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提醒!

警惕!

仙游的小伙伴们注意了!

近日

福建省卫计委发布2018年最新

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5月份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报告

传染病发病 12009 例

死亡18人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急!急!急!

事关所有的大人和小孩

最近这些病千万要

当!心!呀!

5月份最新疫情公布:

死亡18人

据福建省卫计委发布的权威信息——

2018年5月(2018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2009例死亡18人

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占发病总数的97.86%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梅毒

2018年5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656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88%

全省丙类传染病人数增加

4月份 5608例

5月份 16566例

2018年4月

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5608例

无死亡病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61%。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然而

从最新的报告中可以看到

2018年5月

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6566例

无死亡病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88%。

这也就意味着

相比较4月

5月丙类传染病的人数

不仅仅是大幅上涨

重!点!是!

仅一个月的时间

5月全省丙类患病人数

恐增加了近1万多人

真的不能忽视呀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划!重!点!

这些传染病

到底是什么疾病

这些最新报告的传染病疫情

赶紧来了解下

对你和家人都太重要了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什么是甲类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

《新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甲型H1N1,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注意!注意!

5月份全省丙类传染病

患病人数大幅增加

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88%

然而6月份

仙游又迎来梅雨季节

高温、闷热、潮湿天气增多

各类传染性疾病

仍在不断高发

不得!不防!

就在前不久

福建疾控发布了最新提醒——

6月份这些传染病是高发期

预防!注意!

重点关注

手足口病,登革热

一般关注

一般关注: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水痘

提醒所有仙游人

面对这些常见多发的传染病疾病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赶紧都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

01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图片来源网络

6月份

手足口病仍是重点关注病种

宝妈请注意预防

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因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所以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划!重!点!

做好儿童个人卫生

是降低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图片来源网络

(1)勤洗手、掩口鼻: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

(2)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一起玩玩具、共用餐具等)。

(3)儿童玩具、常接触到的物品(如门把手)应定期进行清洁,并用84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晒衣被,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登革热

02

6月是雨季洪涝台风来临的季节,登革热是好发病种。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蚊媒疾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感染登革热会出现发烧、乏力恶心、皮疹、头痛、眼眶痛症状。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登革热的预防要从防蚊灭蚊入手:

要做好居家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清除室内外积水,屋内养植的水生植物容器里面的水要每周定期更换,储水容器要加盖,避免蚊虫孳生。

要做好预防蚊虫叮咬的措施: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蚊虫驱避药物。

夜间休息,可使用蚊香等驱蚊措施,或使用蚊帐、纱窗等,防止蚊子叮咬。

如果使用空调,适当降低空调温度,也可起到部分防蚊的作用。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03

6月是雨季洪涝台风来临的季节,在洪涝灾害后要特别注意管好水源和粪便,防止粪便从地下渗到水源,造成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肠道感染性细菌污染饮用水。

进入6月,气温高、湿度大,容易造成食品腐败变质,滋生很多细菌,细菌性腹泻发病数量高。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是人体因感染细菌性病原体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产毒素性细菌感染可见水样大便,侵袭性细菌感染表现为黏液脓性或脓血便,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病原细菌导致的腹泻是感染性腹泻中最常见的一类。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引起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繁多,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致泻性弧菌、弯曲菌等是引起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病原菌主要通过食物或水传播,粪-口途径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抵抗力差,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加之饮食无节制、个人卫生等等多类问题,容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显示,急性腹泻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排第二位,仅次于肺炎。《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调查结果表明,6至8月是我国儿童腹泻病发病季节高峰,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

1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属

存在于环境、食物以及人和动物肠道的一类细菌。根据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致病性、致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分为:

  •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旅行者腹泻。水样或有粘液的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脱水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常见于2岁以下儿童,可导致长期腹泻,粪便为“黄绿色蛋花汤样”,霉臭味、粘液多。

  •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黏液血便、伴发热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可产生志贺毒素,导致血便、出血性结肠炎,可伴溶血尿毒综合症。

  •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EAEC):水样便,类似ETEC,对于HIV感染患儿可导致慢性或迁延性腹泻。


2

志贺菌属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症状表现为:发冷、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样大便,再严重一点的话,就是呕吐。菌痢在各年龄均可发生,婴儿发病率低,1岁以后突然升高,1-5岁形成发病高峰。引起菌痢的病原菌,可分为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我省较常见的为B群和D群。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粪便排出,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传播等方式,经口感染。

  • 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症状表现为:发冷、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样大便,再严重一点的话,就是呕吐。菌痢在各年龄均可发生,婴儿发病率低,1岁以后突然升高,1-5岁形成发病高峰。

  • 福氏志贺菌:我国最常见的志贺菌属,可导致血便、长期腹泻。

  • 志贺氏I型菌(Sd1):可产生志贺毒素。


3

沙门菌属

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的一类杆菌,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沙门菌有较强的内毒素,个别能产生肠毒素。人可因食用患病或带菌动物的肉、乳、蛋、干的奶酪或奶油,被病鼠尿便污染的食物而患病。如果水源被污染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主要感染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分为败血症型(常见)和胃肠炎型。排“深绿色黏液便或白色胶冻样便”。

4

空肠弯曲菌属

该菌属广泛分布于家禽和野鸟的肠道内,常通过污染食物(主要是鸡鸭肉)、牛奶、水源等而引起发病,可出现痉挛性腹痛、血便或果酱样便、头痛、发热。 与接触家畜相关,常见于2岁以下儿童,可在粪便中检出。可继发格林巴利综合症。

5

霍乱弧菌

弧菌一般成活于水中,有嗜盐性,食用生的或未熟的海产品(如海蜇、海虾、贝类等)或盐腌制品、容器或菜板生熟不分污染上弧菌。很多血清型的霍乱弧菌可导致腹泻,其中O1和O139可引起严重症状和大爆发。可出现典型的“米汤样粪便”(存在大量肠粘膜、颜色较淡的大量水样便),伴呕吐、不伴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在症状首发后12-18h内因严重脱水而出现血容量减少性休克及死亡。

做好预防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保障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 减少或避免感染腹泻病原菌的危险。

1、要加强水源、食品的卫生管理和灭蝇工作,对垃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2、食物加工生熟食物要分开,餐具要洗净、消毒。

3、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4、夏季的凉菜最好自己在家中加工,熟食买回家后最好再进行加热后食用。

水痘

04

水痘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18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近期仙游人也要警惕这些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

福建省第二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试行)建议:接种为2剂次,儿童出生后12-17月龄、2-4周岁各接种1剂次,12月龄~12岁儿童的2剂次接种最短间隔为3个月。12月龄-12周岁儿童也可选择只接种1剂次, 13周岁以上须接种2剂次,2剂次之间间隔6-10周。

这些都是本月易高发的疾病

小伙伴们get起来

随时做好预防措施

让疾病远离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