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东周的最后稻草,三件事注定了战国必然走向统一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天下七雄轮流称霸,三件事情发生,注定了战国必然走向统一。

压垮东周的最后稻草,三件事注定了战国必然走向统一

秦齐称帝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使者建议齐湣王立为东帝。当时七雄都称王,而且还有周天子作为名义的首领,秦国称帝无疑是想凌驾于其他6国之上。

齐王在苏代建议下,只称帝两天便放弃了。秦国国君称帝两个月,也灰溜溜地下位复称王,这次称东西帝事件时间虽然不长影响却很大。秦国和齐国直接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和天子平起平坐。这两个国家称老大,也引起其他5国不满,齐国因为灭宋,导致了五国伐齐,差点灭亡。

压垮东周的最后稻草,三件事注定了战国必然走向统一

宋鲁灭亡

宋国是商朝国君后裔,公爵,子姓。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姬姓,是诸侯中声望极高。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宋国国君的后裔一支因宫廷内斗,逃到了鲁国,后代出了孔子,享有很高声誉。宋国和鲁国都崇尚礼仪,是周礼制度的代表。

宋鲁在战国具有独特作用,首先宋国鲁国声望最高,可以充当七雄的调停国;其次宋鲁位置重要,起到七雄之间缓冲的作用。

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三国瓜分宋国领土。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

压垮东周的最后稻草,三件事注定了战国必然走向统一

天子被废

战国时,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共主,仍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战国时,由于王室内部争权和分封,先后出现了居于王城的西周公和以巩邑(今河南巩县)为都城的东周公。

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均在今登封市一带),斩首四万,已经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今王城公园一带)。周赧王和各位大臣一片慌乱,不知该如何对付强大的秦国。在楚国提议下,周赧号召六国伐秦。然而到了约定日期,仅有楚国和燕国到来,六国伐秦流产。

这件事激怒了秦国,秦军攻下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负黍(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后,直扑东周王城。周天子无奈只好率领臣下和宗室,到祖庙哭拜了一番,三天后,亲自带着家眷、图册,去秦军军营投降,至此,东周宣告灭亡。

压垮东周的最后稻草,三件事注定了战国必然走向统一

秦齐称帝,天下没了秩序;宋鲁灭亡,天下失去了礼仪;天子被废,天下彻底没了主人。至此,战国七雄没有了一点顾忌,相互火拼,必然要走向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