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差点杀死马超的牛人,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理由很明显

说起三国里英雄人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和马超。这几个人中,能够把枭雄曹操打的狼狈不堪的就有两个人,一个是吕布,吕布曾杀的曹操大败,在纷乱中,吕布用方天画戟指着曹操的头,质问曹操逃到哪里去了?(当时吕布没有看出这就是伪装的曹操)。

另一个就是马超马孟起,马超两次差点杀了曹操,所以在三国之中,前三国吕布最牛逼,后三国马超最牛逼。

三国中差点杀死马超的牛人,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理由很明显

马超出身名门世家,他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子,马腾和拜把兄弟韩遂都是大西北的军阀,曹操曾强制马超的父亲放弃西凉太守的官职,把职位让给马超,马腾迁到曹操的身边为官,也就是变相的把马腾当做了人质。这样一来可以掌控马超,有其父做人质,马超就乖乖听话了。

谁知马超并不买账,曾两次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曹操惊魂未定的说:"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由此可见,马超的功夫无人能敌。

但是,偏偏有个无名之辈的人,差点要了马超的命,这个人就是韩遂的女婿阎行。

说起阎行可能知道他的人寥寥无几,也难怪,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他没有细致的描写,

据《魏略》记载,汉建安元年(196年),马超的父亲马腾和韩遂,两个把兄弟因为部下一些小摩擦导致互相征伐。马超年轻时有“健勇”之称,他随父亲身边征战韩遂。阎行年轻时也有一定名声,作为小将跟随韩遂身边,相当于韩遂的贴身保镖。

三国中差点杀死马超的牛人,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理由很明显

当时两个年轻人相遇了,二人谁都不服谁,可谓棋逢对手,阎行曾经试图用矛刺马超,马超眼疾手快把矛一拳折断了,接着阎行用没有枪头的枪杆击打马超脖子,马超躲闪不及,一棍子击中了要害,几乎杀死马超。能战胜马超的人恐怕就只有他了吧,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对此事大书特书,为什么呢?我估计是下面的原因吧。

我们都知道,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扬刘抑曹"的,但是接下来阎行做的事直接投靠了曹操。在后来曹操消灭韩遂平定凉州起了重大作用。

话说建安十四年(209年),韩遂的儿子也被送到曹操身边,和马超父亲一样,变相做了人质。韩遂很想念儿子,于是派闫行为使节拜谒曹操,一方面示好曹操,一方面探望下儿子。

闫行开到邺城,受到曹操热情招待,曹操为了拉拢阎行,拜他为中郎将。阎行当时感激不尽,表示也把自己的父亲搬到京城,这分明就是表示效忠绝不造反。

阎行美滋滋回去见到了韩遂,向他传递曹操的指示:“你最初起兵也有迫不得已之处,我已知道,应当及早来归顺,共同辅佐朝廷。”韩遂接受了阎行的意见,和曹操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协议。

三国中差点杀死马超的牛人,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理由很明显

后来韩遂和马超商议起兵抗击曹操,一致推举韩遂为都督。马超为副都督,当时马超的父亲马腾此时在邺城作为人质。马超对韩遂说:“之前司隶校尉钟繇曾命我谋害将军,朝廷之人已经不可以相信了。现在我放弃我的父亲,如父亲一样对待将军,将军也应该放弃你的儿子,如儿子一样对待我。

马超的意思很明显,现在朝廷说话不算话,早晚要被他们灭掉,不如咱俩联起手来,我放弃父亲,你放弃儿子,咱们反了吧,以后我会孝敬你的,你就把我当成你儿子吧。

马超够心狠的,韩遂犹豫不决,这时阎行进行劝谏韩遂,不希望他与马超联合,韩遂回答:“现在诸将不谋而合,似乎有天意啊。”韩遂最终和马超联起手来进攻曹操。

后来,曹操成功离间马超、韩遂后,大败他们的军队,阎行随韩遂逃回了西凉。曹操知道阎行之前是效忠自己的,没有处死其父母,而是只处死了韩遂的儿子和马超的父亲。韩遂知道阎行的父母没被处死,就想法设法害死他父母,以使阎行忠心于自己,同时强迫阎行迎娶自己的女儿,阎行推辞不过,韩遂这招真管用,曹操知道后果然开始怀疑阎行。

建安十九年四月,韩遂命令阎行去管理金城西面的西平郡(郡治在西都,今青海省西宁市),此时阎行和曹操暗中勾结,有心降操,也为了洗白自己,表示一心一意效忠曹操。于是纠集自己的部下,攻击韩遂。阎行彻底和韩遂决裂。他带着部队和家人投奔了曹操,曹操拜他为列侯。阎行虽然得到了高官厚禄,但是叛主降曹的行为不光彩。所以在历史上默默无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