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赴港上市 能否“刷出”未来

6

29日,51信用卡在香港地区于629日上午9点正至7
6日上午12点正公开发售股份。预计在713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51信用卡拟发行1.19
亿股,其中90%为配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发售量调整权;每股发行价8.50港元-11.5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
500
股,股份代码2051,入场费5807.94港元。11家国内外大型券商、银行参与了本次上市,花旗、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腾讯系富途证券为其联席牵头经办人,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为其基石投资者。51信用卡本次发行的募资资金40
%用于发展和获得用户,30%用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科技实力,20%用于选择性的投资和公司业务互补的机会,10%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的企业用途。

招股书中显示,51

信用卡2015年、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8973万、5.71亿元、22.69
亿元;经营利润分别为
-1.65亿元、5967万元、7.05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6.93亿、-22.31亿、-13.78
亿元。

51信用卡CEO孙海涛在新闻发布会表示,去年底51信用卡管家APP注册的用户超过了6200万,活跃用户是

700万。孙海涛说,51信用卡的用户基础有易工具转化、量大且质高、信用数据价值高的三个特点。董事会秘书以及资本市场副总裁魏建鹏表示,51信用卡资金来源较为综合,“201777%的资金来源是线上的个人投资者,这是
51人品贷的产品的投资者,另外20.3%是由机构,包括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还有2.7%51信用卡自有的小贷子公司。”

对此,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EN

)发布电商快评解读认为有五点值得注意:

(1) 法治风险:法规出台 法律规制远未成

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目前拥有的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为个人信用卡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线上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去年51信用卡收益总额为22.69亿元,信贷撮合及服务收益为其营收重点,占16.27亿元,此外,根据Oliver Wyman
报告,按2017年的贷款撮合金额来算,51信用卡是中国最大的针对信用卡人群的P2P借贷平台。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2013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两年内膨胀发展,缺乏指导使之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可谓‘遍地黄金’。

2015718开始,央行颁发了第一份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至此终结了P2P无独立账户、私设资金池、存管不明确、产品不透明等肆意妄为的时代,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序幕。

虽然从去年开始,“一行三会”围绕互联网金融各个细分领域的监管条例已经在制定中,但由于广度、深度,以及大环境的牵制,加上互联网备案已被叫停,实际上尚未在法律层面形成一个体系上的规制,对其后续发展具有极大不确定性风险

(2) 监管风险:备案延期
监管力度有增无减

614日,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举办期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原本定于6

月底的网贷备案,将进一步延期。628日,在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主办的第二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副巡视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张韶华表示,“但一定要让法律法规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一些创新之矛,我们可以暂时放宽法律之盾,但是一定要穿上监管的铠甲。”

对此,董毅智赞同,并表示:

“原定的6月网贷备案延期的时间预计在一年以上甚至长达18个月,延期并未减损监管机构对P2P行业监管的决心,相反合
规战役的延长
更是反应出了监管力度有增无减。对于51信用卡而言,这并不能说是一个好消息。”

(3) 行业风险:逾期率居高不下 接连爆雷易有波及

51信用卡相关数据显示,持卡人借款中,不良率(逾期90天以上)约在6%-10%之间,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P2P逾期率往往都不低,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对于用户而言的‘保本保收益’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而是将风险转嫁至其他用户,结果往往形成危机。”

此外,今年上半年多家平台被曝出跑路、清盘,仅

624日以来,5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有28家平台爆雷。

董毅智认为,“行业内部乱象整治是必然,将

不合规企业、平台进行清盘对金融行业有利无害。然而基于金融体系本身固有的脆弱性、联动性,大规模的爆雷事件不能保证其他合规平台是否不受影响。仅就用户而言,再投资时就会心存疑虑。”

(4) 内部风险:重点信贷+中度营销

继去年《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发布后,51信用卡若干小额短期贷款项目踩到了“36%”的政策红线,业务不得不关停。此外,据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业务中,信贷撮合业务占领的营收在不断上升,2015年和2016
年,公司旗下贷款产品促成的金额分别为8.153亿元和102.993亿元,去年,这一数据猛增至338.906亿元。而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信贷介绍服务费的收益比例从2015年至2017
年却逐步走低,分别从50.16%30%落至了6.19%8.35%

“这样急速的营收比例下降,在暗示51

信用卡开始渐渐改变重心。曾是51信用卡‘打手’的信用卡技术服务从营收上看并没有能够发挥它的最大优势,”董毅智表示,“反而信贷业务比例的上升,反映出企业其实是搭上了P2P的顺风车。”

此外,数据显示,51信用卡在营销及广告费中的支出,从

20151.30亿元,到2016年的1.70亿元,猛增到2017年的5.98亿元。“行业发展愈发艰难,在这个没有用户粘度的时代,想要获取更多流量、更多人群,少不了营销费用的支出,然而究竟能不能获得对价,就不好说了。”董毅智说道。

(5) 创新风险:脱虚入实需要进一步创新

51信用卡作为从事信用卡管理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榜2017年全球Fintech 250强榜单,其正逐步过渡到以金融服务为核心,囊括个人信贷、互联网理财等产品的互金业务生态。“

51信用卡有一手好牌,但是不难看出,近来它的运营方向有了些许变化,这样的变化很值得注意。在现在金融变革、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创新得是真正的创新,而不是披着另一层外衣的P2P。”

“近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向高质量转化,脱虚入实是必然要求。对于企业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越来越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优质经济。上市对

51信用卡而言是又一次机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以将企业发展得更好。”董毅智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