作,发力方向不容易掌控,对自身协调性要求较高

简单的来说,简单屈臂动作更容易控制击球方向,复杂旋臂动作更容易发力,所以经常能看职业球员跳杀是身体发生了倾斜,不仅是因为转体导致的重心偏移,也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胸肩部肌肉的力量

有兴趣的爱好者可以去尝试一下2种不同姿势的卧推,双肘打开的力量要明显大于双肘夹紧时的力量,原因就在于用到的胸肩部肌肉力量变小了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综上所述,我想很多人更愿意选择第二种发力方式,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一个发力动作用到肌肉群越多越好,至于发力方向不稳是可以通过训练来纠正的,这是第一个动作的先天缺陷所无可替代的,当然,为了避免受伤,还是希望业余爱好者以第一个动作为基础,经常拉伸肩部韧带

业余爱好者通常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拍面不正是击球不稳的主要原因

正解:击球不稳的主要原因是摆臂不稳

误区二:羽毛球发力靠手腕

正解:羽毛球发力要用到全身的肌肉,大部分击球以胸、肩、大臂为主

误区三:挥拍必须贴耳

正解:所谓的贴耳一般是为了初学者更好的掌握击球点以及帮助拉伸韧带避免受伤,实战则是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战况选择更适合的方式去动作,有时候需要精确打击,有时候需要大力出奇迹。

定向出肘

理论一:羽毛球的飞行线路拍头发力方向有关,拍面的角度一般情况下不影响球的线路,当拍面的发力大于拍头的时候,球的方向才会发生改变。

(注:拍头的发力方向是摆臂的作用力,拍面的发力方向是手指捻动的作用力)

由于拍线的缘故,当球接触拍面的时候会有一定的

粘滞性,磅数越低或者弹性越好的拍子粘滞性会越强,此时拍子会对羽毛球进行加速,当拍头停止加速的时候,羽毛球会因为惯性继续做直线运动。

(注:羽毛球的实际飞行速度和方向是一个复杂的碰撞过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图中,虽然林丹在滑板劈吊击球时使用了手指捻动力,瞬间将拍面变斜,但拍头发力仍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球的飞行线路依然是直线。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基于这个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拍头的发力方向与球的线路保持一致,了解这点对打好羽毛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爱好者在打高远球的时候,过多的强调拍面转正,而忽略了摆臂方向,而导致出球不稳。

因此控制发力方向,产生有效的挥拍,才是挥拍的核心,而这个核心的关键正是顶肘

下面看看职业运动员是如何做的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注意观察谌龙肘部的动作, 无论是杀斜线还是直线,肘部的运动方向都与击球线路一致

防守的时候也是如此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柳岩星在接杀挑直线的时候,肘部是向前送的,而下图中赵云蕾接杀挑斜线,肘部明显拐向了斜线方向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理论三,肘部的发力方向决定击球方向

因为肘部的发力参与的肌肉以大臂和肩部为主,这些部位的肌肉群的力量要远远

大于腕部的力量,通常当我们在发力击球时,主要的力量来源是肘部发力,并将小臂甩出去,所以肘部发力的方向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知道这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断对方的击球线路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顶肘(基础动作和定向出肘)

图中这些位置是模拟的各个部位的发力方式,细心观察的话,是可以判断对方要打直线还是斜线,当然在高手的较量中,对手经常会刻意隐藏关节的动作,甚至通过反关节动作来迷惑对手,最终通过手腕或者手指的发力来改变击球线路,这就需要我们强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限制或者判断出对方的假动作。

综上所述:

所谓的顶肘并不是简单的把肘甩出去,而是需要有发力方向的控制,并通过锁肘引导小臂的动作才能有效的完成挥拍过程实现高质量的击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