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份分析表不能通过?

很多时候,这是一个问题:对企业的改进是大加赞誉,让大家都容易些;还是指出可能改进的机会,让彼此都艰难些

?我只好再次冒点风险,让彼此都艰难些。

为什么这份分析表不能通过?

为什么这份分析表不能通过?

01

先来看看表头,这里凝视15秒,你觉得如何?

为什么这份分析表不能通过?

  • 对于故障发生的基本信息的收集,结构还是非常完善。如果我们再看这个数据:
  • 开机和停机时间相差了78分钟;
  • 停机总时长是210分钟;
  • 故障判断+故障处理+开机调试是140分钟。

我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些时间之间的差异,你能帮我理解一下吗?

02

看看描述部分,请再凝视15秒,你觉得如何?

为什么这份分析表不能通过?

  • 这里填写的还是比较完整的,并出现了一些定量的描述,比如85-98之间。还有几个机会:
  • “故障类型及部位”,这里是映射到具体的设备,便于后期的数据分层和统计,而很多时候填写成了一个原因;
  • 失效模式草图未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来理解失效模式;
  • “故障失效模式描述”部分是在推理失效模式,不是对失效模式本身的描述。我们习惯于跳跃PDCA,直达D的部分,对于现象的描述无法聚焦。比如这里的故障失效是“机器停机清洗”?“报警无法复位不能正常生产”?“机器报警夹爪液压油压力高”?
  • “要求新的检查...”的部分是空白,是一个问号,这个问题能根除吗?

03

再看看五个为什么分析?

为什么这份分析表不能通过?

这里的表单应用是错的。对于故障的五个为什么的分析,必须纵向完整,横向严谨。这里都没有,流于形式。

  • 每一个为什么要能继续向下展开,需要验证,把假设转化为事实,否则都是停留在臆想的层面。比如,如何判定机械调压阀老化?
  • 对于“压力传感器不稳定”的结论,好像意犹未尽,为什么不稳定?
  • 对策部分好像和为什么的分析又进行了游离,是在针对问题制定的对策?
  • 最后的根除对策“检查无松动”,还是不知所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