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装的黄陈宏博士,与戴尔易安信的仪式感

换装的黄陈宏博士,与戴尔易安信的仪式感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

文 / 祁萌

如果要在消费级和企业级,或者互联网和传统科技界间寻找什么共通点的话,服装至少不会被排除在外。

从乔布斯的黑色高领毛衣、扎克伯格的灰T恤、到黄仁勋的皮夹克,甚至还有IBM全员的商务休闲装,服装早已是科技界彰显领导魅力,抑或诠释企业战略决策的文化符号。

周一,在中国市场正式启用戴尔易安信品牌的时候,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也使用了这个符号。

在科技领域,服装已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种可供解读的企业文化符号。有时候,它指向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也有时候,它会作为刻画一个团队情绪的仪式感而存在。

过去一年多,在戴尔与易安信的整合进程中,很难避免市场中出现的猜忌与怀疑,无论这种情绪是否空穴来风,戴尔、易安信的中国团队无疑都承受了长时间的压力。要知道,这桩史上最大IT公司并购案在2016年9月7日(美国时间)宣布完成的时候,正是iPhone 7的发布日;而今天,iPhone X已经上市近5个月。

即将卸任的HPE 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就在当时归纳了这种怀疑,其中一个指向了用户担心在线设备断代的问题,还有一个,则指向了销售通路可能出现的混乱。

无论如何,这是一些合理的怀疑,尤其在这桩交易的金额超越历史极值近两倍的背景下。

在这一点上,对于戴尔易安信12500名中国区员工而言,黄陈宏台上换装所带来的仪式感,在品牌正式切换那一刻,显得是如此的必要。

换装的黄陈宏博士,与戴尔易安信的仪式感

“Dell EMC产品组合(过去)一年新增了一万多个全球企业客户。”黄陈宏在演讲中用这样的数据开场,似乎是在佐证着戴尔科技的“不负众望”。

另一个数据则像是在回应一个更加古老的话题:企业级业务的分拆与整合,孰优孰劣——“过去一年,我们有多个超过10亿美元的单个赢单。”黄陈宏说。这些大额赢单,诠释了企业级用户对IT价值取向的判断。

戴尔易安信最终关于产品组合与方案销售的决断,直接促成了这些成绩。但事实上,市场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它们各自都可以上溯至合理的决策依据。

在戴尔易安信最初制定技术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并非只考虑过现存的这一种可能。“我们评估过不同的方案。”戴尔易安信跨产品运营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ohn Roese说,他当时至少有三个选项:

选用一个公司的产品而放弃其他相关产品,并让部分客户转向这一选择;或者开发一条全新的产品线,停止现有部分产品的研发。

“第三是保持两家公司的产品线不变,在未来让两家公司的产品线自然融合。”John Roese说,这些方案他都要从研发和销售组织等维度进行考量,而迈克尔·戴尔本人也参与到了决策中。

“这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他说,这一承诺就是不对任何客户造成困扰,同时不放弃任何一位客户;尽管这份承诺是有代价的——包括更高的研发开支与销售成本。

不过研发端的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开支。目前,无论客户端产品还是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产品,研发工作都已整合在一个称为“产品与运营”的部门中。John Roese说,这种资源共享是系统性的,包括了供应链上的整合。

John Roese在担任现职前,已在易安信供职4年,并担任首席技术官一职。

与合并的进程相应和,IDC一个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91%的受访客户认为,戴尔易安信的合并效果超出了预期,这就包括了对戴尔易安信营建更完整“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策略的肯定。

并购文化与双方的合作历史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合的顺畅度。毕竟,易安信庞大的数字版图本身就是在并购与整合间形成的。其中,2003年以6.3亿美元并购VMware仍是至今市场中最为惊艳的交易,后者今天的市值已近500亿美元。

此外,戴尔和易安信有着近10年的产品合作经验,戴尔销售易安信存储产品的业务额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John Roese认为,这些经验在不同维度上促进了两家公司今天的融合。

换装的黄陈宏博士,与戴尔易安信的仪式感

作为中国区合并这一历史节点的见证,戴尔易安信在当天发布了4个系列存储产品组合,包括了全闪存、软件定义存储、数据保护、融合及超融合基础设施等高增长领域。

其中,SC全闪存新品包括7020F和5020F,这也是戴尔易安信品牌在中国区最先面世的两款产品,其可池化的特性可以让用户将新旧产品联合使用;新升级的Unity软件则将重复数据消除和数据压缩进行了打包。

值得关注的是其新推出的“未来无忧–存储保障计划”。该计划为客户提供了三年满意度保证以及全面的软件、可预估的支持定价、硬件投资保护、4:1全闪存存储效率保证、无忧数据迁移等客户权益,帮助客户保护对戴尔易安信技术的投资——在企业级存储行业,此类计划极为少见。

这些新品与即有产品方案体系,共同构成了戴尔易安信支持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内容。

“整合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加速用户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刘志洪说。为确保客户面向戴尔易安信的接口单一,两支销售团队也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原戴尔销售团队负责的客户都配置了易安信的专业资源。

刘志洪是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他于2006年加入易安信,作为公司核心领导成员,他历任过多个核心管理职务。

考虑到原两家公司在客户端的重合度低,这种服务资源的融合将有利于对既有客户的“挖潜”。简而言之,就是戴尔为易安信提供区域销售和渠道覆盖的能力,易安信则帮助戴尔提升在客户端的业务深度。

今天,如果我们从时间的维度向后看就不难发现,双方过去在中国市场不同维度的业务布局,都已成了未来戴尔易安信面向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基石。

同时,这一互补的优势,将可见地体现在双方各具特色的合作伙伴业务中。产品互补与更完整的解决方案优势,最终将在合作伙伴价值销售的能力提升中表现出来。

事实上,发挥这一合作伙伴端的互补优势被寄予厚望。在戴尔易安信2018年的四个主要市场目标中。

曹志平是戴尔易安信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IT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他在演讲中描述了这四个业务目标。另外三个目标分别涉及服务器、网络和面向混合云等环境等的解决方案业务的增长。

2017年面向重点客户的业务经验,印证了戴尔易安信对一站式解决方案需求的判断。用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倚重完整方案的价值提升。“我们帮助这些客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旅程。”曹志平说。这些客户都是中国各行业的领军企业。

访谈中,他还用一系列的“更加”展望了戴尔易安信的2018:以更加全面的创新技术组合、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组合,和更加广泛的生态伙伴体系,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进程,最终实现更加紧密的客户关系。


【IT创事记】创见科技未来,旨在为读者提供科技企业和科技趋势的前瞻分析与评论。

【IT创事记】同名入驻各媒体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