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Halo》系列

如果你热衷于射击游戏,想必听过“Bungie”之名——大名鼎鼎的《光环(Halo)》系列即出自该公司之手;再不济,只要你是一名合格的暴雪(Blizzard)死忠粉,那么你肯定知道它旗下的游戏对战平台“战网”前不久迎来了首个非自研游戏。

这款由Bungie制作,Activision(动视)发行且登陆了战网的游戏就是《命运2(Destiny 2)》。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说到《命运2》,它在国内游戏圈拢共算是引发过两次热点讨论。

第一次即是上面提到的暴雪宣布将其纳入战网平台,虽说此举可能是出于动视的“淫威”,但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得到如此厚待的,《命运2》的质量可见不会差到哪儿去。

第二次话题则源自游戏于8月末开启的Beta测试,当时网上各种教国内玩家跨服登陆的教程横飞,在各大直播平台搜索关键字也能看到不少主机游戏、射击游戏区的主播们借此良机吸粉,一时名声大噪。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用户可直接在战网下载安装《命运2》

遗憾的是,《命运2》的国服迟迟没有消息,多数国内玩家想玩却有心无力,相关热度随着游戏正式上线反倒在渐渐消退,远不如国外游戏媒体对其的关注那般密切。如若不是前几日看到“Bungie宣布取消原定于29日发布的《命运2》首个DLC ‘奥西里斯的诅咒’现场直播”的新闻,我可能已经快忘了这个游戏,更不会知道明天(12月5日)它就出新DLC了。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奥西里斯的诅咒”(Curse of Osiris)中的“奥西里斯”源自古埃及九大神明“九神”(Great Ennead)之一,是复活、降雨和植物之神,也是地界主宰和死亡判官。此前揭露的诸如胡狼头盔、木乃伊绷带等极具埃及特色的新装甲、武器、配饰便很好地呼应了这个主题。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DLC中的新装备

问题是:对于未正式上线的游戏内容来说,直播在呈现亮点同时定会暴露不足,

为何观众仍心甘情愿地被这把“双刃剑”捅呢?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我试图以自身为例作出解答。

作为一个充满好奇心但奇懒无比的穷人,我既对各类“卖相”良好的游戏都跃跃欲试,又苦于自己的囊中羞涩,还不高兴被繁琐的找资源、下载、安装的流程折磨。因此当遇到“多选一”或者“买或不买”的难题,尤其是还包括《命运2》这种“门票”昂贵的选项时,“近距离”视察游戏、思考是否适合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即便有网上的风评可供参考,有开发商的口碑作为质量的保障,也很清楚直播有时会消减游戏寿命甚至让我放弃“剁手”,但相较可遇不可求的免费试玩或是租借游戏等途径,看直播仍是普通人可选择的最高效便捷的“游戏把关”手段,自然也成为了我这类玩家消费前的一道必需步骤。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命运2》数字版&数字豪华版PS4港行价格

说到这里,又引出了一个更宽泛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要看游戏直播?”

第一个目的上文已经说明,但这毕竟只适用于部分较冷门的或入手条件较苛刻的游戏,且大多扎堆出现在主机游戏频道,更大的市场和战场仍旧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热门游戏区——《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绝地求生》、《炉石传说》、《Dota2》、《守望先锋》……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Twitch上观看人数最多的几个游戏

观察后不难发现这些游戏拥有的共同点:游玩门槛低、操作精通难、竞技性强;观战这些游戏的人的心态又无外乎三种:学习、幸灾乐祸、指手画脚——不过后两者的占比更大。

但凡有操作含量的游戏必然存在菜鸡和大神,尽管这种关系是相对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玩仍是少数。菜鸟们看大神的游戏直播相当于在上一节免费网课,什么好的狙位啦、版本最优出装加点啦、“大菊观”啦,多得是可学习取经的知识点。

直播“网课”的另一个好处是:不懂的地方你能直接向“老师”提问、和“同学”讨论,论互动的高效性恐怕是正经的付费网课也比不了的。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直播间标题常用格式——“X服第一XX”

当然,一个游戏主播除了自身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善于活跃直播间气氛,毕竟观众老爷们高兴了才有礼物,有礼物才有收入。那么该如何调动观众情绪呢?只有秀一脸的神操作的显然是不够的,还得适当“卖蠢”

就好比漫才(日本的一种舞台喜剧形式,类似中国的对口相声,但略有不同),必须得有一个人装傻,另一个人才能吐槽。装傻的人表现得再傻,也不是真傻;吐槽的人话说得再损,也没有什么恶意(不排除某些水军喷子是真的有恶意)。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游戏”,恰是我们人类社交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点在直播间同样适用。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动漫作品中的漫才

想当初熊猫直播的“药水哥”因过度的装疯卖傻被群起而攻之,但一次他和网友连麦的活动就能看出他的真实双商。

一个网友问:自己喜欢的人结婚有孩子现在是单亲妈妈该怎么办,药水哥回了句“骗人先屎个妈”直接拆穿了他;另一个网友上来就学狗叫,药水哥反应了数秒然后跟着“汪”了几分钟逼得对面说了句“我服了”;还有一个上来就放大悲咒,药水哥的解决方法是“现在刷礼物的接下来发大财”……

所以你看,无数人觉得是傻子(X)的药水哥骨子里边其实一点不傻,而且反应极快,至少是那些连麦想让他难堪的人比不上的。只是他更能屈,演技以假乱真,难怪能顶住骂名,也渐渐收获了一批喜欢看他“疯”的拥簇者。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药水哥口头禅

之后再去关注其他知名的大主播,就不难发现他们也有着各自独有的吸引流量的套路。比如一次失败的“1V5”、偶尔“送送人头”,可能都是有所预谋的节目效果,当菜鸡们产生一种“这种操作我也会”的错觉从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愉悦后,自然内心会更亲近这个比“我”厉害但也有血有肉会犯错的普通人。

你以为自己能反客为主,以为给主播们当“教练”指点江山很有成就感,当你被带着节奏狂刷弹幕的同时,也被成功地留在了这个直播间。至于你说了什么,是出于善意,还是刻意的“装哔——”,在茫茫字幕中,没人会“care”。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药水哥直播间弹幕

了解了观众的需求,我们就很容易回答“到底直播什么样的游戏才好玩呢?”我的答案是,那些“容易让观众开口(码字)吐槽你的游戏”

抛开因地域网络的限制给《命运2》带来的高门槛不谈,技术和竞技这款游戏都有,同时PVE和PVP共存的游戏模式也能给观众提供很多发言的机会,因此可以说是一款适合直播的游戏。唯一的不足是对于网游来说它的(买断)价格不菲,不过这导致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增大了入手难度从而缩小玩家群体,在国服未有消息前也不好妄加揣测。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美国凌晨时间仍有主播在玩《命运2》

如果说《命运2》是一个有机会转正的候选人的话,那VR游戏可能真的就是不适合直播这一行了。

前几年整个行业空前火爆,在某某展览上体验十分钟VR游戏需要排数小时队的时代,看直播自然是一条更快速便捷的“参观”通道。但说白了,那时候的观众就像去科技馆参观的游客一样,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对VR的好奇罢了,他们可能生活中都不玩游戏,更谈不上什么资深玩家。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TB造物节排队盛况

如今,技术虽在稳步发展,VR趋于小众的弊端却已反映在了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在需要靠流量支撑的领域,例如直播、媒体、实体店。仅以VR游戏直播来说,和普通游戏相比就存在极大的劣势。

首先是视频质量差,VR游戏输出画质往往会经过降质处理而变得模糊不清,并且因为屏幕局限,观众只能看到主播眼前极小的一块视野。当主播沉浸在360度无死角的恐怖空间时,观众可能完全体会不到主播的感受和心情,对直播的投入程度自然会大打折扣。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生化危机7》普通版Mia&VR版Mia在屏幕上的输出效果

更尴尬的是,VR直播无法保留沉浸感,却能复制画面的抖动。观众可见的视野是主播的头戴眼镜播放内容,镜头会随着主播的动作剧烈晃动。

以《生化危机7》为例,当米娅扑向角色时,如果你因受惊而避开正面对视,观众看到的画面将瞬间一片漆黑。所以为了保证旁观者的体验,主播还需要像摄影师一般时刻稳住自己的视角对准各路妖魔鬼怪,十分考验心理素质。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主播们既需要练出一颗抗晕抗吓的大心脏,又要为营造节目效果及时作出夸张搞笑的受惊反应,也是非常矛盾了。

假设正常的游戏直播可以感受到游戏50%的内容和乐趣,观看VR游戏直播得到的体验也许只有主播的10%,甚至更少。所以做VR直播时露脸是底线,露半身是低配,全身才算标配,必须用丰富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才能不上看点匮乏的缺口,给观众吐槽的机会。然而这样大家的关注点也转移到了主播的搞笑行为,观看直播的主要对象变成了主播的表演,不再是游戏本身了。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那么除了现有的形式,是否还有其他适合VR游戏的直播方式?当设备普及,观众同样戴上头显和主播共享游戏画面是否可行呢?

答案是“No”!VR画面必须要跟随操作者的动作移动,否则眩晕感会直线上升。可以想象一个主播在游戏中但凡轻晃几下头,全国各地的观众们都要集体歇菜了。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第三人称,或是上帝视角去观看主播游玩,就像Dota2的VR观战模式。不过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和主播间的交流必然会影响游戏的公平性或改变游戏者的体验。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Δ 《Dota2》VR Hub

即便现在还鲜有moba、大逃杀类型的VR游戏,仅以最常见的射击、恐怖游戏举例,若观众真能以第三者和主播、和游戏里的NPC产生互动,不谈游戏和直播平台在技术上能否支持,这时的观众显然已经参与了游戏本身,这还能称之为直播吗?恐怕叫作网游更合适一些。

VR游戏想和直播走到一起,其实只差一条“大家一起‘玩’能更开心”

的特性,但仅此一点,对于开发者来说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从《命运2》的一则新闻说起,谈谈游戏直播这把“双刃剑”

不管游戏和直播未来会走向何方,最后还是要发自内心地对这些“上得了王者,下得了青铜,装得了高冷,演得了小丑”的主播们说一声:佩服!

一个人玩觉得寂寞的话,那就打开直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