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横扫西域,灭金国亡南宋,所向披靡,为何拿不下越南?

抽屉酱

越南尽管整体国力并不十分强大,可战斗力一直不差——20世纪的越南先后和日本、法国、美国、中国等世界级大国交手,而在此之前越南先后和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爆发过战争——除了明成祖朱棣一度将其拿下之外,都对这个南疆小国头疼不已,就连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也在这里折戟沉沙。

公元13世纪蒙古军团横扫亚欧大陆:西辽、花剌子模、西夏、金国、罗斯诸公国、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全都被蒙古帝国一一征服,蒙古军甚至一度击败波兰、匈牙利、德意志等国的联军,而后兵围维也纳。随即蒙古将下一个征服的目标锁定在南宋身上,然而蒙哥大汗却在四川钓鱼城(位于今重庆合川)身亡,远征四方的蒙古军团纷纷返回漠北草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以确定下任大汗的人选。蒙哥征宋的失利促使继任的忽必烈改变了对宋策略——不再直接进攻宋军在巴蜀、荆湖地区重点布防的防线,转而招降吐蕃,南下大理以完成从西南方向对南宋的战略包围态势。

1253年忽必烈带着兀良哈台率军远征大理,次年忽必烈率军北还,留下兀良哈台继续征讨。1256年兀良哈台平定了整个云南并在此设置郡县。也正是在这时蒙古帝国和越南开始接壤,这时一则处于扩张征服的欲望,二则也是为完成对宋的战略包围态势,忽必烈打算将自己对宋朝战略包围圈扩大到越南,这意味着南宋所有路上边境都处于蒙古的控制之下。1257年兀良哈台攻陷了越南都城河内——这次实际上是拿下了越南,当时的越南皇帝陈太宗逃到占城国避难。这个占城国尽管也在今天的越南境内,但主体民族是占人,和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具有完全不同的起源,实际上今天越南南部地区是历史上对占城国领土侵吞的结果,1257年的占城还是一个并不隶属于越南的独立国家。首都失陷、一国之君流亡外国这其实已宣告了越南被蒙古所灭的事实。然而蒙古远征军团很快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与此同时宋蒙战场的局势也尖锐起来,这时陈太宗及时地主动称臣纳贡,于是兀良哈台回师去和宋军作战,这就使越南逃过一劫。

忽必烈建元灭宋后遣使要求越南臣服,越南尽管上表称臣,但拒不接受蒙古向其派驻达鲁花赤的要求并收留逃亡而来的南宋遗臣。1284年忽必烈命自己的儿子脱欢会同将领索都、乌玛尔率水陆大军50万再度南征:陆路从谅山南进,海路绕道先攻取了位于越南南方的占城再转而北进,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面对来势汹汹志在必得的蒙古大军此时的越南皇帝陈仁宗再次放弃京城,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与此同时他从底层迅速提拔了一批才干超群的将领——这其中怀文侯陈国瓒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陈仁宗本来认为陈国瓒年少而将其排除在军事会议之外,陈国瓒愤然捏碎了手中的橘子,但后来他积极以赴地带领家奴和亲属约千人修缮武器和战船并题“破强敌报皇恩”六字于旗上。他还写下《檄将士文》:”纪信以身代死而脱高帝,豫让吞炭而复主仇,申剻断臂而赴国难......自古忠臣义士以身殉国何代无有?蒙鞑乃不共戴天之仇......倒戈迎降,空拳受敌。平虏之后万事遗羞,尚何面目立于天地覆载之间?“此时的越南写个檄文全用的中国典故也真够绝的。

这篇檄文大大刺激了越军士兵的斗志——他们都在手臂上刺”杀鞑“二字以示誓死决心。此时蒙元大军的后勤补给出现问题,于是粮草不济的海路军团乘船北上去和脱欢会合。越军则在海阳附近海面截击,流亡越南的宋朝将领赵忠等令部下穿着宋军军服参战。在那个年代信息传递是相当缓慢的,见到一群”宋军“向自己发起攻击的元军以为宋朝已复国并已切断自己的后路,大惊之下被越军一顿猛攻。此战元军海路主帅索都阵亡,随即越军转攻脱欢率领的陆路元军,此时脱欢所部深感南方酷热难耐、瘴气痢疾普遍,不得不主动撤兵,结果在归途中被越军伏击,连脱欢的贴身侍卫李恒、李獾都中箭身亡。

横扫亚欧大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军团却在越南屡屡碰壁,不甘失败的蒙元王朝于1287年再发精兵30万并精心准备了充足的粮草补给,仍由脱欢率领兵分三路南征:陆路分别从云南和广西进入越南,水路由海路进入越南境内的白藤江。2月元军攻占越南都城升龙,越南陈朝君臣逃窜山林再度施展他们擅长的坚壁清野战术。元军在升龙城一无所获,很快在上两次南征中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又出现了,而越军则获得了南方的占城国的支持,于是脱欢在焚毁升龙城撤军回国。元军具体的撤军方案是:由乌玛尔率率水军沿白藤江撤军,脱欢自己则沿谅山撤退回国。

越军主帅陈国峻得知元军即将撤退的消息后下令在白藤江中插下削尖的木桩,以待元军的进入;并在周围埋下了伏兵。这已是白藤江第三次见证中越战争了——此前两次越军的对手分别是南汉和北宋,显然这次的蒙元大军更为强悍。陈国峻派一队战船袭击乌玛儿的水军,随后假装败退,引诱乌玛儿的水军进入陈军的埋伏阵地。乌马儿到达设伏区时,许多战船被木桩撞沉。埋伏的陈军趁机将点燃的木材掷向元军大船上,同时驾小舟袭击元军。陈仁宗也率军前来增援陈军。在越军的袭击下元水军大败,全军覆没,乌玛儿等人被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关于蒙越战争的具体细节皆出自《大越史记》的记载,事实上蒙元方面一直坚称自己是战胜后主动撤军,所以应当是胜利者,并且《元史》中并无关于白藤江之战的记载。尽管双方都声称自己是胜利者,但一个基本事实是蒙元未能完成征服越南的既定战略目标——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个原因所致:其一蒙古擅长骑兵冲锋,然而越南地形山高林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集群冲锋;其二战线过于漫长,以致粮草物资补给乏力;其三北方士兵不适应越南的水土气候,导致非战斗性的战力削弱;其四蒙元所面对的不只越南一个对手——首次征越时南宋尚在,因此牵制了部分元军,南宋被消灭后又发生了蒙元东征日本的战争,此外蒙古还对高丽、占城、蒲甘、爪哇等国采取过军事行动,这就使越南所面对的压力减小了不少。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蒙古之所以拿不下越南,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越南独特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当年,纵横欧洲,难得一败的拿破仑与希特勒都先后倒在了俄罗斯,并不是因为俄罗斯的军队比拿破仑大军和德国军队更为强大,而是因为俄罗斯极端酷寒的天气。越南也一样,越南能够抗拒蒙古铁骑,没有被蒙古征服,也是因为他们最大的优势——气候。



公元1257年,为包围南宋,忽必烈南下灭亡大理后,派兀良合台率3万大军入侵安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毫不意外的击败了抵抗的安南军队进入首都升龙后,却只得到一个空城。只呆了几天,更习惯于北方寒冷天气的蒙古大军就无法忍受安南的酷热气候,兀良合台被迫退出升龙城,撤军途中又遭到了安南武装的袭击而大败。


第二蒙古进攻安南,则到了灭亡南宋之后。公元1285年,忽必烈分六路大军进攻安南,蒙古大军再次击败安南(今越南)军队,占领了首都升龙。和上次的情况一致,蒙古军队无法适应安南严酷的气候,军中患病人数大增,在撤兵途中,再次遇到安南军队伏击,蒙古大军第二次远征安南失败。

不甘心失败的忽必烈,在1287年,第三次派三路大军进攻安南,这次还多了一路水兵。正面作战无敌的元朝军队,再次占领升龙,但是安南军队坚壁清野,没有后勤粮草的元军被迫撤退,同时。元军水军也被安南军队在白藤江全歼,第三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蒙古大军三次进攻安南,第一次由于“热不能堪”,被迫撤退;第二次由于“盛夏霖潦,军中疾作,死伤者众”;而第三次则由于“军中将士多被疫不能进”。来自北方的蒙古士兵们完全无法适应极为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是安南战胜蒙古大军的第一大功臣。

另外,由于安南以山地、雨林、沼泽地形为主,很少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因此进攻安南的蒙古军队不得不以步兵为主,这等于放弃了蒙古铁骑最为强大的优势——骑兵,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自然难有胜算。当然,越南军队的坚决抵抗也是蒙古军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纵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军队,也不得不败于安南。


鸢飞九天2018

蒙古大军在灭南宋之前就攻打过交趾,1257年,蒙古大将兀良哈台率军三万,进兵安南,攻陷河内,安南国王降附,兀良哈台遂撤回云南。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分别于1284年和1287年两次征安南,以失利告终。兀良哈台进兵安南与后来的两次元朝南征区别很大,需要分开来看。

1253年,忽必烈带着兀良哈台率军远征大理,打算从侧后攻击南宋。蒙古大军迅速攻下大理城,次年,忽必烈率军北还,留下兀良哈台继续征讨。用了两年时间,兀良哈台平定了整个云南。1256年,兀良哈台从云南进入四川,大破宋军,抵达合州,与四川的蒙古军会师。但此时蒙哥还没准备好,兀良哈台便返回了大理。回到大理后,兀良哈台开始在云南设置郡县,作为进攻南宋的前进基地。1257年,兀良哈台攻陷了河内。这一次实际上是拿下了安南,只不过兀良哈台撤了。之所以要撤,一是因为兀良哈台的主要目标是南宋,攻打安南的目的不过是防止安南帮助南宋。第二则是因为安南国王已经主动称臣纳贡。第三则是蒙古军对安南的气候不适应。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对交趾发动了两次南征。之所以最终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蒙古帝国崩溃,曾经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已经分崩离析,而元朝军队其实已经不能算蒙古大军,而是一支以汉人为主的军队。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导致了四大汗国的内战,只有伊尔汗国承认忽必烈的大汗称呼,其他汗国均不承认。以汉人为主的元军作战意愿并不强,士气低落,无法跟当年的蒙古大军相比。

二、大军南征,加重了对湖广等地的剥削,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尤其是两广地区,群盗并起。导致后方不稳,后勤保障无法维持。

三、气候原因,交趾太热,炎热的气候导致了元军时疫流行,不得不撤退。

四、安南的反抗。对了对抗元朝,安南国王将公主将于占城国王,两国合兵,共同抵抗元军。当然了,这并非主要因素,不过越南在史书上对此大书特书。越南史书上描述,安南朝野上下,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民众踊跃抗敌。在抗元战争中,涌现出无数杰出将领,他们出身于王室,一个个文武兼修,忠君爱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下,元军最终大败而归。元世祖忽必烈本来计划再一次南征,结果病逝,计划作罢。而元朝朝廷内部从此陷入了混乱,一直到元朝灭亡。


dr迷蝶梦

美国够强不?也没有能够拿下越南。

龙飞天,虎下山,猴子会爬树。

一般情况下,在古代冷兵器作战中,北方向南打,获得的统一机会就比较多,而南方向北攻,却很难胜利,为什么呢?



一、北方海拔高,南方海拔低。

北往南攻,是顺溜溜的下坡,马谡参军曰“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这就占了先天优势。从南往北,属于仰攻,自然艰难。



二、北方穷,南方富。

北方贫瘠,南方富足,从北往南打,越打越有钱,越有粮食,越有战利品。从南往北打就艰苦了,吃大米变成吃高粱,再变成刨土豆,再往北,吃地老鼠。



三、北方冷,南方热

从北往南打,越来越暖和,脱了毛皮大衣,脱秋裤,穿短袖裤衩,身上越来越轻快。从南往北打,穿秋裤,再穿毛裤,再穿棉裤,再穿皮裤,越来越沉重,后勤都是个大问题。



即然越往南,越好打,那为什么蒙古人打不下越南来呢?

一、太热

你想啊,打过长城脱了皮衣皮裤,打过黄河脱了毛衣毛裤,打过岭南脱了秋衣秋裤,打过长江已经是短袖短裤了,到了越南边境上,蒙古勇士们热得早就脱成光屁股了,再往南打更热,脱什么?



二、太穷

这和南宋境内不一样。南宋境内打了胜仗,能抢到绫罗绸缎,能抢到鱼米猪牛,越南穷得什么都没有,抓住俘虏,他也是光溜溜的。村子连鸡都找不到一只,满山尽是野猴子🐒,没有战利品,分到战斗任务的士兵们就怨声载道,军无战心。



三、太难

越南多丛林山地。蒙古人是马背上的神射手,平原做战,个个骑在马上,往来奔驰,一箭把敌人射个对穿,策马奔腾,抡着大弯刀砍。到了越南,上山下山,成山地步兵了,林子又深,人影一闪即逝,看也看不清,一箭射去,中间隔着树枝籐条,早就失了准头。拿起大弯刀,这边树枝隔一下,那边籐条挂一下,完全施展不开。



四、太毒

早晨起来,山林中就弥漫着有毒的瘴气。阳光出来,山林中爬着毒蛇,蝎子和蜈蚣。渴了也不敢喝水,山林中长年落叶腐朽,流过的溪水全是浓绿的汤汤。这就使蒙古士兵一个个被薰昏,咬伤,毒倒。蒙古兵本来就不多,这样的损失经受不起。



越南人又黑又瘦又丑,也不符合蒙古人的审美观。

所以,蒙古人就干脆撤兵了,对这片肮脏的土地彻底失去了兴趣。


馋嘴肥猫1

没人能拿下世界,拿下了越南,也未必能拿的下更南的国家。

所以到时候又会问:拿的下越南,为什么拿不下某某某。

一切皆有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